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了叶莲娜的病情着想,这部分他还是坚持尽可能的对食物进行净化处理。
毕竟她摄入的源石维持在生命活动的最低限度,这样才能抑制她的矿石病再次发作。
第十三章 狙击干员白兔子
第十三章
溪流对岸的临时训练场,夏凛已经设置好了十几个远近高低不同的靶子,都是最普通的那种正方形木板上涂着图案的类型,用一根木棍插在地里。
这些靶子大小不一,上面的图案包括从最大型的熊到最小的松鼠,目前都是静止靶,移动靶暂时还用不上,而且相关的机械结构也很麻烦。
经过几天的基础训练,掌握了基本的弹药知识、安全守则和持枪姿势之后,今天开始练习正式的开枪射击。
依然没有拿出来源石弹药,也没有让她更换为带有源石组件的武器让叶莲娜觉得以前矿场那几个大叔嘴里提到的铳一定是吹牛的。
因为之前的拆解练习里面就已经大致上的讲过了这种武器的原理。
在她的理解里面是来自那个可能是源石制造的(它发光)的盒子提供的能量,将无壳弹药弹药末端的离子燃料点燃(电离)变成高速膨胀的离子体推动弹头前进。
实际上也差不多是一样的,利用瞬时放电使得末端离子材料迅速电离放热变成高温等离子体进一步让中段的高蒸发型工质膨胀,从而推动弹药出镗,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速度和相对低得多的后坐力。
猎鹰作为一种重型猎步枪,用的是10毫米的弹药,足有叶莲娜食指粗细,装在弹匣内,作为猎枪和电热式电磁武器,没有必要采用电弹合一匣。
所以电池在枪托的位置,夏凛让叶莲娜注意托腮附近的一个小光条。
它会以绿、黄、红、白四色显示当前电池和弹药情况,如果显示为白色的时候,就意味着剩下的电力只够激发一次,如果完全不亮,就说明要么电池耗尽,要么损坏。
夏凛要求她在射击之前必须检查和确认这个部分,还有就是如果弹匣内弹药为空,而电池还有就是红色。
其余绿黄二色都是表示弹药和电量正常,其中绿色的电弹全满的就绪状态。
除了猎鹰外,夏凛还有一把口径为5毫米的「犊犬型猎鸟枪」,那把武器理论上更适合小女孩使用,弹仓为7发,并且长度和重量都更为理想,是为了猎杀禽鸟和小型动物而设计的。
不过,考虑那天遭遇的矿场守卫的重装程度,夏凛觉得可能用途不大,所以才换成了猎鹰重型猎枪。
这和战锤一样,都是设计来猎杀大中型猎物的武器,只是一个更侧重于近距离和更具有冲击力的动物。
而一个则是侧重于远距离击杀那些较为警觉难以靠近的大型动物,例如角马和野牛这种。
“托举好,用枪上的照准对准目标,这个距离不用考虑弹药下坠,放松一点肌肉,不然之后你肩膀绝对会肿起来,好,就是这个姿势,开枪!”
叶莲娜将食指压在扳机上,微微用力,在轻微的咔的一下触感之后,巨大的冲击力从肩头传来,就好像有人用拳头砸了自己一下,随之而来的才是比隼式更加清脆响亮的「砰」。
女孩娇小的身躯在第一次射击的冲击力下明显的往后仰了一下,如果不是伸出右脚踏了一下地面,她大概就会被后坐力掀翻。不过,这只是来自第一次实弹射击的措手不及而已。
这一发毫不犹豫的击空了。但是,在夏凛看来,用这种重型步枪射击第一次没有倒地或者捂着肩膀喊疼就已经是不错了,接下来就是第二发。
这一次,叶莲娜牢牢的把握住枪身,身体只是轻微的晃动了一下,就靠着强健的肌肉力量给稳住了。
面前最近的靶子应声而倒。不过,也仅仅是上靶了而已,接下来夏凛让她用慢慢瞄准的精准射击法打完了两个弹匣的弹药,之后让叶莲娜休息了一会儿,让酸疼的肌肉恢复过来,再开始射击更远和更小的靶子。
在大致上熟悉了在站姿、蹲姿和卧姿射击之后,就是正式的射击训练,开始要求她快速的射击各个靶子,并且尽可能减少瞄准的时间,这使得一开始还能看的命中率指数下降。
好在夏凛手头上的弹药多得是,而且制造电热弹药的材料也充沛得很,好的射手都是成吨的弹药喂出来的,就算是叶莲娜的天赋不差也是一样。
而且她虽然天赋不差,但是缺乏共生体的辅助下,实际上的射击命中率也仅仅是能看的程度,按照这个进度,最起码还得练上一两个星期才能较为熟练的掌握手里的武器。
这还是以训练简单著称的热兵器,冷兵器的格斗法夏凛自己都不会,而教会她使用工业刀具的难度更甚。
因为那个东西的威力更大且更不好掌握,拿来战斗的话,很容易伤到自己,那根本就不是设计来打架用的。
相比猎鹰来说,战锤双管短猎枪的训练就简单了,主要是让叶莲娜熟悉那个后坐力和快速上弹瞄准。
毕竟用的是霰弹,只要方向大致正确,而且不要被后坐力抬到天上就可以了。
这也是为什么短枪比长枪难练,长枪比霰弹难练的原因之一,初学者接触枪械最好是用霰弹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相对来说容易得多,尤其是自动散弹枪。
在叶莲娜练习枪械的时候,夏凛正在靠近溪流的地方修建第二个温室,由于建筑师这套设备的存在,温室和暖房需要的所有建材和一部分的自动机械都可以生产。
第二个温室就比第一个大得多了,虽然面积还是一公亩(100平米)的面积,但是高度却要高得多。
一根根制造好的轻质碳材料支架在热熔枪下快速软化拼接在一起,然后在交界处卡上一块斜十字型的固定件就完成了一根支架的安装。
毕竟是农用大棚而不是用来住人和承重的东西,后期会在外面再安装一层金属外骨架,并且视情况上装甲或者防寒护板,以应对沙尘暴和暴风雪。
按照叶莲娜说的所谓的「天灾」的强度来看,目前工坊应该还不用考虑抵御天灾的问题。
实际上在这行星上,经常会出现名为「天灾」极端异常自然现象。
源石资源越丰富的地方,天灾就越是频繁,而源石资源越是贫乏的地方,天灾就越是难以出现,大体上遵循这个规律。
但是由于天灾本身会导致空气当中的源石颗粒异常凝聚,变成大量的源石矿物。
所以很难确定到底是因为源石密集而引发了天灾,还是因为天灾密集导致源石堆积成富矿。
不过,根据夏凛的扫描来看,这附近确实是属于源石颗粒极为稀少的地带,也就是说天灾会来得不那么频繁。
实际上,在这个行星上也确实存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安全区,所谓的移动都市就会在这些安全区之间来回转移避难。
只是这些安全区有大有小,大的可以容纳龙门这样的大型移动都市,小的只能让村镇临时驻泊,而那种可以让多个城市入住,长期处于安全状态的地方基本上属于传说级的安全区,可遇而不可求。
足足三层楼高的框架让夏凛搭了快小半个星期,接着安装板材就简单多了,这个工作只能交给无人机来完成,它们的寿命已经不多了,这种无人机本身就不是什么多次使用的耐用型号,能够用到今天已经是夏凛什么土办法都用上的成果。
但是用完这一次,之后就真的没法将就下去,除非他手搓零件给这些无人机更换,把纳米喷枪换成更加细化的工业建筑工具,然后再进一步编写复杂的控制程序,那难度太高了,而且有那个功夫还不如自己去搭建快一点呢。
无人机的效率确实比人高多了,在最后一架无人机发出喷枪报废的警报后,一座带有透明穹顶的小型温室就出现在了空地上,下端为双层碳材料板夹一层隔热聚合物。
而上层则是建筑师生产线制造出来的多层石墨烯复合强化板做的透明穹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