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制定平定云南的计划新型大炮登上战场(1 / 2)

🎁美女直播

正常情况下,明朝时期的各种军事活动,是都有朱标这位当朝太子参与的,因为朱元璋一直想将太子朱标打造的很全能,成为一个很完美的皇帝。

而这次,太子朱标制造出了各种大炮,也就导致其不但参与这次平定云南战役,还拥有一定的决策资格。

五军都督府。

明朝初期,就已经设立了专门负责商讨军事、研究作战计划的军事机构,也就是现在众人所身处的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分中、左、右、前、后五军,是管理军事的重要机构。

这里会有关于军事的讨论和决策,各级将领和军事官员会在此汇报军情、讨论军事行动方案等。

此事,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徐达,常茂,蓝玉等明朝初期的大量高级将领全部汇聚于此,商讨对于云南地区的平定计划。

目前,云南地区,依旧在北元残余的势力掌控下,也就是这块区域目前还没有被纳入到大明版图当中,要知道云南地区虽然偏远,但也是有部分汉人居住的。

对于一个大一统汉人王朝来说,若是境内还有区域依旧被北元蒙古族人掌控,无疑是件耻辱的事情,更是所有人的心头病,皇帝朱元璋想平定云南很久了,原本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想法,无奈明朝朝堂初定,天下刚刚平稳下来。

这个时间节点,百废待兴,是没有任何能力去攻打异族的。

为何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明明已经统一全境,却面对匈奴,还要被困于白登山?

匈奴四十万精锐骑兵围困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在白登山,汉军被围七天七夜,形势十分危急;后来,刘邦采用陈平之计,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以脱险。这次事件史称“白登之围”。

就是因为汉朝虽然强大,同样是大一统王朝,但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刚刚稳定下来,哪怕有大量的兵力,依旧不敢开战,若是直接掀起战役的话,势必生灵涂炭。

唐朝同样也是大一统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更可以算得上是文治武功大成帝王了,既能治理国家,又能南征北战,可如此强盛的大唐,在初期依旧不敢对异族动手。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刚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政权尚未完全稳固;此时,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合兵十余万进攻唐朝,很快进兵至渭水便桥之北。

同时,颉利可汗还派执失思力入长安见李世民以观察虚实,并施加威胁;长安戒严,形势危急;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李世民带少数人亲自到渭水边,与颉利可汗隔水对话,指责其背信弃义。

此时李世民已在渭水边布下漫山遍野的疑兵。同时,唐太宗对突厥采取了妥协政策,送给其大批财物绢帛,与其订立盟约,约定两国和平相处;颉利可汗摸不清唐军虚实,不敢轻易浪战,所以接受财物后撤兵。

这次事件史称“渭水之盟”,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李世民的一次耻辱,但李世民以此为契机,养精蓄锐,后来派李靖等人征讨东突厥,于贞观四年横扫大漠,平定东突厥,一雪前耻。

汉朝、唐朝两个大一统王朝,都曾经缔造了辉煌的盛世,天下太平、兵强马壮,但在王朝初期,依旧不敢主动和异族开战,汉高祖和唐太宗也屈辱的和异族谈和,就是这个原因,看起来他们身为帝王,很窝囊、很屈辱,但实际上他们才是那个时期为整个天下、为无数百姓考虑的人。

朱元璋已经容忍云南区域的异族很久了,明朝建立了十余年都没有动手过,而现在他大明朝时期周围的异族,远远不如汉朝时期的匈奴、唐朝时期的突厥强大,难道他要继续忍下去?

明朝,远远不如汉朝、唐朝?

后世人会如何看待明朝,云南地区的北元势力,必须彻底驱赶、甚至清除,让云南区域重新划分为大明王朝版图中!

“既然已经决定利用大炮攻打云南,运输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减少大量上阵的士兵,但这些士兵依旧要前往云南区域,负责运输各种大炮。”

议事桌上,摆放着巨大宽阔的云南区域地图,从中原到云南,这条路很难走,并且还要运输大炮,虽然说太子朱标新型研究出的大炮已经减轻了很多运输的问题,但如果考虑到云南地区地形复杂的问题,仍然需要大量兵力。

不过对于士兵来说,是个好处。

自古以来,攻城战就是伤亡最大的,原本的士兵们需要不断攻城,进而造成大量的死亡,现在他们只需要付出一些苦力,卖些力气运输各种大炮就好。

新型大炮体积大、重量重,运输会是一个挑战,必须将大量原本用于作战的士兵,转化为人力来将大炮从内地运往云南边境。

一旦抵达,军队会需要选择合适的战略要点进行大炮的部署,比如在通往云南的必经之路、关隘、城池附近等,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大炮的威力,威慑敌军。

“标儿,目前神机营中,可已经训练出了,熟练掌握大炮的士兵?”

朱元璋比较关心的是士兵的熟练度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很重要,虽然说新型大炮威力强大、各个方面都很完美,但如果士兵操纵不熟练,一旦在平定云南战役中操作不当,必然会影响战事。

要知道,因为这些大炮,他已经决定减少大量士兵前往战场了,如果说到时候士兵们真的无法熟练操作大炮的话,很有可能会失败。

他可不想,这次平定云南的战役中,惨败而归,这无论对于整个明朝还是他这个皇帝来说,都是一件无比羞辱的事情。

见父皇询问自己,太子朱标沉吟片刻,随即道:

“这段时间,我除了令工匠们研究大炮外,还进行了炮手训练与战术制定,使用新型大炮需要专业的炮手,我已经会下令选拔和训练一批熟悉大炮操作的士兵;同时,我也根据大炮的性能特点制定新的战术,比如如何利用大炮的射程优势在远距离打击敌军,如何与步兵、骑兵协同作战。”

太子朱标考虑的很周到,可谓是面面俱到,很多事情都想到了,皇帝朱元璋看着他这个太子,那眼神中充满着满意,诸多将领们也忍不住露出满意之色,大明有这样的储君,真乃是一件幸事!

虽然说,太子殿下表面仁厚,心中却如其父皇朱元璋般狠辣,但他们逐渐能够感觉出,目前太子的重心已经从惩治官吏,转为火器发展和制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