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这种厚度为7毫米的多层石墨烯夹金刚石薄膜的板材是用于太空农场用的,小一点的陨石碎屑和太空垃圾都别想击穿,就算是叶莲娜手里的猎鹰打上去估计也只能是跳弹,得夏凛的隼式步枪调到过载输出才可能打出裂纹来。

这是用于种植水稻主粮的温室,介于随时可能来「天灾」才用了这种极为消耗原料和生产线工时的材料,主要是夏凛没有找到石墨或者煤矿,靠木材回收碳原料然后压成石墨烯和金刚石……

能耗非常大,一度眼睁睁看着核心聚变堆的负载达到105%的过载状态。

好在用量不多,不然的话,夏凛得想办法整个功率够大的新发电组才行,一般的千瓦级的那种发电机至少得二三十台组成阵列才够这种电老虎用。

站在空旷的温室里面待一会儿,夏凛就开始安装内部设备,叶莲娜在用完今天的练习弹药后也跟着来帮忙,她身体娇小,却动作敏捷并且力气也大,在安装设备,特别是沉重的种植支架方面很有用。

碳纤材料的种植支架看上去和金属有点像,都是黑灰色泛着明亮光泽,坚硬、致密而略带韧性,并且有着玻璃一样的光滑感。

除了支架管材,还有一块块正方形的用于拼成步道的板材,用来搭建楼梯的部分,很快温室里面就横七竖八的到处都是一根根的支架、喷灌管子、和带气孔的步行道以及插在预制孔内的简易栏杆。

种植区域分为五层,而人的检查用走廊分为三层,种植列为标准的三列,复杂的管道从种植框架上穿过。

之后夏凛把装得满满秧苗的种植框一个个搬到过来放在支架上,育秧的时候可以密密麻麻的育在一起。但是,移栽到这种种植框里面的时候需要稍微的种的稀疏一些。

这个插秧的工作,不管是夏凛还是叶莲娜都没干过,好在这种标准的温室水培种植的话,要稍微简单一些,因为框子里面有预留出一个个孔洞,是纯粹的体力活。

啊,在殖民地那就是机械化的作业,机械臂会准确的把秧苗移栽进去,而且比人手稳定多了,还不会出现损伤它们幼嫩根系的问题。

在照明灯的帮助下,移栽,搬运的工作完成后,一看时间都已经是快凌晨了,两个人只能疲惫的欣赏一下密密麻麻种满了翠绿秧苗的温室就回去了,几乎是麻木而且毫无性质的刨完了简单的土豆泥后就一头扎到床上呼呼大睡。

农业生产自有其美好的一面,那就是没有老板催着你必须每天早上准时起床上班,虽说你糊弄庄稼,庄稼就糊弄你,但是那是长期这么干的,一两天睡个懒觉完全没有影响——

而且越是进入现代化农业,各种懒人良种加持下,这种问题带来的收成影响更小。

实际上在现代农业里面,灌溉、机械化程度、种子品种、化肥勾兑还有最关键的病虫害才是影响农业收成的最大因素,或者说技术方面的影响远大于劳动时长的影响。

而在星盟农业里面,这些影响都还要更小,甚至于劳动力的工作时长对于农业里面的种植收成本身几乎不存在影响。

不管是移栽、育秧、育种都是自动化的,而相应的对于劳动力的专业水平,细致程度就要求很高了。

而且造成的后果也严重许多,一旦手一抖把肥料配错烧根,传统农业可能就弄死一两亩地,最不济也不过几百亩地而已,而星盟农业,就看你这是在什么地方配错了。

运气倒霉一点,很可能那个绝收,批量死亡的范围是以平方公里,甚至千平方公里计算的。

因为很可能一个相当于现代加拿大那么大的地表区块种的都是一种作物,然后一次性全报废。

如果是环日农场这种超巨型空间农场的话,一次性致死的农作物可能会让附近好几个星区的粮食价格暴涨一倍以上,导致政府不得开仓平抑价格。

虽然这种沙雕错误一般不会出现,多重纠错和安全措施都能正常阻止——可是如果不够细致专业,出问题确实是一个时间和几率的事情。

水稻温室的种植舱是标准的梯度排列以利用自然阳光,而在自然阳光照射不到的角度有安装太阳灯来作为补偿。

基本上保证整个种植区内,每一株水稻受到的光照时间、强度基本均等,而在几乎等同于无菌也无风的室内,他们的积温和营养吸收也基本上大致相当。

个别水稻种植框因为随机因素的关系,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但是都是一些简单调整,至少在第一代是这样,后面几代就要稍微麻烦一点,星盟的农业技术公司也是知道开荒是最难的,所以尽可能的让开荒的过程简单一点有利于殖民者站稳脚跟。

至于说后面的麻烦,就是收费之处了,而夏凛就是负责解决这种三四代以后作物的各种问题处理的技术专员,嗯,收费的。

而在夏凛和叶莲娜都抱着被子呼呼大睡的清晨,距离农场外一段距离的树上,一名乌萨斯侦查兵滑下来,“是什么情况?他们在修的是什么?”拿着弩守在树下的熊耳大汉问道,“是监狱?还是别的什么?”

“呃……”侦察兵摇摇头,表情十分的诡异,那个透明的房子在昨天看上去确实像是某种监狱,黑色的铁条(碳纤维)、带气孔的装甲板还有笼子一样的东西,结果今天早上就变成了……

“快说啊,是什么?”同伴见这家伙半天不吭声也有点着急了,他们是来为游击队探路的,很快大部队就要通过这里,一定要确保安全才行。

“是……温室,里面全是绿色的苗……”

“啊!?”

第十四章 农机典中典-手扶式拖拉机

第十四章

随着夏季的渐渐到来,天空也不在飘洒雪花,明媚的阳光终日照耀着深青色的大地与森林,积雪彻底融化,斑斓的野花点缀在树下与岩石之间,在这个季节也能看见较为丰富的动物在林间游荡、觅食。

经过完全的,艰难的,要命的人力背矿石的过程,终于攒出来了足够制造一台简易电动机的材料。

得亏他真的在培训的时候学习过如何利用农机工具车间制造各种电动机甚至燃油发动机。当然,还有修理它们的技术。不然的话,从头开始尝试简直要命。

而学过的好处就是夏凛的PNIS里面有储存星盟常用农用动力源的蓝图,不需要至少是不完全需要靠自己手工来制作。

攒材料用了快一个月的功夫,而纳米蜂房制造出底盘和电动发动机只用了25分钟,其中20分钟都是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处理,实际的加工时间只有五分钟左右。

当然,这种利用蜂房以「快速打印」模式制造的零件和模组普遍强度不高,它们来自于纳米机械分解复制自身然后进行结构装配后重新失能定型而成,直白说,难以承受大功率、大马力输出。

这下,夏凛的车库就终于有实际的用途了,这台大约75马力电动发动机使用超导蓄电池供电。

如果他不给装什么极为耗电的那种花里胡哨的配件的话,充满一次电的大概里程数在400公里左右,啊,前提也是别拖太重的东西。

至于说地盘依然是金属主梁加碳纤维结构,由于结构强度远远低于星盟最低工业制品标准,而遭到内置系统的多次警告,这种结构和材质的底盘为了安全着想是不能拿来制造载具的。

要不是通信天线坏了,夏凛觉得自己估计很快就会被制造业协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因为有制造严重不合格的伪劣产品冒牌进入市场的嫌疑。

毕竟星盟虽然技术和社会制度相应较为发达,然而人类这种生物的素质下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作坊产品贴牌假装正品,因为质量严重不合格引发事故伤亡算是一个不算新闻的事情。

所以,星盟各国政府都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打击处理,尤其是针对这种有制造能力的站点的监管十分密切。

剩下的车壳子和操作、转向等等机械设备虽然也能蜂房打印一部分,但是相当的部件还是需要他自己来手搓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天阳光不错,室外温度既不过热又不太冷的下午,夏凛终于拉开车库车间的卷帘门,露出后面奋斗了小两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