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美女直播

第145章.星际长城计划

在观看了阳离子炮的实验后,李易突然想起了独立日任务之后展开的长城计划。

对于跨入三级的文明来说,已经具有初步的恒星系内航行的资本。因此,基金会的影响范围早已扩散到了整个太阳系。

而在太空桥完成搭建之后,这种影响范畴更是大规模地提高。太空桥被安置在月球暗面,其强大的运输能力能够保证基金会的舰队随时随地到达太阳系任何一颗附属行星,极限距离甚至可以到达冥王星。

除此之外,月球暗面存在着一个战争母舰生产基地,专门用于预防来自地外文明的入侵。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基金会的眼界早已不局限于地球内。

浩瀚无垠,但又充满了危险黑暗的宇宙,才是基金会的目标。

为此,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与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带中,基金会决心打造出一条坚固的防线。一旦有地外文明舰队穿越奥尔特云,那么就会被柯伊伯带的防线驻军发现。

只是,虽然基金会的科技能力大大提高,但在建设上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其中,难度最大,问题最多的便属柯伊伯带长城。

这个难度并不在于建设的环境,而在于通讯与资源。柯伊伯带不比小行星带,在距离和星体密度都有着相当明显的劣势。

小行星带处于内太阳系,这里是物质最为丰富的地区,更别说小行星带更是直接由五十万余颗小行星构成,论矿产资源,即使是地球也未必比得上。基金会完全可以搭建星际远程平台,就地取材后运回太空建造基地。

但柯伊伯带就不行。且不说外太阳系星体资源贫瘠地令人发指,单单如何进行通讯都是一个大难点。 30个天文单位,即使是光速传播的电磁通讯也存在着近12个小时的延迟。

长达12个小时的延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意味着如果想要进行柯伊伯带的预警系统建设,基金会要么选择接受过时的讯息,要么使用智能程序或者人工智能单机建设。

人工智能肯定是不保险的,谁知道会不会因为特殊原因导致失控,但智能程序又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过于死板反而不利于防线的建设。

如今,动工的也只有小行星带的内长城。

李易的想法很简单,宇宙中本身就充斥着各类高能粒子和辐射,大多数的生物根本无法长期生存。就连异形这种适应性极强的生物,也必须经过一代代的基因适应才能勉强存活。

那么,阳离子炮这种武器完全可以安装到小行星带,充当防线的主要武器。毕竟伽马射线发生器的制造并不复杂,而射线的稳定装置也消耗不了多少资源。

相比于阳离子炮的光速射速,便宜到令人发指的成本与足以囊括木星的射程,这几乎是最佳的选择。至于辐射……茫茫宇宙中比阳离子炮强的辐射天体多得是。

“很好。”满意地点点头,李易瞬间做出了决定,“零,准备一下,我们要准备上天了。”

——分割线——

乘坐着太空电梯,李易顺利脱离地球大气层外层,来到了环绕地球的基金会星际堡垒。这是地球与太空的中转站,也是基金会监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来自地球的火箭还是卫星,都会受到基金会的严格监视。为了掩盖这个底面堪比几十个足球场的太空堡垒,李易可花了不少心思。

全息投影进行光学掩盖,反重力引擎遮蔽质量检测……单论科技的综合程度,这个太空堡垒甚至比战争母舰还高。

而这,也是索托斯之眼的核心部位。在地球的索托斯之眼完成扩散之后,信息转运和处理核心就被转移到了这里。因此,太空堡垒也被列入了索托斯之眼计划。

通过索托斯堡垒,李易乘坐上专用的星际运输机,前往月球的暗面。因为此次除了准备审查小行星带防线外,更多是实地了解基金会的太空机构,所以李易并没有直接使用陆地桥,而是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转移。

“太空……”逐渐接近暗面基地,面对占地庞大的建筑群,李易也不禁感到震撼。

自动化的武器布满每个角落,在外界也时不时能看到身着防护服和显相装置的克隆士兵在进行工作,露天舰库中整整齐齐地放置着数艘完成拼装的战争母舰,铮亮的炮管与舰身在人造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暗面基地的规模远远超过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基地,以至于建设用的大部分材料都需要来自其他星球的供给。

足以修建数座大型城市的特种材料,即使是基金会也无法在地球上迅速完成采集与运送,倒不如直接就地搭建精炼厂等工业设施,建造一个新的工业重心。

于是,战争母舰的拼装建造也被转移到月面。

月面基地在计划工期中将会大规模安装阳离子炮等武器设施,到未来,这里只会更加繁荣。

为了安全起见,零特意启用了一艘战争母舰用于保护李易的人身安全。太空虽然空旷,但在小行星带中却危险重重。即使拥有着完善的能量护盾,也仍然存在着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矿采舰坠毁的例子。

在这项浩大磅礴的工程中,非正常死亡的克隆士兵数量已经达到13位。

“极光号战争母舰启动!”

随着母舰的升空,零的声音传遍了整艘战舰:“全体人员进入指定工作位置,本舰临时征用。”

一艘战舰即使有着强人工智能进行操控,舰上的常驻人员也不得少于五十人。这是专门为了预防出现特殊情况,舰艇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驾驶而准备的。

凄厉的警报声响起,舰内的克隆士兵迅速就位。三分钟的引擎预热完成,配合着反重力装置,极光号缓缓升空,随后航速迅速到达星际内安全航速,逐渐靠近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航行预计将在十分钟内完成,航行目标为……”

“小行星带,长城计划,休伯利安号星际建设用执行主舰!”

第146章.休伯利安号

休伯利安号星际建设用执行主舰,这是小行星带防线的建设核心。一般来说,休伯利安号上会驻扎至少三百名克隆士兵与基金会编制内成员。

集精炼,运输,组装,通讯等功能于一体,休伯利安的体型远超战争母舰,与其说这是一艘主舰,不如说她是一个多功能移动平台。

但这并不代表着休伯利安的战斗力也强于战争母舰。战舰的战斗力并不是由体型决定,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

以基金会的科技水平,如果想要建造出专门用于战斗的舰船,那么考虑到装甲材料的限制,战舰的体型最多只能维持在目前曙光号的大小。再大或者再小,对于战力的发挥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可以说,每一个等级的科技文明都有着最合适的战舰规格。只有在这个标准下,体型才间接代表着战力。

就像是二级文明的战争母舰与三级文明的相比,虽然体型相差无几,但其中蕴含的科技水平天差地别。如今已经完成回炉重造的曙光号完全可以吊打曾经的曙光号,甚至未必没有机会与独立日中那个三千英里的收割者母舰较量。

虽然体型占据绝对劣势,但巨型收割者母舰本身的功能却是居住生活,战斗力并不突出。只要迅速攻破立场护盾并歼灭指挥部,那么基金会就能轻易获得胜利。

休伯利安大概有十艘战争母舰的大小,其中的临时性船坞可以同时停靠两艘战争母舰与数十艘体型较小的下级战舰。

穿梭与小行星带中,对矿产小天体进行资源采集,选择适合的区域加装防御系统,这就是休伯利安号的日常工作。

“指挥官阁下,欢迎来到休伯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