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 章 惟愿吾兄愚且鲁(2 / 2)

商灼见状,上前一步,低声说道:

“文姑娘,这些东西是主子特意为您准备的,您若是不收,主子会伤心的。”

“主子马上就要离京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还嘱托属下一定要保护好您,这是他给您留的信。”

说罢,便递给了李浔芜一封信笺。

李浔芜呼吸微颤,犹疑片刻后,打开了那封信,洒金信纸上只两行字:

“入秋天凉勤加衣。

待我回来。”

商灼眼睛一眨不眨地观察着李浔芜的神色,见她微有触动后,悄声道:

“陛下三日后开拔,御驾会经过长宁街。”

李浔芜听罢闭上眼睛,合上了信。

李泽修御驾亲征的前一夜,月色如水,洒在护城河上,波光粼粼。

他独自一人骑马来到了禅华寺。

禅华寺是京城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每逢上元节,百姓们都会来这里放莲灯,许下心愿。

李泽修走进寺庙,寺内的僧人早已歇息,只有几盏长明灯在微风中摇曳。

他走到护城河边,河水静静流淌,河面上漂浮着几盏残破的莲灯,显然是上元节时放下的。

他蹲下身,伸手捞起一盏莲灯。

莲灯的纸已经被水浸湿,但灯芯上还残留着些许墨迹。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莲灯,借着月光,看清了上面写着的字:

“及第登科,平步青云。”

李泽修笑了笑,心道这不知是哪一个士子写下的,也不知道他至今有没有如愿。

他再次走进禅华寺,对着那座宝相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叩了三叩,又进了三炷香。

而后,他对着赶过来的住持问道:

“方丈,去年上元时,贵寺可将河畔的莲灯收回了吗?”

那住持合掌道:

“阿弥陀佛,那些莲灯,小丈早已经命人尽数收起,放在佛前度化供奉。”

李泽修听罢,点头道:

“那就有劳方丈带我去看看吧。”

佛殿里,香烛前,供奉着数百盏莲灯,里面盛着的,尽是世间无数痴儿怨女的执念。

李泽修闭起眼眸,合掌向佛,低声喃喃了几句。

而后,开始一盏莲灯一盏莲灯地去找。

夜色深沉,神佛前,灯火下,年轻帝王跪在地上,将那一个又一个的纸条翻开塞回。

终于,再找到第二百零八个的时候,李泽修终于看到了一抹熟悉的字迹。

那隽秀清丽的小楷,曾经是他手把手教小皇妹写出来的。

李泽修心尖一颤,惊喜之余,连呼吸都乱了方寸,他小心翼翼展平字条,捧到烛光前去看。

却是一首七言律诗。

《七律·寒衾忆》

廿载东宫锁玉墀,忍看鸩羽落琼卮。

寒衾每忆牵衣问,断简犹存共读诗。

已碎山河填鹤表,空流碧血染龙池。

惟愿吾兄愚且鲁,荷锄烟雨作樵渔。

来世,芜愿为蓑衣侍女,擎菏伞于江渚上,伴吾兄垂钓。

(这首诗写的时候,女主以为男主死了。

前文有伏笔。

李泽修的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芜儿……”

李泽修低声呢喃,声音中带着无尽的苦涩,“朕不要你做蓑衣侍女,也不要伴朕垂钓,朕只愿生生世世,都能和你做夫妻……”

李泽修深吸一口气,将字条收进衣襟,放在自己的胸口处。

他转身离开禅华寺,骑上马背,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夜风拂过他的脸庞,带来一丝凉意,却也让他更加清醒。

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战场,面对北狄的铁骑。

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也是为了她。

他要证明给她看,自己不是一个只会坐在龙椅上争风吃醋的皇帝,而是一个有能力保护她、保护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