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秋打定了主意。
第283章 鸣雷玉
鬼童子的事情,到这里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反正这家伙身边也没有其他同伙,剩下的无非是一些扫尾工作,八千代市的警方完全能够应付,并不需要白水秋过多担心。
而她这边,除了鬼童子的尸体需要想办法尽快处理以外,其他事情都不是太要紧,早一点晚一点都没什么关系。
所以白水秋的注意力,也很快就从鬼童子身上,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东西上面——
【限时任务:调查并退治活跃在八千代市的鬼童子,已完成。】
【获得任务奖励:鸣雷玉】
……
这枚名叫「鸣雷玉」的东西,就是消灭鬼童子之后,所得到的任务奖励了。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 这东西的确是一块玉。
更确切的说,是一组「勾玉」。
一共有四枚,形似月牙的玉石上面,通体呈莹白色,只有玉质中央的一部分,勾勒出了几道苍青色的弧度。
在被白水秋用手心托举着,映照在台灯的灯光下时,几块勾玉散发出一种近乎透明的晶莹质感,仿佛和白玉般的手掌融为一体,分辨不清彼此。
【鸣雷玉:储存着雷电之力的古朴勾玉,可配合咒语念动使用,以迅猛的雷电灼伤和灭杀敌人,对隐匿在黑暗中的阴邪之物有着额外的杀伤力;
(注:当勾玉中的雷电之力耗尽时,需要在雷雨天气中重新储存后,才可继续使用)】
文字说明倒是很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却并不小。
“储存雷电啊……”
白水秋微微眯着眼睛,手指磨砂着几枚勾玉的表面。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看到了这两行文字说明以后,才产生的错觉。
她似乎真的从这几枚勾玉上面,感觉到了一抹微妙的雷电气息,在玉质内部幽幽得流动着,好像流淌于水囊内的液体一样,只是其中蕴含着的力量,却是隐隐有些让人心惊,甚至比先前的「生金符」还要充沛许多的样子。
勾玉这种东西,也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法器了。
起源最初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时间轴大体上和华夏的秦汉时期平行。
早期的勾玉,曾经被广泛的作为祭品和装饰品,出现在古代东瀛的巫祝和墓葬文化中。
根据史料记载,在弥生时代的时候,东瀛最早的巫女先祖、邪马台女王卑弥呼,就曾经在派遣使者出使曹魏的时候,向当时的魏明帝进献过勾玉和珍珠等物,并从后者那里得到了铜镜和丝绸作为回礼。
在此后的岁月中,勾玉逐渐演变成了神职人员和神灵沟通的器具,同时兼具着护身符和施法媒介的角色。
同时因为这种东西被认为有着「改善运势」和「退治邪魔」的力量,所以很多贵族也会将其佩戴在身上,用于庇佑自己。
东瀛历史上最有名的勾玉,自然就是传说中天照大御神持有的「八尺琼勾玉」了,后者和「天丛云剑」、「八咫镜」并列为东瀛神话体系中的三神器,在东瀛皇室内部代代相传。
但这个消息的真假,有点值得商榷……
毕竟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所谓的三神器,除了「八咫镜」被供奉在三重县的伊势神宫内,其他两件都只存在于官方的文字描述中,号称持有它们的东瀛皇室,也从来没有将这几件东西拿出来对外展示过,搞不好这两件神器从一开始就是被虚构出来的也说不定。
说起来……
天目神社内其实也有几件勾玉形状的法器。
在白水秋的印象中,千代那里就有一串用勾玉和珍珠串起来的项链,在后者外出帮助别人除魔的时候,经常会戴在身上,据说有着镇压邪祟的作用。
当然……
克制邪祟的作用可能是真的。
因为白水秋曾经近距离见到过那串项链几次,感觉到过上面所蕴含的灵力。
但那股灵力其实非常微弱,虽然也算得上是一件辟邪法器,但和梓弓这种能够退治妖邪的法器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所以并没有被她投以太多重视。
但现在嘛……
白水秋手中终于有了一串货真价实的勾玉法器。
而且从「鸣雷玉」的文字描述来看,这几枚勾玉似乎还很不简单的样子。
毕竟,能够操控雷电,可是一种相当强大的能力了……
无论是在华夏的道教,还是在东瀛的神道教中,雷电都蕴含着一些非同寻常的意味,几乎天生就有着克制和诛杀邪祟的作用。
而操控雷电的法术,也就是所谓的「五雷正法」,更是只有少数修行者才有资格接触的高级法术。
严格地说,“鸣雷玉。”和真正的雷法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的。
毕竟这东西只是一件法器,其内储存的雷电之力也很有限,每一枚玉石表面的苍青色的弧度,其实都只是一条,只不过形状看起来蜿蜒曲折,犹如闪电一样。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每一枚勾玉内都储存着一道雷电,一共有四道。
如果四道雷电全部用完,大概就只能再重新开始储存了……
但对于如何将雷电放入到勾玉内,白水秋目前还没什么头绪。
总不能随便找个雷雨天气,在勾玉挂在避雷针上面,然后扔到房顶上,去吸引雷电劈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