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这样的她不愿有人像自己一样去陷入这道深渊。
少年呼吸着仿佛自云端吹拂而来的空气,轻声应允:
“嗯,我明白,华。”
但……即使明白,到了那时也依旧会意难平吧。
可类似的感触,身边的人儿却早便经历了千次、万次。
永无休止,无怨无悔。
72.大婚之日。
江溶月下山一个星期后,整个朝仙城的居民都知道了一件大过天的灵异事件。
——赤鸢仙人要成婚了。
在刚开始的时候,听闻到这则“流言”的居民和外来游历的人们都只觉得是一则对赤鸢仙人不敬的笑话。
那可是神仙,是自神州先祖的远古时期之前便已然羽化成仙的存在,这等人物会时隔几千年在这个朝代去成婚?
若是与之都是仙人,为何不在此前成就一番佳话?
若是对方仅是凡人,又有何资格被容颜不老的赤鸢仙人相中?
简直胡言乱语!
虽然这种仙神沦落世间和凡人成婚至此相夫教子的桃子神话,确实在神州大地上广为流传,不再少数。
但朝仙城的原著居民自幼认为祖祖辈辈都受到仙人长久庇护,在【朝仙】的宣传下就更是对此深化了相应的概念,思想逐步从期待仙人庇护自身,到认为要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努力,才能不被仙人抛弃在这满是妖魔与战火的混沌世间。
这些人不能算是那种坚定的毒唯粉,但出于对赤鸢仙人常年于世间斩妖除魔的事迹与敬仰,对这种桃子故事放在对方身上都觉得很是嗤之以鼻,并且觉得是一种侮辱和大不敬。
故而朝仙城的居民们最初都觉得愤懑于有人传播谣言,畏惧于仙人听闻了流言会更为不喜,不再垂怜苍生百姓,守护世间。
所以在消息传遍的短时间内,近乎全城都在疑惑是何人胆敢在朝仙城这种对仙人分外敬仰的地方开始散播谣言,短时间内还引起了一阵骚乱。
但后续却意外发现这则看似荒诞无稽的“流言”竟是出自朝仙门主之口。
世人皆知江溶月便是仙人首次明面上收的徒弟,故此她才会展开创建【朝仙】的势力。
而【朝仙】作为本质上的半宗教组织。
若说赤鸢仙人等同于上帝这样的地位,那江溶月就是凡间唯一能传颂神言的圣徒,加之她以往持续【预知未来】树立出的形象趋于神鬼莫测,便是再难以置信的消息从之口中说出来,旁人的第一反应都不是质疑,而是相信。
所以虽然这个消息很颠覆观念,也很超出世人的想象,但这句话是从仙人的弟子口中吐露,也由不得自己这些凡人说三道四,短时间内还没能马上接受,可也不至于去闹事质疑了。
江溶月和李师师对此早有预料,毕竟其他人和她们不同,没有近距离接触赤鸢仙人的机会,也就更没有了解她和苏青安关系的可能性。
这段关系对于世人来说都是极为陌生且疏离的,像是被横切而进去的一段奇妙历史,自然会觉得难以相信,一时无法理解。
所以想要在朝仙城举办成婚的仪式,先需要做好舆论的宣传和铺垫,不然对于苏青安和赤鸢仙人这种能依靠各种方式看穿整个城市人心与情绪的存在而言,在这里成婚显然很难感受到那种真心的祝福和发自内心欢喜的热烈氛围。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窘境,让在朝仙城举办婚礼的举措失去意义,提前煽动舆论,编织相应的故事,进行奠定大体的基调是必须进行的流程。
故而两人在最初就觉得需要过一段时日,才能给予对方一个好消息。
毕竟无论是装点整个朝仙城、奠定舆论、传播消息、决定成婚仪式的具体流程、相应的嫁衣与嫁妆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但好在本来选定相应的黄道吉日也决定了成婚的时间并不紧迫,只要能够办好,让两人眼中寿命悠长的仙人等待一些时日并不算是叫人为难的事情。
至于具体如何施加舆论,捏造出一个她们自己都难以脑补出来的历史和故事,首先将能搬出的现实故事搬出来。
于是如今的【天下第一】、【一剑沉江】以前的八卦故事不胫而走,传闻五年前这位江湖上名声极盛的人儿在当初还是名满京城的花魁。
虽然这是关注李师师的圈子里老生常谈的故事,但在现在翻出来的时候,却被有心人偏向了其中一个以前众说纷纭却没能得出答案的那个细节。
即——宣告着李师师随仙人远走斩妖除魔,传遍整个京城的声音,其正体究竟是谁?
有人说是赤鸢仙人,却由于彼时在场的人实在太多,几乎整个京城的百万人都能为之作证,那绝非是女子的声线,而是听起来年纪并不大的少年音色。
彼时的天下一时甚嚣尘上,当今掌权的皇帝的反应和一帮权贵且先不提,镇安坊反倒是借着这个诡异的宣传变得更加红红火火。
再加上被仙人带走去斩妖除魔的名号,大家其实都默认李师师必然是得到了这位仙人的所学,也就使得这个人被包装成天下第一也由于这个背景没人质疑。
而当初李师师刻意留在房间里的大半缠头在如今都没人敢动,甚至那处她以往居住的阁楼都依旧空着,就这样定期清扫,长期安置了下去。
李蕴便是猜不到那所谓的仙人就是当初的苏大家,也被李师师用这种形式出走的操作给整麻了。
万一这只曾经的花魁在外面混成了小辣椒过来把自己脑袋摘了,整个京城当中也无人敢拿对方怎么样。
任何见过当初仙人威仪的人都很难想象到自己能与这种存在为敌。
虽然李姥姥自然知晓对方的性子不是白眼狼,否则也不至于把缠头都留了下来,但这般做派也说明着以往的情分两清,以后便是有所矛盾两者也没了回旋的必要,故此难免会有些坐立难安。
而朝仙城的人不知其中内情,可操控舆论自然是有托儿来进行引导的,在三两日后等事件发酵。
江溶月便直言了李师师的“师尊”与赤鸢仙人是千年之前的故交,只是由于一些缘由封存自身,直至这个时代才复苏了意识,如今走到一起即将成婚是凡人轮回数代都难以窥见的大喜之事。
虽然言辞内毫无细节,只有着大概脉络,但纯粹凭借着后续那些有名的说书人在朝仙城的各处茶楼开始编纂版本不一的感人故事,这件事还是让诸多吃瓜的百姓为之心折。
最初开始编故事的说书人自然是被塞了银两才这么卖力,但在约莫半月后,整个说书人的环境市场就被这套故事给占领了,在被迫卷起来的工作环境下,其余没收好处的说书人也不得不开始跟风或是创新关于赤鸢仙人和苏青安的故事。
没办法。
这里的文化土壤天生决定了关于赤鸢仙人的要素才是财富密码,只是以往人们对此的思维并不开阔,并且存在着天然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