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想来若非和李师师共结连理,江溶月会选择走向以自己的能力抵达无限永生,从而陪伴着仙人悠久的寿命去一同建立【朝仙】和太虚门的道路。

可在如今,她却选择了与李师师一同作为凡间的常人去迎来平淡无味的死亡,去就这样结束自己算是足够幸福的一生。

这两种结局很难说清哪一方才是正确,哪一方才更为幸福。

但正因为无人能给予准确的评定,江溶月自身的选择才是这样的无可置疑且无需悔恨。

她今年五十岁了。

在这个便连皇帝平均寿命都仅有四十的朝代,已然算是高寿。

太虚剑气便是炼至顶层,也只是纯粹对天地之炁的运用之法抵达了人类常规意义上的极限,却无望更无关乎长生。

江溶月练过【不朽决】,她不得不承认师公所编纂的养生练法逾越了江湖上流传的所有类似练法,通过剑心自明的直感与武道锤炼身躯每一丝纤维肌肉的基操,这种练法给予的好处很是直观。

不仅最大程度的留住了本该随着岁月而老去的容颜,还无形间拔高了身体的潜能与寿命。

无论是她还是李师师,都托此才在这个被人叫姥姥的年纪,却依旧好似依旧活在那个花信的年华,并未显出真正意义上的老态。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缘由,除却【不朽决】的作用外,其中对此产生意义最大的还是天然增幅着身体素养的圣痕。

两人身躯细微的结构与极限本便与常人不同,甚至讲得更明白一些,李师师在没接受姬轩辕传承之前和接受了对方的圣痕之后,与正常人类便已然区分出了另一个更高级的人种。

无论是身体素养、寿命、炁决天资乃至更多表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都比常人优越很多。

哪怕这份优越性有一部分并非不可跨越,但依旧能给予这些人类得天独厚的优势。

李师师本修不成【不朽决】的理想极限,更并无那般能抵御时光研磨的底子,可到了如今却能呈现出这般姿容,全都要归功于圣痕的存在。

可这也有着桎梏,大抵再过一阵岁月,都无需到苏青安进入羽化般的长久沉睡,两人看似凝固的时光便会以比以往更快的速率进行流逝。

到了那时,不再年轻的血气与逐步衰老的内脏干涉着白嫩软弹的肌肤,将之变得松弛而暗黄。

曾经似乎与之无关的皱纹也将顺着时光的脚步攀附上眼角与面庞,最终沦为铜镜里不再合适华衣的老人。

李师师自然对此不是浑然不在意,可她却依旧总是笑意盈盈的说:

“老了也没关系啊,我最喜欢溶月了,无论什么样都喜欢。”

“年轻有年轻的好,老有老的好嘛。”

“如何不全都经历一遍,又怎么才能称为完整的一生呢?”

江溶月记得彼时的少女依偎在自己的怀里,玩弄着她垂下的青丝,漫不经心的说道:

“溶月不觉得我们会有产生对衰老的烦恼与不再好看的恐惧,本身便是一种幸福吗?”

“因为你想啊,如果不是遇到了赤鸢姐姐,遇到了苏苏,我肯定一辈子不会对长生不老的存在和凡人之间产生出那种鲜明的感触。”

“可如果不遇到苏苏,我也不会走出京城,我更不会碰到你。”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会产生出这样鲜明的恐惧就是幸福的证据。”

她说着奇怪的三段论,用着扭曲而古怪的逻辑佐证着自己的正确。

而江溶月则是沉默的听着,温柔地笑着回应说是。

彼时的李师师眼角微翘,流泻着腻人的笑意,依旧是让之难以忘怀的美人。

当然,现在依旧也是。

“早晨的春寒很重。”

江溶月的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遂而肩膀上被披上了一件大衣,李师师的的脸蛋上画着淡雅妆容,神情是淡淡的笑意,轻声道:

“披着好一些。”

她顺着对方的目光俯瞰着城市,感慨道:

“不知不觉这么久了,朝仙城都快赶上以往的汴梁城那般繁荣了。”

三十年的岁月彻底让历史推进。

宋室至此被迫南迁,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上皇位,建立了如今的宋朝。

宋高宗于1127五月初一继承皇位,改元建炎,将临安府设立为新的国都。

女真族所创立的金朝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依旧对之虎视眈眈,中间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的西夏也逐步与金并立,贪恋着中原的蛋糕。

而这中间经历的战争由于【朝仙】宣告的一则通知,基本解除了天下苍生被卷入这场政权挪移之争里,免于遭遇毫无理由也不讲道理的屠杀。

至此屠城和大规模的掠杀百姓变成了一道绝对禁止的潜规则,从而减少了一些百姓在这般乱世下遭遇的苦难。

【朝仙】无法改变王朝的自然更迭,这是不改变这个教派纯粹度的底线。

故而只能借用仙人的名声尽到自己的锦薄之力,也幸好各方势力都很在乎这种被局外的存在直接掀桌子的威胁,甚至由于对仙人能力的过度幻想和揣测,导致连试探性的小动作都不敢出现。

否则以江溶月和李师师的立场上,还真的很难明确用个人的名义借助武力的威慑去明确威胁神州分裂的几处政权。

但便是一切顺利,对比起太虚州的百姓,其余地界百姓的境遇却依旧显得惨淡。

不知是否一旦年纪大了,便愈发的对过往的所作所为感到愈发清晰。

江溶月在这时却是倏地有些恍惚,她望着拜月楼之下都难以俯瞰全貌的城市,叹息说道:

“嗯,在最初想着建立起这座城时,我只是想着说不定能帮到师尊。”

“但几十年后转首一看,却恍然觉得变化真的好大。”

“在最初,常居在这里的百姓大约只有十几万人,现在却变成了放眼整个神州最为繁华的城市,容纳了当初汴梁城一般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