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冠,也是冠太孙的年号对吧?!
因为他们的富贵可都要仰仗太孙的恩泽呢。
跟洪武大帝没有什么联系了。
所以,还是不要叫《洪武大典》的好。
但是他们不敢表示出来。
因为太孙殿下登基,就意味着陛下驾崩啊。
这?
谁敢提?!
所以杨士奇这么说,是最好的答案。
于是众人也像是提前商量好的,异口同声的附和: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朱元璋的脸色黑的呀。
别说有多难看了。
这些杂碎!
分明是咒着咱快点死!
不叫《洪武大典》,难道他们想叫熥儿的年号?
咱还活着,真真是岂有此理的岂有此理!
他呼吸的声音都变得粗了。
朱允熥能够感受得到。
他简单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永乐大典历时六年才编纂完成,
这还不包括最后由姚广孝参与进去之后修改的最终定稿的时间。
就算是第一版,也得六年之后。
按照历时进程,老朱还有五年不到就要噶了。
无论怎样,这部巨著都不可能叫《洪武大典》。
所以,杨士奇果然没有让孤失望。
关键时刻,是真给力啊。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都是千年超狐狸。
他们最会察言观色。
眼见着老皇帝生气了,有人提出:
“陛下,杨处长说的对,不然让太孙殿下表个态吧。”
“熥儿,你也认为这部书的书名不能叫《洪武大典》吗?!”
朱允熥看着那个提议让自己表态的家伙,恨不得把他的嘴巴给缝起来!
老朱都开始问他了。
他不回答也不好说。
“额,爷爷...”
“殿下,不好了,行宫里的三位殿下要见陛下,已经跟魏国公打起来了。”
“什么?!”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孤也没说不让他们见陛下啊!
?”
朱允熥傻了。
谁说不让他们见爹来着?!
还有一个事儿。
“怎么魏国公跟他们三打起来了?”
还是兵部尚书蓝玉反应的快:
“魏国公他们回来了?!”
“大军凯旋,怎么没提前送信回来?!”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断了。
也就没人在意老皇帝的提议是否有答案了。
“蓝玉,快去看看!”
“冯胜,你也去,舅舅也去吧。
你们三个去才能震慑住这几个人。”
朱允熥皱着眉头吩咐到。
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这才不到一个月。
这哥仨又忘了自己的身份了是吧?!
正好,孤还有事要找朱小四呢。
这下不用单独派人去传了。
“让那几个逆子去养心殿见朕!”
朱元璋几乎是咆哮着吼出了心中的愤懑!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逆子。
朕要是不把他们仨打得满地找牙,
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来见皇上爹!
说完,一甩龙袍,怒气带起一股凉风,在王忠的陪伴下,气呼呼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