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好处太多太多了,如文化交流、融合、推动,乐舞艺术的发展、提升、追求。
思索良久,唐太宗看向太子李承乾道:
“太子献乐舞有功,朕有赏!”
话刚出口,唐太宗李世民就忽然想起,自己决定要制衡太子和魏王的力量,怎么现在又赏赐起太子来了?
但他也绝对不能不赏,因为太子府这次乐舞的编排,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也很符合他心中的要求。
并且他已经决定了,要将太子府编排的乐舞,定为大唐舞乐。
有功,不能不赏。
太子李承乾闻言想了想道:
“父皇,儿臣并无多大的功劳,能编创此等乐曲,也是多亏了杜荷、李安仁、李安静、薛元超。。。。。。。”
太子李承乾将名字一个一个的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脸色顿了又顿,他这个儿子,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拔太子府官员的机会!
“太子府属官,皆撮升一品。”唐太宗李世民道,撮升一品,已经差不多了,不能继续升下去了。
目前太子府属官,大量正六品,正五品上的官员,今日他赏赐太子府属官各自撮升一品,已经出现从四品下的官员了。
太子府的力量越来越浑厚了。
现如今已经与魏王府持平,若是不算苏勖、房遗爱这两人的话,魏王府已经无法与太子府抗衡了。
升一品,足够了。
太子李承乾当即谢恩,只有魏王李泰满面冰霜,他费劲心力,运用关系,让各地刺史调遣来大量乐师武者编排的舞乐,居然不如太子李承乾这么一两个小小的改动?
不公平!!
为什么他这般努力,却比不过太子李承乾?
为什么?
又是谁给太子出的主意?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他为何看不清楚父皇心中的想法,若他早早知道,父皇想要制造出适合贞观盛事,诸邦来朝的乐舞,他就向这个方向努力了!
他又不是没有小国的关系!
太子府的力量,又提升了,那李安仁和李安静,已经是从四品下的官员了,其他官员都已经撮升到了从五品下!
除了三品以上官员,之分‘正’、‘从’外,三品之下的官员除了‘正’、‘从’外,还有着‘上’、‘下’之分。
也就是,从六品下、从六品上、正六品下、正六品上、从五品下、从五品上、正五品下。。。这种官职等级提升。
从四品下!
他魏王府的苏勖,官拜魏王府司马,如今也仅仅是从四品下官员!
虽然说房遗爱是从三品官员,官拜检校右卫将军,但这实际上只是个虚职。
右卫将军本身是从三品的官职,掌握一定的军权。
但如果加上“检校”二字,如检校右卫将军,通常是一种荣誉性的虚衔或挂职,不具有实际的兵权,其品级虽然在名义上可能与右卫将军原本的从三品相近,但实际的权力和职责与正式的右卫将军有很大差别。
这种检校官职看起来是三品大官,但在宫内外可以说是很常见,是一种特殊的任命方式,有时是为了给予官员一种荣誉,或特殊的地位,有时是为了临时安排一些任务或职责,但不一定拥有该官职所对应的全部权力。
说房遗爱是个摆设,也不是不可以。
这也就是说,目前魏王府的力量,已经被太子府所压制了!
对了,今日父皇惩罚他魏王府的所有属官全部削官一品,房遗爱连三品官也不是了,苏勖更是直接成了正五品上的小官!
正当魏王李泰心中感到有些绝望时。
唐太宗的声音忽然再次响起了。
他看向魏王李泰,缓声道:
“魏王李泰,献乐舞有功,魏王府官员,皆撮升一品。”
太子府的力量,强于魏王府太多了。
他必须要制衡一下了。
并且他这个皇帝又不是没有撮升的理由,他虽然没有使用魏王李泰府所献上的乐舞,但人家魏王最起码认真做这件事情了,也算是有功。
为何不能赏?
“嗯?”
“谢父皇!”
魏王李泰愣了愣,他自己都没想到忽然父皇赏赐他魏王府,愣神了片刻后立刻跪下谢恩。
只有太子李承乾,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幕。
若是说因魏王李泰奉献乐舞有功,父皇赏赐也就罢了。
但父皇并没有采用魏王府的乐舞,而是采用的太子府的乐舞,但最后的赏赐确实完全相同,这就完全不讲道理了,太子府的乐舞有用,魏王府的乐舞没用。
这也要赏?
若是他并未拿出这十部曲呢,父皇又该如何赏赐?
而且,今日魏王府的属官刚刚被削官一品,晚上就撮升一品,父皇将官员职位升降,当做儿戏了?
父皇是真的有些昏了!!
宴会到这里,其实已经差不多算结束了,众人的目的就已经大成了。
太子府的属官品级提升了。
魏王府属官朝会上各自被削官一品,晚宴上也恢复了,魏王李泰也确认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将朝会上的事情放在心上,并且表现出的举动依旧偏袒于他。
唐太宗李世民的目的也大成了,成功的制衡了两个儿子的力量,当了一会‘好父亲’!
晚宴随之结束,诸人散去。
太子宫内很平静,太子李承乾决定早早睡去,然后明日早朝结束后,返回后世见陆师,说明情况。
魏王府这边,虽至深夜,依旧灯火通明。
魏王李泰心中大喜,回到府内召诸属官来见,告知他们因乐舞之事,官升一品。
无论是苏勖还是房遗爱等人,心里还是都很高兴的,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官职地位越来越低。
不过众人虽高兴,但也清楚,如今太子和魏王的争斗,已经彻底撕破脸了。
太子陷害魏王这件事情,致魏王于死地,足以导致两兄弟二人,最后只有一人能活着下来。
本来魏王李泰只是准备召集众属官,宣布这件好事,然后就让众人退下各自离开。
但等房遗爱等人陆续离开后,司马苏勖皆依然留了下来。
看其意思,是想和魏王李泰单独有话说。
“殿下,我倒是有个想法,或许有些用处。”
苏勖其实想了很久很久,最终决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其实这个想法,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光彩。
“什么想法?”魏王李泰现在对于苏勖格外的看重。
他原本认为苏勖年纪大了,迂腐胆怯,但现在却彻彻底底清楚了苏勖的智慧,若是今日早上听苏勖之言的话,岂会被太子陷害?
苏勖看了魏王一眼,然后让周围的侍女全部退下,然后压低声音道:
“殿下应该知晓武士彟(yue)吧?”
闻言,魏王李泰立刻道:“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武士彟。”
武士彟,大唐开国功臣,东都丞武华之子,虽然朝堂上名气威势远远不如其他开国功勋,但魏王李泰知晓,皇爷爷高祖皇帝李渊昔日晋阳起兵能够成功,有一部原因是有着武士彟的支持。
隋朝年间,武士彟经商致富,后成为鹰扬府队正,大业十三年,他资助昔日还是唐国公的皇爷爷李渊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铠曹参军,然后随父皇李世民军平定长安。
唐朝建立后,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父皇即位后,武士彟历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任内治民有方,得到父皇嘉奖。
不过很可惜的是,贞观九年,也就是去年,武士彟得知皇爷爷李渊驾崩,悲痛成疾,在荆州都督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武士彟已经去世,提此人何意?”魏王李泰询问道。
苏勖声音依旧很低,缓声道:“武士彟去世后,留下一女,名为武曌。”
“此女十三年华,有‘容止美’之称,皇后身体病重,失去掌握后宫的力量,我认为殿下可以扶持一股后宫内的力量,若是能将此女献给陛下。。。”
“当然,其实也有微臣的私心,微臣与武士彟有着私交,见武士彟去世,留下小女,未免觉得可怜;不过同时也能借助这层关系,若是武曌真的能够在后宫内掌握一些力量的话,对于魏王殿下来说必然也有着好处。”
“后宫力量,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