文书完成后,塘报便告一段落,报捷文书还被特意请书办朗读,议事堂内此时仅有两位将领识字,另一位是沈世魁,作为牙差,不识字是不行的。
尽管朱樉和沈世魁识字,阅读普通文书尚可,但对于景秀的文章却完全无法领会。
此时,他们看到文书和陈主事一个朗读一个倾听,都显得如痴如醉,堂上的将领们感到非常尴尬,听不懂就算了,陈副将为了迎合气氛还叫好,导致其他人也不得不跟着附和。
幸运的是,报捷文书内容简洁,听完后大家都不禁擦了一把汗,都在暗自庆幸陈主事没有打算读塘报,否则大家心想,如果等到塘报读完,每个人都能在大堂的石板地上用脚趾抠出一座五进的大宅。
重要事务处理完毕后,陈继盛又从夹袋中拿出一份文书,声称是东江众将给朝廷的联名书,大家共同签名,希望朱樉能成为主帅,并请求陈主事将这份文书上报朝廷,希望朝廷能够理解东江众将的期望。
陈方极感到非常为难,因为在大明,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任命将领向来是兵部和朝廷的职责,武将只有服从命令的份,这份文书虽然表明了朱樉的地位,但却破坏了朝廷的规矩。
然而,面对堂上众将激昂的情绪,拒绝也不是办法,叙功时“亲如一家”,真到了要办正事的时候就推脱,这话是说不过去的。
“陈大人,你不妨将文书呈上去,其他的事情本座自有安排。”
咦,怎么是朱樉在说话?
“是,下官一定会将文书上报。”
陈主事起身行礼,嘴上回应着朱樉的话,心里却感到非常混乱,按照大明的规矩,朱樉这时候不是应该避嫌吗?
怎么反而要出来指导?
刚才陈继盛拿出联名书的时候,陈方极也观察了朱樉的反应,根据他多年为官的经验来看,朱樉事先应该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陈大人是否听说过张佑这个人?”
正当陈方极胡思乱想之际,朱樉又开口了。
“是留都京营的张游击吗?”
张佑这个名字如果在京师其他地方,十个官员中有十个不知道,但陈方极是兵部武选司的主事,之前不知道张佑,但在遵永大捷还没结束时,留都张佑的名字在兵部就无人不晓了。
据兵部里传出的小道消息,游击张佑是当朝首辅周延儒的关系,据说留都京营此次入卫京师的粮饷都是首辅大人派家人在南直筹措的。
陈方极出发送捷报时,张佑以及遵永大捷的赏功意见兵部已经有了,不出意外,张佑至少会得到一个杂号总兵的职位。
“没错,张佑之前是我旅顺的中军都司,如果不是和陈大人关系亲近,一般人我是不会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