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芽衣无言以对,这是不是有点太牛逼了。
简直就是顶着一位律者的全盛时期,硬生生将崩坏意识和律者之间的链接打到强制断开,中间还需要数次放过杀死对方的战机,将战场不断拖延下去,这种情况下,哪怕战力真的比对方高也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她问:
“那失败的理由呢,是崩坏意识的链接去而复返?还是出现了其余的意外?”
八重樱道出了真正的结局:
“官方政权在那时锁定了沧海市的律者波动,在用卫星判断这是杀死第三律者的最好机会之后,对之投放了崩坏裂变弹。”
“那是【灰烬】成功切断崩坏意识与律者链接的时刻,故此彼时的第三律者被崩坏意识切断了对权能的使用权。”
雷电芽衣怔了一下,后面的话哪怕不用听都能明白答案。
可那实在过于残忍了,别说是彼时的【灰烬】究竟感想如何,她仅是观望着过去历史的旁观者都能在一瞬间感受到胸腔冰凉的感触。
那就像是愚公移山耗费了十几代人终于能见到完成历代的执念,却倏地被观音菩萨再度搬了一座更大的山来,硬生生压在了原本的地方,宣告着无数年努力的白费。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在努力破除了原本的绝望,亲眼见证到了希望的垂落之后,却恍然间在下一个呼吸迎来破灭。
“结局是,那个女孩在恢复自我的几个呼吸之后死在了崩坏裂变弹的强辐射之下,核心被紧接赶来的部队挖走,尸骸不知所踪。”
“【灰烬】自己重伤濒死,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勉强苟活了下来,在修复仓里度过了半年的时间。”
少女的耳畔处传递来英桀的阐述,她在这时倏地联系到【灰烬】最后的结局:
——“【灰烬】把伏羲拖拽到了本征世界之外的一处世界泡里,将之斩入了长久的休眠。”
——“以灵魂与生命为代价。”
——“而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那场照耀了全世界的温柔极昼,是那人的灵魂最后蒸发出的余火。”
爱莉希雅的评价在这时也不合时宜的自脑海里跃出:
——“那个人啊,除却孤僻之外,就是彻头彻尾的老好人吧,甚至可以说有点圣人的味道了。”
雷电芽衣想到,若换是自己所在乎到拼着性命也要救回来的人儿,最终好不容易将之从地狱的边缘拽出后,却由于人类出于安全与保险的理念,彻底垂落深渊。
那或许,她会变得不再像是原来的自己,选择忽略掉世间大部分人的幸福,朝着这个世界和一切有关的始作俑者进行失去以往底线的报复吧。
可【灰烬】没有。
在全世界都不存在融合战士更不存在律者级单体战力的时代,他依旧克制住了那份憎恶与仇恨的理由,绝对不会是出于怯懦。
那答案很明显了。
第三次崩坏之后的世界满是疮痍,一个复仇的恶鬼可以毁灭整个世间本便残存不多的幸福与凭依;可一位被拴住了憎恶与愤怒的战士却能避免更多的人遭遇与自己一样的悲哀和苦痛。
那是一个温柔到能将世人的悲欢共感于心的人,也唯独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忍耐着精神上的折磨与情绪的凿钻,依旧选择加入了逐火之蛾。
雷电芽衣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她注定无法成为【灰烬】。
她叹息道:
“在这种打击下,【灰烬】的精神还……正常吗?”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遭遇,就算变成千劫那样,甚至更过分也并不奇怪。”
八重樱轻声道:
“我听凯文说,在他最初见到【灰烬】的时候,那个人就像是一道死寂的海,但到我和【灰烬】相识后,他还算正常,至少能流露出一些属于人类的情感。”
“我想【灰烬】在那之后确实在人格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可强大的意志力却依旧能让他自身给自己限制住明确的枷锁和缰绳。”
“而在我和他相识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Mei博士研发出的圣痕,解决了身体上的缺陷和问题,总算比……我在视频里见到的要好上很多,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给予人的印象更冷淡了。”
雷电芽衣一瞬间觉得自己大概是听错了,她忍不住问道:
“等等,樱。”
“你说……【灰烬】的身体需要圣痕?我以为圣痕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并无多少帮助。”
八重樱解释道:
“芽衣,圣痕对于我、凯文、华,乃至往世乐土的十三位英桀来说都意义不大。”
“可对于【灰烬】来说却绝非如此。”
“【灰烬】的崩坏能素养和普遍的人类一样,几乎是勉强不会变成黑灰,在高浓度崩坏环境下随时都会变成死士的程度。”
她诚恳的说道:
“如果说我们是逃脱了崩坏最初筛选的幸运儿,那【灰烬】就是在筛选门槛间,凭借着自己的挣扎,才能勉强活下去的囚徒。”
“太虚剑气、人工圣痕。”
“这两个东西将【灰烬】带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域,所以包括最初与第三律者的战争,他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在燃烧所存不多的性命。”
“此后杀死第五律者的过程中,他更是将人工圣痕都烧却殆尽,却又不得不再这种情况下,继续讨伐上个纪元第一头诞生的审判级崩坏兽。”
八重樱很能理解雷电芽衣的疑惑,因为这些疑惑自己曾经也诞生过,却又被对方的特殊之处所消弭了疑问,她并未等待对方发问,便自行解释道:
“【灰烬】强大的地方不在于崩坏能素养,在于极致的崩坏能利用率与将之和武道搓揉起来的绝巅技巧,以及一份独属于他自身的奇异能力。”
雷电芽衣咀嚼着这些话里的巨大信息量,还是有些没缓过神来,一个崩坏能素养低劣到能会侵蚀成死士的人类能接二连三的杀死律者?这实在过于颠覆认知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