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用,之后会有亚巴顿和我们一起进入外围墓林区,那些重炮会布置在前进基地里面,船体上的主要以加装的小型速射炮为主,相比重型武器,在这方面,我们更需要长续航和高火力密度的舰载武器。”
反正对于邪魔来说,舰载武器的威力都足够蒸发,火力密度比威力更重要,简单说,对于巨兽这艘预定为武装探索船的陆行舰来说,一大堆的双联和四联速射炮比几门重型舰炮好用多了。
“机库需要配置弹射系统吗?”
“不用,我们不可能带战争骑士进入,主要是无人机机库”毕竟穿过邪魔荒野为探索队伍补给,唯一能用就只有大型无人机了。
“就这样,执行吧!”船坞很快就做好施工准备,几小时后,巨兽级周围开始喷射起密密麻麻的切割火花,大型塔式切割机将甲板切开,露出下面的老旧源石引擎。
这些密密麻麻的管道复杂的源石引擎组被一点点拆开,工人们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被管道当中泄露出来的精炼源石蒸汽感染,花了比预计时间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个工作。
之后就是把八座超大型塔热锅炉送下来安装,核心的古代发电机不变,真的是难为了黑蛇,在先民的核反应堆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愣是用源石锅炉弄出了推动蒸汽涡轮发电机组的过饱和蒸汽。
不过说,能把一体化的核动力拆开成两部分,然后用低劣的供热设备拼起来,说明黑蛇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天赋比她搞政治的水平高多了。
蒸汽管道接口年和老夏都检查过,认为八座塔热炉提供的过饱和高压蒸汽应该可以通过,就是重新接驳管道的时候,密封和耐压材料需要更换。
“准备对接!”宛如地铁隧道般的巨型管道缓缓移动向转接口,“轰隆!”金属的巨大轰鸣声响起,接着是双层内管夹层内的锁定构造体旋转卡死的声音。
“绿灯一!”接头下方的指示灯亮起一个绿灯,但是剩下四个还是红色的。“安装密封套”老夏制造的高强度碳纳米纤维包裹的陶瓷密封套旋转着移动过来,卡入密封环区域,再一次锁定。
“检测气密性”
“黄灯,气密不完全,重来!”测试了好几次,花费了整整一周的功夫,这个部分也绿灯了。
“内芯密封,绿!”
“固定锁,绿!”
“密封外套,绿!”管道周围已经全是各种支架和液压杆组成的阵列,就好像一根根悬空的列车隧道,而这样的隧道一共有8根,加上紧急泄压管道的话,是十根。
在完成管道对接之后,动力管道区就从之前的空旷得可以举行军事演戏变成大小管道林立,金属鹰架与各种平台密布的钢铁迷宫,工头带队清理了好几次确定这个区域没人之后,才通知都反应堆那边开始试车。
“安装燃料棒!”传送轨道上的吊机咣当咣当的移动起来,从燃料库输出的源石燃料棒就挂在下面。
每一根就好像是一座小型的塔楼,直径3.5米,高7.5米的超大型燃料棒钛合金外壳上有指示条和各种功能组件,每一根的造价几乎相当于一艘小型陆行舰。
轨道呈现放射线状,然后在反应堆上方盘踞为宛如中国结一样的复杂结构,输送来的燃料棒进入顶部的环形轨道,在工人的指挥下,末端对准了下方的燃料加注口。
“对接!”
“咣!”金属碰撞的噪音,如果这个时候有不怕死的站在环装检修平台上的话,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连人带平台被这玩意儿砸成一块饼。
“没有损伤,你她妈的给我操作小心点,这玩意儿爆炸了,老子全队人都得给你这傻‘哔~’陪葬!”工头气急败坏的吼道,这些家伙是真的太毛手毛脚了。
“对接完成,绿!”工程师检查了一下情况,还好,一开始就设计了防碰撞的设计,“燃料棒就位!”巨型的燃料棒旋转着向下移动,一直到进入大约2/3之后才停下。
“催化媒介准备!”软质管道内传来粘稠的咕咚声,很快反应炉外部的透明指示区就看见猩红色的液面不断上升。
“刻度2650,刻度2760,刻度3000,刻度3300,停止加注,切换到模式三!”工程师观察着催化剂的液面刻度,通过对讲机让控制室把模式切换到自动模式。
“冷却组最后检查!”
“冷却组检查完成,绿!”远处的冷却阵列的工人挥挥手示意他们那边也完成了,“叶冷液注入,冷却罐就位”在这边安装燃料的时候,那边也在同步安装冷却棒。一台超大型的叶冷机负责两台塔热炉,“制冷模式一,要准备试车了,非监控人员立刻进入避难舱!”
万一出岔子,整个团队也不至于直接集体团灭。
“试车开始!”仿佛煮沸开水的咕噜声逐步变得大声起来,猩红色的液面渐渐开始发光,先是美丽的幽兰,然后是源石反应的暗金色,最后变成一种温润的独特的淡绿色与淡金色的发光指示条交相辉映。
“咔,嗡~呼~”散热系统全力工作,整个动力区的温度仿佛伴随着这轰鸣的风扇声一起升高,热交换区的管道发出轻微的异响,代表负荷已经达到阈值。
从外部看,陆行舰两侧的散热格栅浓密的水蒸气白烟好似火车汽笛般喷射出来,尖锐的啸叫声当中,白雾在码头下方弥漫。
为什么要做成移动城市,而不是平地码头,这就是原因,如果是正常的停车场一样的结构,那么在热机的陆行舰直接就能把周围的人蒸熟。
所以,码头平面必须距离地面一段距离,避开陆行舰的散热格栅排气口,不过在蒸汽压力达到平衡之后,就不在有高温蒸汽喷射,但是,同样富含源石颗粒的热废气也会疯狂的对外喷出。
塔热炉动力的陆行舰相对好一点,但是,相应的热废气的热量也相当的巨大,哪怕有叶冷机,但是热不会凭空消失,这股巨大的热量也必须交换出去,哪怕老夏设计了源石热差充电系统又回收了一部分废热做工,最终依然有大量的热量需要排出。
现在看来,普通陆行舰的大功率气冷组是不可能承受得住,“所以,我用了耗散凝胶,就是味道有点难闻。”
这种凝胶生产不算复杂,陆行舰内部自己就可以生产,唯一的问题就是耗散的时候,烟比较大——毕竟在这种凝胶的正确用法就是在太空里面抵御激光照射的,快速蒸发耗散并且散步大量的金属颗粒烟雾将飞船被弹面短暂包裹在防御烟雾里面可以极大的加强对激光的防御能力。
这算是农业行星生产的极少数的工业用途的材料,因为需要用到生物有机晶体等合成材料。
相比在宇宙当中找氮原子一个个拼甚至用高能射线把碳打成氮这种傻叉行为——直接拉两颗氨冰小行星找个元素还算均衡的荒漠一砸,产量更高,成本还更低,甚至还能兼具其他额外产出。
这个问题就好像发明了核聚变还需不需要开采石油一样,答案是:需要,现实的工业体系和能源体系并不是小白文或者游戏里面的单线条,也就是油只能拿来烧,有高级的供能燃料,就可以不用了这种。
实际上,真的不开采的话,从合成橡胶到碳素墨水价格都要飞快上天,意思是说,包括电木、塑料、墨水、密封圈、碳黑、铺路沥青等等,整个工业社会几乎8成的必须原料都得涨飞天,甚至于考虑石油伴生天然气的话,化肥价格都得涨上天。
并不会出现外行人想象的能源无限了(实际上聚变还不是什么所谓无限能源)就免费了,然后这些东西电费为0,价格都要下降,实际上相反,如果真的彻底放弃化石能源开采,这些东西得疯狂增加——除非你有什么无中生有的魔法技术。
节省的电费其实并不能抵偿原料更换带来的整个工艺变更的成本,更加不能抵偿原料更换,下降的合成效率和增加的开采成本的问题。
所以,哪怕是星盟也是会开采石油,拥有相关的石化技术应用,只是在宇宙当中找一个拥有石油的行星比较困难,因此普遍使用合成油技术,但是,同样为了节省成本,这些合成油原料也是需要种地或者水培获得。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散热凝胶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晶体和石化材料,而我们不可能铺一条天然气管道到北极去,那么北极有这些资源吗?”
“不能生物合成吗?”
“那么我换一个说法,北极能种地吗?”老夏看着远方黑与白的分界线,白色的是雪原,黑色的是邪魔荒野,泾渭分明。
“那么直接运输凝胶呢?”
“你要知道这东西的烧热耗散速度快的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