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那就是大明的领土(2 / 2)

“还有鄙人,鄙人杨荣,同为翰林院编修,今天也是第一天入职。”

二人双双往前走了几步,同时跪倒对着朱元璋和朱允熥行礼问安。

吏部右侍郎站出来指着这两人问道:

“我怎么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吏部尚书常升带着重孝,被朱允熥特批继续上朝。

此时站出来,沉着脸回怼到:

“你不知道那是你失职!

还好意思在这哔哔。

老夫最近忙于家事,是不是对部里的管理太松散了?!”

右侍郎赶紧闭嘴!

我靠,好不容易摸几天鱼,这是要找后账还是咋滴。

他还盼着常升在家服孝三年呢!

结果今儿一大早就看着这个老东西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带着孝布来上朝了!

翟善他俩当时心里拔凉拔凉的!

“尚书大人教训的是,下官知错了。”

“哼!”

常升蔑视的看了他一眼!

老夫也是昨天深夜才知道的。

自己这个外甥,也不知道从哪淘来的这两个其貌不扬的家伙。

看着也没啥本事啊。

但是上来就给了正七品!

他这个做舅舅的,对这个外甥的本事也是一知半解。

他现在就是听话照做,无条件支持朱允熥的决定。

还有一个没出来呢。

他回头一看,还有一个从六品的家伙哪里去了?!

结果才一回头,发现解缙都快睡着了

站在队伍的最后边,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就像老僧入了定。

“咳咳!”

常升假咳了两声,解缙才睁开他那双慧眼。

一看跟自己一起被神秘人物找来的另外两位都在外边站着呢。

他也赶紧整整官服,紧走几步,上前对着朱元璋和朱允熥跪倒就拜:

“臣新任翰林编修解缙参见陛下,参见太孙殿下!

陛下万安,太孙殿下金安!”

朱元璋侧过头看这朱允熥戏谑的眼神,咬着后槽牙问道:

“又是你的杰作?!”

朱允熥强忍住笑意,点点了头。

随即高声说道:

“都免礼吧。

你们仨知道倭国有银山那事儿吗?!”

“回殿下的话,臣知道。”

这三人就像是排练好了似的。

异口同声,脸动作语气都一般无二。

“启奏陛下,太孙殿下,臣曾在前朝典籍里看见过陛下说的那两处银山。

其中那处最小的银山,年产白银都能够达到几万两。

更别说那个最大的银矿——石见银山了,

那座银山日夜开采,能够开采四百多年!

足可见其储藏量惊人。”

翰林院的人开了口,众人都不敢反驳了。

毕竟,这些家伙就是专门研究历史,书写历史的。

“陛下,我朝今年的科举考试还未开始,哪里来的新晋官员?!”

礼部一个官员站出来质问道。

“孤破格提拔的,怎么,你有意见?!”

“臣,臣......”

你是太孙你有理!

你咋不姓常呢?

就叫常有理得了!

说的那么理直气壮!

“既然众卿也有人知道银山的存在,那就证明朕看的不是赝品。

所以,现在众卿还以为我朝出兵东瀛是挑衅吗?!”

这才是最主要的!

朱元璋一语见的!

胸有成竹的问道。

只见户部尚书郁新上前一步:

“太孙殿下先前说的对!

倭国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的领土!

我等身为汉家儿郎,理当在有生之年,收复故土,扩大大明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