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多,但并不是没有。”他干脆站到了窗前,指着远处的房子对其他人说着。“你们看,那边的红叶酒店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它本身的空间并不太多,但是那个区域的房子相互之间的距离都很近,有些甚至直接就挨在一起,完全可以想办法制作几条空中走到把那附近的房子连接在一起,把下面的出口封住,只留一两个主要的出入口来保证安全。我估计那个地方的房子加起来,总的可以使用的面积应该有两万多平米,加上房顶应该能有两万五。即使是扣除走廊电梯楼梯和光照不好的房间,至少也能拿出一半的面积来种植玉米。我们找到的这种玉米一季的平均亩产是八百公斤,在热带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可以种三季,一年就是二点四吨。照这样算下来,红叶酒店那边一年应该能收获四十几吨玉米。我们按照每年两百五十公斤的粮食消耗量来折算,那边就可以解决将近两百人的生存问题。”
“但是那几幢房子都有人了啊!”
“你们可以和他们谈,把他们吸收进来,或者是给他们一点好处请他们离开。”张晓舟说道。“只要你们的人占相对多数,并且一开始就把规矩定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四十几吨?”有人对于这么大的数字很怀疑。
“是三季,不是一季,你们可以自己算算,不会有多大的误差。”
事情当然不会像他说得这么简单,在房子里种植玉米最大的问题就是通风、光照和土地的肥力问题,还有病虫害,授粉等等一系列的难题要解决,亩产绝对不可能像包装袋上宣传的那么高,但张晓舟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就把实际情况告诉他们。
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人成为他们这个体系中的一员,把不久之后必定会发生的因为饥饿而带来的动荡减小到最低程度。在这种前提下,他只能拼命地夸大事情好的那一面,把可能面临的问题故意忽略掉。
他相信自己在那个时候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之前,他必须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两百人?”有人怀疑地说道。
那个地方大家都知道,地方是很大,但是真的能像张晓舟说的这么简单?
“要做的工作当然会很多,别的不说,单就是加固房屋,把土运到楼上都不是一件简答的事情,但这不需要一次性到位,可以一批一批的来,还能减少收获时的劳动量,减少仓储的压力。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想办法,没什么是我们解决不了的。”
“我们可以全都集中到那个地方。”有人提议道。他们这群人相互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一起经历过一次危机之后,相互之间也培养出了一些信任感。
“这不太好。”张晓舟急忙说道。“把我们这些有粮食的团队集中起来,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安全问题。只有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看到生存下去的希望,他们才不会铤而走险。大家一定不要忘了这一点,没有希望的人是最可怕的,如果不能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数量,最后我们手上的粮食越多,被袭击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的这么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我们安澜大厦准备再接收一百五十到两百人。”他对其他团队的负责人说道。“但不是在这幢房子,这里已经接纳不了更多的人了,我们准备把对面的这几幢房子利用起来。”
第69节 第69章 审判
其实在最初选择基地的时候刘玉成等人就强烈地推荐过自己的房子,但因为那个时候条件不具备,张晓舟最终并没有选择那个地方。
安澜大厦的有着充足的空间,而且当时没有被人占据,距离他们原本的家园也不远,在那时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但在有了这么多的粮食、高产的种子和超过一百五十人之后,这个地方就显得狭窄了。他必须把安澜大厦这个团队的影响力扩大到周围的区域,找到更多可以使用的空间,
这四幢房子很自然地就成为了第一选择。
从使用面积上来看,每幢房子都有将近一万平米的可利用空间,即便是扣除了电梯、走廊、楼梯等没有办法使用的空间,再刨掉光照不好,以及人们生活所必须要占用的空间,能够改建成田地的空间也应该有六千平米以上,四幢房子加起来也许能够养活三百人甚至是四百人。
如果其他团队也能够按照他们这个办法来做,就能够解决近千人的生存问题,至少对于他们所在的这个区域来说,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饿殍和混乱。
但他们真的会这么做吗?
张晓舟耗费了整整一个下午和他们探讨完善所有的细节,但在他看来,那些人未必真的会完全按照他的引导去做。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对方却未必真的认为正确。即便是他说服了这些团队的负责人,他们又能不能说服各自团队的成员,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但张晓舟只能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至于结果如何,那不是他能够控制的。
把这些人送走,已经临近吃晚饭的时候了,钱伟带着几个年轻人已经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门窗进行了改造,让它们变成从内部能够打开,但从外部只能暴力进行破坏的结构。但每个入口的地方现在都装了一个金属拉线机构,当门被人打开,距离这道门最近的哨位那儿的锣就会被敲响。
刘玉成的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吴工等三个新加入的团队的物资全都运送到了安澜大厦,他们还找到了许多可以用来盛水的大桶,用来装沙子的木箱和铲子,以及从其他周边那些工厂找来的没有人要的灭火器,分散地放在大厦的走廊里。真的遇到有敌人放火或者是入侵,这些东西不但能够用来灭火,铲子和灭火器还可以用来作为武器使用。
“明天我们开始对那些缺乏保护的窗户进行改造,安装防护栏,我估计五天左右能够完成。”钱伟对张晓舟说道。他们的计划是在窗户内部而不是在外面安装围栏,这种做法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既不美观又占用空间,但现在,人们唯一考虑的只有效率、工程量和效果。
“应急预案我大概弄了一个出来,不过可能有很多地方都要修改。”刘玉成也说道。
“不用复杂,越简单,越方便越好。”张晓舟说道。
两人的工作效率让他感到有些汗颜,整整一天他都在处理与其他团队有关的事情,真正属于安澜大厦的事情都没有做几件。不过这也让他感到高兴,某种意义上来说,事情不需要他的参与就很好的完成,这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结果。
三人正在讨论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突然有人在外面轻轻地敲了一下门。
“请进?”
进来的是上午成立的裁决庭的代表,张晓舟愣了一下。“结果出来了?”
结果其实早就应该出来了,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加上很快就抓住了小偷中的三个成员,几乎不需要怎么调查就能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出结果,更多的其实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考虑惩罚的力度问题。
太轻,没有震慑意义,也失去了他们九个人专门为这个事情讨论一天的意义;太重,又有点说不过去,而且大家都是熟人,还真的很难下这样的决心。
最关键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不是符合领导的意思,但张晓舟这里一直都有人,他们也没有机会来试探一下。
事件本身没有什么可说的,那些人趁着晚上下雨的时候偷偷撬开了安澜大厦侧面通往停车场的那道铁栏杆门,然后偷走了其中的三辆车,并且因为贪念而顺手弄走了他们鱼池里的鱼和藕。其中两个人曾经试图撬开后门,但因为听到了有人走动的声音而放弃了这个打算。
外部人员的罪行已经得到了处理,裁决庭所要决定的是对内部人员的处理,简单地来说,就是对于值班员的处理。他们认为其他两个值班员在这个事情上并没有明显的错误,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有脱岗或者是睡觉的情况,唯一的处罚对象就是在大厦北侧值班的那个值班员李学勤。
“这里有个问题……”裁决庭的代表吞吞吐吐地说道。
“什么?”
“我们查了规定,按照新的值班制度,管理团队应该有人起来巡查他们的值班情况……但昨天晚上并没有……如果有人巡查的话,他也许就不会打瞌睡了。”
“你这人怎么……”钱伟一下子急了起来,说来说去,竟然变成管理团队的问题了?“你不知道前一天都做了什么事情吗?整整累了两天,又经历了那么多事情,难道就不能……”
他的话让这个人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很囧,张晓舟急忙用手扯了他一下。“管理团队没有尽到监督检查的责任,你们这个判断没有问题。”他平和地说道。“那天晚上本来应该是我起来巡夜,这是我的失职,我愿意接受裁决庭的处罚。”
“这怎么行!”钱伟马上说道。“那天晚上大家都太累了,根本就没有安排巡视检查的事情……”
“我是队长,没有安排就是我的失职,这没有争议。”张晓舟说道。“你接着说吧。”
裁决庭的代表有些动容,他看了看钱伟,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说道:“我们最后的结果是,认定李学勤在值夜班期间睡觉,违反了值班制度,并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决定对他处以关五天禁闭,扣除五天用水,三天口粮减半的惩罚。”
这样的结果钱伟并不是很满意,但他没有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