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勿忆薄命人(2 / 2)

张嬷嬷闻声,吓得险些晕过去,跪在地上摇摇欲坠,只颤声答道:

“回陛下,皇后娘娘她…娘娘她……”

“娘娘她走了。”

在张嬷嬷结结巴巴答不上来的时候,跪在一旁的丹桂突然抬起头,对着李泽修说道。

“走了?”

李泽修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众人,

“娘娘走去了哪里?你们这些不中用的奴才,为何不跟着伺候,就这么让她一个人去了?”

宫人们见状,纷纷胆战心惊,被吓得连连叩首求饶。

唯有丹桂,她见李泽修没听明白自己话的意思,不顾张宽对她疯狂投来的眼神,继续解释道:

“回陛下,娘娘是走了,离开了皇宫,至于她去了哪里,奴婢等无人知晓。”

李泽修听了这话,神色变得更加僵硬,他死死盯着丹桂,斥声道:

“你这奴婢,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是不是皇后联合你们,一齐同朕开的这个玩笑?”

说着,他放软语气,自欺欺人道:

“这个玩笑很好,朕确实有被吓到,你把皇后唤出来,别让她再玩了,朕不会怪罪她。”

“你们快把她给朕唤出来啊!”

此话一出,众人的脸色变得更加古怪为难,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

张嬷嬷早已经被吓软了腿,整个人都瘫在地上。

丹桂跪直身子,抿了抿唇,还想要再说着什么。

张宽却冲到她前面,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叩头哽咽道:

“陛下,奴才该死……”

下一刻,李泽修抬脚踹在他的肩膀处,大骂道:

“放肆!

真是岂有此理,你们这些人,到底把朕的皇后藏去哪里了?!”

说罢,他大步走出宫殿,沿着回廊疾行,心脏却疯狂跳动,带来一阵阵窒息的眩晕感。

正殿,偏殿,书房,花厅,甚至连柴房和小厨房,李泽修唤着李浔芜的名字,通通都找了一遍。

凡是各处的柜子,他全部都打开看看。

就连后院的花瓷水缸,青莲鱼台,他也没有放过。

待寻遍思芳殿后,李泽修又冲去了御花园。

御花园里,夕阳洒在花木上,落下一片光辉,却处处唯独不见李浔芜的身影。

李泽修站在他们二人初会的亭台里,扶着圆柱气喘吁吁,余晖映出他孤寂的倒影,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

身后的一大队宫人连忙赶了上来,张宽走上前,想要为李泽修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水。

李泽修却一把扯过他的衣襟,咬牙切齿道:

“张宽,你给朕说实话…皇后…皇后她到底去了哪里?”

张宽张了张口,眼神里充斥着不忍,他吞吐道:

“陛下,娘娘…已经离开了,可您还是要先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李泽修的神情如同裂冰一般,碎的四分五裂。

他松开手,蹙紧眉心,沉声道:

“不可能!

你在说谎!

你们都在说谎!

朕的皇后…她答应过朕,永远都不会离开朕的…她答应过朕……”

众人闻言,纷纷垂下了脑袋,不敢多看,亦不敢出声。

此时,丹桂却凑上前,跪在地上,禀告道:

“娘娘走之前,似乎给陛下留了一些东西,陛下可要看一看?”

思芳殿里,丹桂将紫檀雕花箱笼搬到桌案上。

李泽修眼底泛红,盯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摸了上去。

他闭了闭眼,打开了箱盖,里面陈放着一封书信,还有两件新制成的寝衣,并一个放首饰的锦盒。

李泽修拿起那封信,只见信封上写着“陛下亲启”

,字迹清秀却透着决绝。

他颤抖着拆开了信,只见里面的金粟笺纸上,落拓着风流的行草,笔画连绵,沉稳坚定,确实是李浔芜的字体。

这也是昔年李泽修最爱用的字体,小皇妹为了练习这种字体,还曾经拿着李泽修书写过的字当作帖子去临摹。

李泽修呼吸轻颤,破碎的凤目缓缓看向那些字。

泽修皇兄尊鉴:

暮云四合,孤雁南翔,谨以尺素作别。

六载殷勤,无微不至,深恩如海,刻骨铭心。

然父辈之隙,血海深仇,横亘其间。

兄既不能负圣躬而逆慈闱,妾亦难违天伦以伴仇雠。

是以辞别远引,匿迹江湖。

曩昔之约,视若烟云,莫复萦怀。

唯昔年所诺,此生除兄,不事二夫,此心可剖,皎如霜月。

自此蓬飘梗泛,当焚香祷祝:祈兄江山永固,福祚绵长,子孙蕃衍,社稷永安。

更愿兄得遇淑女,册立贤后,鹣鲽情深,白首不移。

唯剩此一凤镯,乃兄赐生辰信物。

忆兄执吾手云:"持此镯可求一事,虽九鼎亦不辞"。

今所求唯三:勿罪及无辜,勿负苍生望,勿忆薄命人。

临楮涕零,不知所云。

伏惟。

钧安。

芜敬上。

嘉和元年七月三日

李泽修盯着那落款的日期,是他与李浔芜大婚前五日,他轻吸一口气,信纸从指间滑落,落在了地上。

注:本篇文言文段,仿汉魏六朝骈俪文风,略参江淹《别赋》笔意。

文中“焚香祷祝”

化用《洛神赋》“冀灵体之复形”

,“鹣鲽情深”

典出《尔雅·释地》,“蓬飘梗泛”

取自骆宾王《晚泊河曲》。

书信用“钧安”

作结,乃依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所载尺牍礼仪,以示尊卑有别。

书信大意:泽修皇兄,我走了,请你不要难过,也不要找我。

皇兄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整整六年,这样的恩情我会一直铭记于心。

只是你我之间的父辈隔着血海深仇,皇兄不可能为了我,去杀害自己的父皇母后。

我也不可能为了皇兄,选择和谋害亲生父母的人同住在一个皇宫里。

所以我选择离开。

曾经许下的誓言,皇兄就当做过眼云烟,千万不要再执着下去。

唯有一件,我答应过,此生除了你,不会再和别的男子行夫妻之礼。

这一点,皇兄大可以放心。

此后山长水阔,我会祈求上苍,让皇兄江山永固,福泽绵长,千秋万代,子孙满堂。

愿皇兄得遇良人,立为贤后,和她执手偕老,恩爱不移。

留下的这只凤凰手镯,是皇兄送给我的生辰礼,皇兄曾经答应过我,拿着这个手镯,可以满足我的一个请求。

我请求皇兄不要因为我的离去迁怒任何一个人,请皇兄务必做一个贤明之君,务必再余生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