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汐斯塔旅游地图给游客们的最重要一条建议就是:别把自己局限在地图上。
干员们或结伴或独行,按照自己更加习惯的行为风格,自由地行走在汐斯塔的大街上。
甚至过于自由而不太习惯了,尤其对某些感染者干员来说,能让自己穿着轻薄的汐斯塔衫,暴露出身上的结晶,也不会有人对自己指指点点,实在是不可思议。
尽管出发前都服用了罗德岛的特效药物而没有什么发病风险,但当地人对矿石病的淡然态度,依旧让许多干员恍如隔世——哪怕这只是单纯因为汐斯塔地区缺乏知识普及而已。
不过,这的确为他们提供了好好享受假日的环境。
一些人正因为不知将自己有限的时间花在哪些场所的时候,不少人其实已经很有目的性的开始了行动。
从罗德岛离开的时候,一些人就带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海边,为自己换上精心准备的泳衣后,展开躺椅,打好阳伞,再点上一杯冰饮,自在地躺下,隔着太阳镜欣赏起了海浪的风光,用海风和阳光放松自己,抱着这样单纯目的的人,不在少数。
有的人则对汐斯塔的音乐早有耳闻,拿着自己擅长的乐器,到处寻觅着街头演奏家或乐队,随时准备进行即兴演奏的battle。
服装店,唱片屋,纪念品销售处,随处都能见到罗德岛的干员在里面购买商品,不只是为了给自己留念,也是为了给那些留守本舰的人捎带礼物。
虽然他们都商量好轮班留守,不过谁也不想错过太多东西。
至于托马特,他也是外出活动而非留守人员。
另外一位同族,当然也一样。
“你怎么在这?”
托马特现在身穿一件整洁的汐斯塔衫,同时还佩戴起了那条总是放在床前的吊坠,这次他不会因为所在场地不合适而引人注目了。
此刻他停在了一条街道旁,相当意外地看着同样只穿着衬衫的巴达克,而他的头巾也是老样子,没有取下。
“我们为什么会来这里,你自己能没有头绪吗?”
巴达克不耐烦地反问了一句,紧接着又露出一股志在必得的笑容,抬起头看着大街上显眼的招牌。
“哼,果然赛亚人之间会互相吸引。”
托马特也闭上眼睛,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点了点头。
“被美食的味道吸引啊!”
【正文】汐斯塔最炎热的假期 : 第三章 赛亚门前弄食量
罗德岛上有很多身份各异的饕客。
有的是正儿八经的大厨,比如前往喀兰后音讯全无的角峰。
有的则是单纯的嗜吃之人,不过,单纯只是对食物来者不拒,还不足以被称为饕客。
一个合格的饕客,除了能吃,还要懂吃、会吃。
拥有过人的食欲,尝过罕见的食材,明白特殊的吃法,这些都是饕客该具备的东西。
而作为罗德岛第一饕客(自称)的萨弗拉人——伊桑,除去街头涂鸦这个兴趣外,对他来说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品尝泰拉美味了。
这次干员们来汐斯塔度假,别人眼中的“汐斯塔黑曜石节”,在他看来,分明是“泰拉美食节”。
不光是当地丰富的海产,作为旅游胜地而吸引来的各地美味商铺,绝不会放过在节日期间大赚一笔的机会。
只要单纯循着气味,无论稍有食欲还是饥肠辘辘之人,都能被引导到狂欢节的街巷中,而在那里,宽阔的商业街,早已被美食占据。
不论露天摊点还是高级店铺,全部不加区分地汇总到了一个区域内,让前来饱食的游客们有多种多样的选择。
萨弗拉人喜爱较为炎热的环境,日头高照正好满足了伊桑,但勾起他更多欲望的,果然还是这里的美食,而非沙滩那边更为灿烂的阳光。
虽说平时行走在罗德岛里,他总喜欢让自己保持着隐身——一种连带自身衣物一起融入周边环境的源石技艺,以方便他随时为各种原因溜走,譬如偷吃食堂的菜肴、在墙壁上留下为时尚早的高雅创作,又或者在工作的时候逃班,不过现在,他觉得并没有什么必要隐藏自己。
行走在互不相识的人群中,本就是一种“隐身”。
不被时间和自己的身份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时
在那短暂的时间里,伊桑可以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扰。
无需介怀地大快朵颐,这种孤高的行为,正可谓是泰拉人唯一被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故国的乡土菜,整合运动里无味的面包配菜汤,亦或者罗德岛上各个大厨手里的佳肴。
而现在,他将来到第一次踏足的汐斯塔美食街,继续贯彻他“隐形的美食家”的身份。
“不过说起来,还真是有不少促销啊,不提游客折扣,各种‘买一斤送半斤’、‘附赠饮品’、‘套餐’到处都是...”
蓝色萨弗拉矮小的身影灵活的避开所有可能碰到自己的行人,敏锐的嗅觉不漏过任何一家店铺。
但是自居饕客的伊桑,漫步在美食街上,其手中现在却只是捧着一包洒了淡绿色海苔盐的炸薯条,另一手则拿着街头随处可见的自取冰水,不紧不慢地吃着。
显然,他错过一家家名店,或者香味逼人的小摊,并非是因为那些食物不符合他的胃口,只是因为他另有所图。
终于,伊桑的脚步在一家人头攒动的店铺前停了下来。
大红色的招牌与卡通字体,外加上一个佩戴了单片眼镜,微笑着的黎博利中年妇女人偶,挂在墙上摆动手脚。
这就是“CFC”——Colombia Fied Chicken,统称哥伦比亚炸鸡、哥德基等,形象代言是一位叫做哥德基奶奶的哥伦比亚资本家。
泰拉世界最大的快餐企业,主营黎博利兽亲的肉制品,以及各种汉堡类食品。
就如哥伦比亚的文化四处扩张,渗透到几乎每一个国家一样,这家公司也乘着资本的风暴,落户在了各个地区。
尽管很多人对哥伦比亚金钱至上的理念,以及因为该理念而对其它国家做出的种种恶行而反感,但对食物的嗜好却超越了种族和国界,被人们轻易接受。
快捷、美味——以及相对而言的廉价,成为了许多人又爱又恨的果腹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