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心心念念的唐太宗李世民,此时正在立政殿内,和长孙皇后大诉苦水。
前段时间,唐太宗李世民就知晓长孙皇后病情逐渐康复的事情了,但他没有立刻去见皇后,生怕耽误了对方的病情恢复。
也就是这两日,在确定长孙皇后的身体已经接近完全康复了后,唐太宗李世民立刻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立政殿。
可将他憋坏了!
“你不知道,这段时间,太子和那些谏臣,如何的欺负朕!”
“朕是宽容,是大度!但朕给了他们脸,他们也应该要这个脸,而非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帝威!”
“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帝王能够如此虚心纳谏?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王,但凡臣子说些不好听的,立刻拖出去,杀了!现在这些谏臣真的是胆子大了,伙同起来共同谏言,说朕是昏君,朕不过只是想修个宫殿而已,朕自继位到现在,才修建了几座宫殿啊!”
唐太宗李世民喋喋不休,看着端坐在床榻上的长孙皇后,那嘴就没有闲下来过。
长孙皇后抿嘴露出笑容,安慰道:
“这才是忠臣,他们宁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要谏言,纠正陛下您的错误,难道这不是好事么?”
“太子能这般做,也很明显成长了。”
说着说着,长孙皇后站起身来,来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身后,很是轻柔的为他捏起肩膀来,唐太宗李世民心头顿时火气大消。
“但,朕还是生气!他们难道就不能话语说的,稍微轻一些么,这分明是在教训朕!”
长孙皇后又道:“若是不重言进谏的话,陛下您怎么会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错误呢?正因为如此,陛下你才知晓,这件事情的后果啊。”
长孙皇后不断安抚,她知道陛下心中的郁闷之处。
无非是,太子和大臣们不给陛下面子而已。
陛下一直以来都想当一个圣君,想当一个能听得去谏言的圣君,但陛下其实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他允许大臣谏言,而所谓的谏言,若是说话说的太好听的,又怎么会是谏言呢?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地方。
陛下希望大臣谏言,让他成为一个能‘容纳谏言的圣君’,但陛下又觉得大臣们的谏言,话说的太难听了,不给他这个皇上面子。
因此,陛下时常郁闷、难受、生气。
长孙皇后也清楚自己在这个‘君听臣谏’环节中的作用,安抚陛下,让陛下丢失的面子,从自己这里找回来。
“嗯,你说的确实有理。”
“若不是你开导朕,朕恐怕会处罚这些忠臣啊!”
被长孙皇后安抚了大半,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气彻底消了,开始感叹起来了,随即他立刻正色道:
“对,朕要好好赏赐这些谏臣,太子也要赏!”
“若没有他们纠正我的错误和过失,朕又如何当一个圣明君王呢?”
唐太宗李世民经过长孙皇后良久的苦心开导和安抚,最终心中的火气还是消了,若是处罚大臣和太子,后世的史书又会如何记载他,他和魏征等谏臣维持了这么多年的‘君听臣谏’大戏,岂不是寥寥收场了?
后人是否会嘲笑他这个皇帝,装不下去了?
不行,即使在生气,也要装下去。
他,李世民,就是圣明君王!
“陛下圣明。”长孙皇后很合时宜的道,这让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情更好了许多。
“明日朝会,赏赐太子和众多谏臣的同时,也该让房玄龄等人制定新的律法了,之前的律法,略有些严苛。”
历朝历代,对于后宫干涉政事,都极其忌讳,甚至忌讳到皇帝在皇后、嫔妃的宫内时,都不会谈及政事,但在唐太宗李世民这里,却自由的多,畅所欲言,他直接在这里,和长孙皇后商量起了明天朝会上的政事安排。
“有的皇子们,也该到地方上就任了。”
长孙皇后提醒道,她也知道魏王李泰的事情,皇子们长时间留在宫内,并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还仅仅只有魏王李泰夺嫡罢了,若是其他皇子也产生夺嫡的想法,那事情就更麻烦了。
毕竟,汉朝刘向的《战国策?燕策二》中一则故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个道理所有人都耳熟能详,谁不懂得呢?
或许有的皇子已经认为,最后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之争,会双双溃败,最后便宜了其他皇子。
“这件事情,也在明日朝会上宣布一下。”
唐太宗李世民此时心情很舒服,长孙皇后病情好了之后,总是能提醒他很多事情,还能安抚他的心情,开导他。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
大唐,已经连续数日没有朝会了,也没有人去怪唐太宗李世民,其实大臣们心中还是很佩服他们的陛下的,陛下确实有容人之量,而且各个方面做的也确实远超历代帝王。
基本上,对于连续数日没有上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大臣们不会有什么怨念。
毕竟,谁不知道这两日,陛下刚刚被气到了呢?
第二天,众多大臣接受到朝会正常进行的消息后,纷纷提前到了朝堂上,很多人都知道了长孙皇后病情彻底恢复的事情。
而魏征、王珪、马周等人心情也很是不错。
根据他们的推测,不出意外。
陛下这次,必然会赏赐他们。
然后还会说一些,‘哎呀,要不是有你们这群忠臣的谏言,朕就犯下了大错呀’这种话,可以说这个流程他们已经很熟悉了,现在就等着领赏赐就好。
太子李承乾这边,其实也知道今日会发生什么,不过他想的是远在后世的陆煊。
若非陆师为他提供治疗哮喘的药物,恐怕母后的病情不会恢复的那么顺利,而父皇也不会很快消去心中怒火。
一切,都是陆师的功劳。
同时,李承乾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今天可以将陆师交给自己的众多‘贞观十一年律法制定’交给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