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4章(2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632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蒙毅肯定点头:“臣用了两个月时间,将他平生所做之事一一分辨,这才寻到了几项罪名,将他索拿到廷尉府。可惜陛下一念之慈,让臣功败垂成。

臣和王贲本是旧友,对他生平了如指掌,本来以为很难容易,但是细思之下,竟然无法将任何一项罪名扣在他脑袋上。”

第0825章 国之良将

一个斗尽奸佞,披荆斩棘才坐上帝王宝座的皇帝,一个秉性刚毅的内吏上卿,为了挽救一个忠臣良将,争先当昏君奸臣,却不得其门而入。

嬴政当不了昏君,是因为他不屑,想要治罪就必须铁证如山,那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而蒙毅却是因为一身正气,不屑当一个宵小之徒。但同时也钦佩王贲做事严谨。

君臣二人相视苦笑,但更加坚定了不惜一切代价,挽回王贲的心志。这样的忠臣良将,恒古罕有。

嬴政仰望深邃的夜空,轻声一叹。

王翦蒙武的相继离去,让嬴政皇帝第一次感觉到了泰山巍峨却无依无靠的孤独于落寞,甚至他的内心深处,还隐约有了一丝忧虑和恐惧。

对这个乾坤独断的皇帝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

而这也是基于王翦蒙武在帝国兴起的过程之中,和他相互扶持,从来就没背弃,攻楚一战,四十万大军已经是当日大秦一半的军力,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这样放权的,但是,嬴政却选择了相信王翦,蒙武。

而这种相信,却是来自于王翦身上那种坚毅笃实加上对政治的智慧。

嬴政早年,步步维艰也步步杀机,王翦选择那时候和嬴政结盟共患难,也注定了他需要含蓄以迂回方式来坚持自己的主张,虽然同样是无法撼动,但王翦特殊的方式,更容易被嬴政接受。

他这一生几乎没有和嬴政发生过任何的摩擦,但也从来就没放弃过自己的主张,而且能够坚持到最后,证明自己是对的。

灭赵之战,坚持迟缓,消耗赵国最大的国力,也让大秦在最后决战中保留了最强的实力。灭燕坚持强战,速战速决,仅仅一个多月,燕国就灭亡了。

而灭楚之战,坚持重兵围剿,步步为营,平定南海,坚持军民一体,民族融合。

他不死谏却坚持自己的主见,而且绝不放弃,最终坚持到庙堂之上认可他的方略。他也能够毫无怨言的全力实施,直至获得最圆满成功。

而王贲却是另外一种做事方式,他曾在将闾麾下为将,也和蒙毅是同泽,三人还是结拜兄弟。

但王贲却从来没借力行事,对他来说,公是公,私是私,分得极为清楚,所以他做事从来就是公事公办。

一旦庙堂之上有了分歧,王贲要么不说,要么就坚持己见,绝不和任何人通融妥协,包括皇帝在内。庙堂之上一旦有了方略,任命他主事,总会绽放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光彩,屡屡创造奇迹。

灭燕之后,将闾远行楼兰,王贲独战魏国,五万军马水淹大梁,二十万大军胁迫齐国投降,建国之后,领十万军卒开建驰道。

他种种功绩,也让嬴政彻底看清了他的秉性,一旦主事,拒绝一切乱命,完全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每一次领命主事,他都是一句话,事不成,臣领全责。

也正是这种特异的秉性,也让王贲从来就不寻求中庸之道,事情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放手,但绝不会秉承别人的意志敷衍。

夜色越深,嬴政的思绪飘的也更远。

在满朝大臣之中,嬴政最喜欢的就是王贲,尤其是他的秉性,在皇帝面前,王贲永远都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