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学馆。。。”
魏王李泰闻声思索,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因为打造文学馆,必然能够获得许多士子的支持,而大量士子的加入,无疑会增强魏王府的力量。
每个士子,至少都有些能力,或多或少在见识、文学、史学、政事等方面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而这些士子也有机会担任各种官职,大大小小的官职由魏王府的人掌控,这也相当于无形间增加魏王府的力量。
并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能被魏王府招揽的士子,或许是寒门出身、百姓出身,但大部分依旧都是出身于贵族或者世家的,这些人背后的力量也值得关注和借用。
文学馆这件事情,他曾经向父皇提出两次了,第一次是父皇越来越恩宠于他,渐渐不喜太子李承乾之时,第二次是他产生了夺嫡之心时,但父皇都拒绝了。
现在,无疑是个好机会,父皇依然心中想制衡他和太子府的力量,而在太子府处处压制魏王府的情况下,他提出打造文学馆,处于制衡考虑,父皇是绝对会恩许的。
“这个建议不错,但我该以何理由,打造文学馆?”
“必然要需要一个借口,这个借口也是为父皇准备的,没有合适的借口,父皇就这么允许我打造文学馆,那偏袒的也太过于明显了。”
魏王李泰看向苏勖、房遗爱等人道。
闻言,苏勖思索,而这时房遗爱的声音响起了,他早已经将此事的理由想清楚了,并提前做了些许的准备。
“殿下,虽然古今记载各种事件、杂志、历史、趣闻的事情很多,但臣发现,以目前大唐的疆域来看的话,每个州并没有单独详细的归拢记载。”
“臣建议,不如向陛下提议,按贞观十道排比三百五十八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加以引用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历史资料,如此编撰一本海纳百川、容纳大唐境内州地一切事情的书籍。”
房遗爱很早就加入了魏王府,成为魏王李泰的幕僚,正所谓一条路走到底,他是全心全意辅佐魏王的,早在魏王曾经向陛下提出打造文学馆之事,房遗爱就在思索,该用什么理由和借口。
或者说,到底该编撰什么书籍。
有关于地理的书籍,其实前朝出现过一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书?地理志》与《舆地志》了。
《汉书?地理志》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其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地理沿革、户口数字、山川河流、物产风俗等进行了系统的记述。
《舆地志》,则是顾野王所撰写,顾野王是南朝梁陈间的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他撰写的《舆地志》是一部重要的地理著作,其书内容丰富,涉及地理沿革、山川形势、风俗物产等方面,对各地的地理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但目前大唐境内疆域辽阔,并且西汉时期至目前的唐贞观时期,各个区域都以历史为线,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重新编撰一本更为全面、具体的地理书籍了。
“若是以此借口的话,总感觉有些不妥,因为编撰大唐境内三百五十八州地理情况和历史,需要很久很久才能编撰完成。”
魏王李泰看向房遗爱,这个工作量太过于巨大了,并且很是麻烦,需要派遣人手,到各个地方调查当地的资料、地形、当地文化,历史传说等等。
房遗爱闻言,顿时笑了。
他继续道:
“就是因为麻烦、需要的时间长,才是好事!因为时间长,创作麻烦,那么文学馆存在的时间便可以无限制的延长,而因为文学馆之事,殿下就几乎可以无限制的停留在宫内,要知道殿下可是亲王啊,按照规矩是要离开宫内,前往封地就任的。”
“太子府,迟早会拿这件事情做文章,而有了文学馆,那么殿下完全可以有理由,长时间停留在宫内;只要留在宫内,殿下就拥有无限的可能,争夺皇位;可一旦离开宫内,那么也将等同于与太子之位无缘了。”
说完这些,房遗爱继续补充道:
“并且,因为制造这部地理书籍需要庞大的人力,魏王府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招揽士子,毕竟创造书籍繁琐漫长,没有人不想参与到这本千古奇书中的制作,所以魏王府将能够源源不断招揽各方士子,可谓是天下人才尽入囊中!拥有足够的人才,魏王府怎能不压制太子府?”
说完这些,房遗爱不由得露出笑容来,魏王李泰这边听完双眼也是忍不住亮了亮,原本他还觉得打造这么一本书籍,太过麻烦漫长了,没想到好处这么多。
此时,沉默良久的苏勖,随即附声道:
“殿下,我也同意利用这个理由,修建文学馆。”
“同时,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好处。”
“太子府,想拉拢吴王李恪、晋王李治、纪王李慎三位皇子,借助他们的地方力量,来对抗甚至压制魏王殿下掌管的四十余州地方力量。”
“而创造这本地理书籍,魏王府的大量官员必然会派遣人手,前往我大唐境内的每个州,这岂不就是在让我魏王府,和各个州的刺史交好关系?很有可能到时候会有很多州的刺史都督,站在魏王殿下这边。”
“到时,魏王府派遣的属官,完全可以借助搜集资料的机会,和各个州的负责人物打好关系,并且也不用担心此事被发现,一,魏王殿下受陛下恩宠,并且陛下在制衡殿下和太子的力量;二,到时候哪怕有人举报,魏王府也完全可以应付过去,毕竟打探各地的资料,难免需要和这些地方人物打交关系。。。”
房遗爱和苏勖两人先后的话,让魏王李泰心中越听越满意,越听越舒服,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看来这个文学馆,就是他击败太子府的关键了。
一举三得!
“好,我立刻向父皇请命,建造文学馆!”
魏王李泰看向远方,心中似有热血在澎湃汹涌。
。。。。。。。。
秦始皇三十四年。
整个天下,暗流涌动。
越来越多的势力,冒出头来,这些势力有的来自于赵国、有的来自于燕国、有的来自于楚国。
他们,可以统称为‘六国贵族’。
当然,秦朝官方将这些人统称为‘六国余孽’。
目前的大秦境内有些乱。
民间发生乱事,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阶级,即六国贵族阶级和百姓阶级。
贵族远远要比百姓高大,所能发挥出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然而在目前大秦统一海内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贵族发生乱事,远远没有百姓发生乱事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