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下子没话说了,张晓舟开始给他包上纱布。
“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了,但并不是变得没有了下限,而是不再容忍不劳而获,不再容忍害群之马!你们本来仍然有机会分享到我们的成果,仍然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成为我们当中的一份子,但你们却用自己的卑劣行为断送了这条出路。”
他已经简单地处理好了伤口,开始把东西收拾进急救包。
“但未来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扭转别人对你们的看法,让自己有机会加入到我们当中,也可以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最终把你和你的家人亲手推上绝路。我只说这么多,你自己考虑吧!”
他带着人们离开了这里,留下男子和他的家人。
“别哭了!”男子终于烦躁地说道。“先把我抬回去!我又没死!”
另外两个人不久之后也回来了,他们被打的时候下手的人已经轻了不少,但依然没有打够二十下就已经让他们的屁股变得血肉模糊。
三个人没有办法上楼,只好暂时被安置在一楼的房间里。
“这次真的是亏大了!”其中一个人哼哼着,满脸的懊恼。
“那个人给你们处理伤口的时候说什么了?”
“说什么?什么都没有说啊?”
“难道他真的不是想收买人心?”男子不敢相信这一点,张晓舟对他说的话终于稍稍被他听了一点进去。
“要是有人来抢我们怎么办?”另外一个人一边哼哼一边说道。“防盗门也被他们撬坏了,而且我们三个还都动不了了……那些家伙也真狠,还真下手打……”
“先把门用东西都堵起来,反正我们现在也出不去了。”男子强忍着疼痛说道。“只能让外面的人没法进来……”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陌生人的声音,他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这么快就有人来趁火打劫了?
“你们要干什么?”他听到自己的父亲惊慌失措地说道。
“我来给你们送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很不高兴地说道。“这些是抗生素,每人每天给他们吃一颗,防止伤口感染的。这些是用来换的纱布,现在没有多余的,你们自己换下来之后洗干净了用开水煮着消毒,然后晾干了用!两天就要换一次知道吗?这是酒精,没多余的了,自己省着点用!”
“张晓舟真是疯了!”他低声地说道,声音听上去很不满意。“把自己的人管好了,别给我们惹麻烦知道吗?下一次可就没这么好的事情了!”
防盗门响了一声,应该是他离开了。
男子看着自己的父亲把一个袋子拿进来,终于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了起来。
要是没动这个脑筋,他们真的会吸纳我们这些人吗?
他努力地抬起头,想要看看安澜大厦那幢楼,但屁股上一阵阵地疼痛却让他动弹不得。
“咚!”
他狠狠地用拳头在床上砸了一下,这下子彻底牵动了伤口,让他忍不住叫了出来。
第68节 第68章 规划
很多时候,一句话就能说完的构想,却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变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起出发的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但绝大多数人却总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转身离开,或者是因为倦怠而停留在了原地,因为过于迟缓而被抛下。能够坚持走到终点的,往往不过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但张晓舟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他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和自己一起走到终点,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克服这个艰苦过程中的所有困难,正是因为如此,他知道自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想得更多,看得更远,把更多的风险消除在萌芽当中。
但眼前的事情却千头万绪,有时候,他真希望自己能够有分身术,可以同时解决很多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公审的事情刚刚结束,吴工等人就真的找上门来向他询问加入安澜大厦的事情。这三个团队在之前那些行动中表现出了不错的纪律性,乐于服从也愿意付出,张晓舟当然十分乐意他们的加入,于是他马上把安澜大厦的五条原则拿来给他们,又陪着他们回去向各自团队的成员说明和解答情况。
有了王牧林等人的加入,安澜大厦的人口结构已经变得不错,加上丰沛的食物和之前那一件件事情中所表现出来的所有软硬实力,这三个团队的成员都很高兴地加入了他们。
张晓舟马上赶回来安排刘玉成手下支援组的人们帮助他们把东西搬过来,又忙着安排他们的住处。
随着这三个团队将近四十人的加入,安澜大厦这个团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人,整个二楼都被住满,必须开始安排到三楼。
新的人员意味着一系列要操心的事情,食物、饮水、生活用水、日常用品,整个团队分工也要随之进行调整。他们带来的食物进一步增加了安澜大厦的储备,这让眼前工作的重心必须要转移到安全防护和接下来必须马上开展的种植当中来。无论是加固安澜大厦还是把四到六层甚至是顶楼改造成田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需要更细致的分工,认真的计划,良好的组织和充分的后勤保障,必须尽快把思路和大体的方案拿出来。
但就在张晓舟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其他团队又找上了门。
“张队长,你之前说的那些东西,能不能再给我们说说?”他们显然是回去之后和团队里的人讨论过张晓舟之前的提议,有些心动,于是跑来问更细致的具体的解决办法。
“没问题,我们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张晓舟只能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来迎接他们。这些拥有了大量粮食的团队是不是能够吸纳足够多游离在这个区域中的零散团队,这关系到未来他们这个区域的安全和稳定,是他高度关注的事情之一。
“你说要吸收更多的人进来,我们也认可这个说法,可有一个问题,我们怎么鉴别哪些人能吸收?哪些人不能?你也知道,这种事情都是易进难出,真的让他们加入了之后才发现有问题,那时候就不好让他们离开了。”
这样的疑虑正是小团队最大的弱点,因为人少,应对风险和抵抗变化的能力非常弱。如果团队中的成员有血缘关系或者是之前相互之间就有着一定的了解,问题会少很多。但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吸引他们加入自己的团队,一起居住,一起劳作,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这家的男主人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但在刚刚加入的时候却掩藏得很好呢?如果他们家的女主人是个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而且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加入之后让整个团队变得离心离德,那又该怎么办?如果他们中的某个人有肝炎之类的传染病,如果他们家的孩子是个问题少年……
一个人的秉性很难仅仅是通过几句话或者是短暂的交流就看出来,对于这些小团队来说,一旦识人不明吸收了害群之马或者是有什么隐疾的人,对于整个团队来说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安澜大厦这样的团队还好,在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之后,只要按照规则来办事,大体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这些小团队却没有办法照搬这样的经验。
“你们可以先整合起来,形成相对比较大的团队,这样一来很多事情都会简单的多。”张晓舟对于他们的疑问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小团队的先天不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只能先扩大团队的规模,然后建立起规则,就像安澜大厦这样。“疾病的事情我可以帮你们看看,如果你们觉得我们的制度还行,想要借鉴,我也可以原原本本地抄一份给你们。”
“太麻烦了!干脆我们也加入你们算了。”一个团队的负责人突然说道。
“这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但我觉得应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张晓舟说道。按照他的计算,安澜大厦最多能够容纳的人数就在一百五到两百之间,这已经是一个把口粮消耗控制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结果。当然他们还能想更多的办法来解决食物的问题,但无论是居住的空间,用水还清洁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决定了这里不可能让大量的人口长期居住。
当然,更重要的是,把所有的粮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安澜大厦并不符合他的构想。
“让我们来看看周边的情况。”张晓舟说道。他在一张纸上把附近的地形画了出来,对于已经在附近活动了很多天的人们来说,这些地方他们都不陌生。
“我们这片区域的情况其实非常的不理想。”张晓舟对他们说道。“周围的房子很分散,相互之间的空间也大,很难像康华医院所占据的那个街区那样只需要封闭少量的区域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而又足够大的空间。要把这个区域封闭起来,工程量太大,不是凭借我们的力量能够完成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以一幢一幢的房子形成相对独立而又联合的聚落我觉得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要满足这个要求,就必须选择相对来说空间比较大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