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直播

但是,看上去似乎是某种大型车载武器,数量不多,应该不至于对陆行舰造成危害。

“我们从这里绕过去,切断莱塔尼亚人的后路。”塔露拉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这里是农场,土地开阔,而在附近这个位置是一个燃料精炼厂,如果莱塔尼亚要继续进攻,就必须占领这里。”

“我们的目标是占领还是摧毁?”

“占领,直到拆卸完设备位置,亚巴顿号的内部空间还有很多。”

因为说好的重型炮艇和重型攻击机都没了,机库空得可以举办舰上运动会,各种切割设备和吊机也有很多,真的要暴力拆除的话问题不大。

“而穿过精炼厂,到西部这边,有两座源石矿场,应该有不少感染者和我们潜伏在附近的整合运动同志,把他们解救出来,然后组织起来,可以极大的解决我们兵力不足的问题……”

“希望这艘船不要中途抛锚吧。”大量的新技术让舰桥的科幻感十足,不管是塔露拉面前的电子地图还是各个显示屏,触屏系统还有密密麻麻的雷达和测量数据都显示出一种高端大气的味儿。

但是,在军事装备上,这也意味着这东西没有经过任何严苛的战场考验,就好像是温室里面的娇花,没人知道能不能承受乌萨斯的风刀霜剑。

指不定下一刻钟,那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堆砌起来的动力机构就会咣当一下停机,然后全部人在荒原上修几周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从战略角度来讲,这也是好事,这意味着一个重大的设计或者加工缺陷被暴露出来,在后续的亚巴顿级的战舰上就能得到改善,这也是实验舰的意义所在。

“呜呜——”舰桥内响起短促的警报声,过了一会儿又停下了,“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情了?轮机舱?”

“刚刚起火了,检查发现是内衬泡沫材料燃起来了,火已经扑灭,工程师正在排查原因。”

这样的小毛病在出航之后,平均一天一个,上一次的问题是固定锁参数有误,在静态测试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在遇到常见的风暴天的时候,出现了轻微的变形。

虽然没有当场断裂把固定在甲板上等待回收至机库的侦察机甩出去。

但是也让大家出了一身的冷汗,不得不在原地停留了一天更换并检查包括履带制动系统在内的设备情况。

不然这么大个东西在风暴里面锁不住履带开始滑动起来那乐子就大了,在野外还好,在城市附近,这十几万吨的玩意儿咣当一下给你怼上去,一条街都要给你创平咯!

再次停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查发现是设计有问题,大部分的内衬泡沫材料都没问题。

但是有几个地方,因为多个发热设备在那里,淤积的热量没有被设计有问题的散热系统及时带走,很快就把材料烤到变形。

弯曲变形的材料不知道怎么的触碰到另外的高温外壳,结果时间一长就被点燃了,现在那个区域的内衬泡沫已经被拆除,工程师用线缆拉了一截进去,装了一个粗暴有力的水冷风扇,把淤积的热量疏散到散热区去,暂时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之后要么换耐高温的材料,要么就是改变部分的管道,避免大量的热管集中在一起,造成局部温度太高散不掉。

前脚解决了动力舱的起火问题,还没开出五公里,舰桥的警报又响了,这次不仅警报响了,整条船都明显的卡顿了一下,惯性让舰桥内所有人都往前一扑,好不容易才避免摔成一团。

“报告,右前一和右前二,动力行走机构抱死,原因不明!”这次就是大问题了,乌泱泱一群人扑倒侧舷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工程人员乘坐吊篮从底仓出击,检查着这如高楼般巨大的行走结构,最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大块构件碎片卡住了传动系统,那么现在出现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零件原本是哪里的?

修理维护界最恐怖的现象出现了——你发现了一块卡住其他机械的变形零件。

但是,你检查了半天,发现移除它之后,整个设备运转正常,那么这个零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干嘛用的?为什么它不见了还能运转?

机械上这个故事非常可怕,因为你只要搞不明白这个零件是干嘛的,原本是在做什么的,哪怕现在看上去这套设备还在运行正常,指不定下一秒钟就哗啦一下解体了或者轰的一下爆炸。

别说这么大一坨东西,就算是发现了一个密封圈或者一个变形垫片都要让人吓出一身冷汗,这意味着某个需要密封的玩意儿正在漏气,现在没事是易燃易爆气体还没到「闪点」。

要不就是某个高压阀之类的玩意儿在裸奔,指不定下一秒钟就是砰的一声,什么东西就和炮弹一样打飞出来了。

那么更恐怖的故事是什么?是工程师们一直排查到晚上,对着图纸翻了十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到这个三角锥型的东西是哪里来的,以及它原本是装在什么地方的,这东西有半个负重轮那么高,显然不是什么脱落的金属碎片之类的东西。

于是,到了晚上,原定计划一天后抵达塔科夫城的陆行舰不得不抛锚在野外,还好天气不错,没有发生风暴等现象,“放下固定桩!”陆行舰两侧和前后的折叠地锄反卷向下,牢牢的固定在地面上,“打开全部照明灯,等待检修,所有人员提高警惕……”

工程师组正在对照图纸检查情况,而为了不会一觉起来就已经在天堂,塔露拉关闭了大部分的动力系统,只留下应急系统和照明系统在运作。

整艘陆行舰灯火通明,仿佛荒漠中一座突兀出现的城镇。

不断有工程车辆被吊机放下到地面上,伸展开工程臂和云梯,让工程师们可以靠近还带着白天运作带来的热量的行走结构,检查这块零件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上脱落的,或者是从什么更大的主体上崩飞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猜测,那就是可能是碾到了什么露出地表的遗迹残骸,崩飞出来卡进去的,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可如果因为有这种可能性就安心的表示:啊,就是地下蹦出来的残骸,清理掉就开车——这种思维模式来搞这个,大概死得一定很惨。

所以,工程部门花了一晚上,挨个翻图纸索引排查到第二天早上也没找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倒是确认了行走结构,包括内部构造都没有哪里有明显的少东西的地方。

以防万一,这个三角锥型变形零件还是给塞进了工程车间,看看能不能修复以及万一接下来又哪里崩掉一块,好用来对比。

这样走走停停,大概是因为出航的时间久了,很多设备开始逐步进入磨合状态,出问题的周期从一天一次,到现在平均5-6个小时就得来一次,导致最后一天的航程走了快三天才爬到。

当然,整理出来的大约有一百多斤重的修改意见书和故障排查记录已经发回船厂,那边最近会派遣一艘拖船和一艘施工工程船过来伴随航行。

第五十九章 逃离塔科夫

第五十九章

塔科夫城,经过一夜的巷战和缠斗,胜利者拖着战利品回到自己的安全点内。

而失败者则躺在大街和废墟上等着最后一丝血流干,作为拾荒者的一员,年轻的乌萨斯男人抱着还带着血迹的军用口粮包,小心翼翼的钻出下水道口,翻过由垃圾组成的路障。

位于城市边缘的起重机和卸货场没什么人过来,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争夺的资源,那些粗苯的工厂机器和装备仿佛一座座金属的坟墓。

经过艰难的攀爬,他爬上了一架吊机的顶部,在被堵住的控制室内,就是他用木板之类的垃圾隔断出的生活区域。

地方不大,但是足以放下一张狭窄的小床和一个储物柜,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和装备。

撕开包装袋,里面是乌萨斯配发的苔麦饼干,硬的可以弄断人的门牙。

不过,在小火炉上放上一只空罐头盒,然后将这饼干和过滤的雨水倒进去,煮上一会儿就是一锅美味的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