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宁道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有不好发作,只能无奈一笑。
不说有南宫晓在,宁道奇没那本事去发作,更关键是,宁道奇也无法因此而对一名十来岁的后生晚辈动手。
他宁道奇还是要脸皮的。
至于李世民,虽说被称之为‘小李子’,却也只是有些无语而已,前辈如此称呼并没问题,权当长辈称呼晚辈便是,可被婠婠如此称呼,他还真想反问一声——我和你很熟啊?
不过此时心性阔达的他,也不会计较这些便是。
而南宫晓的笑容却让婠婠忍不住微微失神,却很快就恢复过来,并又说道,“先不说那神兵神器的啦~前辈既然能指点邪王,那,能不能也指点一下人家啊?人家也想快点儿变强啊~”
“好。”
“人家真的很想...诶?前辈答应了?”
别说婠婠满脸不可思议了,某人如此简单就答应了,也让梵清惠等人有些愕然了。
“反正接下来我比较闲,权当打发时间便是。”
一听南宫晓如此一说,婠婠便连忙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婠婠在此谢过前辈大恩!”
并且婠婠欠身行礼之际,还隐晦地看了一眼身后的祝玉妍,见祝玉妍满脸笑意地朝她颔首,便心喜不已。
而如此一幕,也让梵清惠心急起来了,连忙朝自家徒弟师妃暄打眼色,师妃暄眨了眨眼,而后稍作停顿,便有所恍然,如是领悟自家师尊的意思了一样,迈步上前。
梵清惠见状,暗暗欣喜不已,然而,下一刻便表情一僵。
“前辈!方才闻前辈与邪王所言,知前辈胸怀安邦定国之术,敢问何为大治天下?”
师妃暄这个问题一出,梵清惠真的有些想死,万分后悔自己整天给这个傻徒弟灌输忧国忧民之类的概念...
第1106章 傲慢
通常情况下,像这样子询问一名实力与自信匹配,又摆明野心之人的施政方略,却会显得十分唐突,特别是对方本就表现出不屑与之交际的情况下,像师妃暄现在的举动,是相当不智的。
这点不管是梵清惠和宁道奇,还是嘴角微微扬起的祝玉妍和婠婠,都是如此想来。
可师妃暄很幸运,她问话的对象是南宫晓。
南宫晓并不会在乎这些小问题,或者说,在南宫晓看来,这根本就不算是唐突冒犯,他更看重个人品性。
南宫晓打量了一下师妃暄,不说她与婠婠截然不同的圣洁之美,就是那较为纯粹的灵魂,虽说依然及不上赵昊那种完人,却也算是世间少有的存在。
他从不会效仿完人、圣人,却也敬重这种存在。
而纵观原著小说与漫画,师妃暄的所有言行举止,其实都说明这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总会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任何人,也总是希望着世界会真的走上真善美,却又不缺乏果断决绝。有些时候甚至南宫晓都觉得原著作者就是刻意要将师妃暄塑造成真正的完人。
例如原著中师妃暄与徐子陵暧昧不清,却能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于她立场而言,最为合理的处置方式,那便是支持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李阀,以北统南。
从客观立场来看,师妃暄的言行都无可质疑,反倒是如果师妃暄不顾师门立场,转而支持寇仲一方,那才真的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了。
甚至支持李阀意识,还真就是原著中,快速结束新一轮南北对持局面的最佳办法。
要知道自东晋初年到杨坚一统南北,中土可是足足分~裂了快三百年,好不容易因杨坚促成的大一统,也只不过是过来三十余年而已,就被志大才疏的杨广用力过猛,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让中土再次陷入纷乱之中。
抛开立场不说,若果原著里的师妃暄支持寇仲等人以南统北,那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寇仲真的是天命所归,花上十数年打赢了,由南统北,这也算是可喜可贺。
然而南方先天缺陷,不管是人口、财力还是武力都弱于北方,这就导致寇仲一方大概率会出现进攻不足,防守有余的情况,那就有很大可能性会让好不容易大一统的中土,陷入新一轮的南北对持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师妃暄以自身立场和认知为出发点,所作所为还真就无可挑剔,更是在尽全力将局势推向最理想的状态。
就结果来说,也基本上算是完美。
寇仲在某些方面虽然窝囊,却也算聪明,受招安却不受爵,自觉远离朝堂。
而有宋阀看着,李阀再如何忌惮寇仲也不会轻易动手,毕竟这是高武世界。
总之最终成就了大唐盛世这一点,原著中以师妃暄为首的慈航静斋也算是功不可没。
(顺便一说,电视剧结局是寇仲死了,然而原著小说和漫画中,在贞观十年时,寇仲和徐子陵等人还能在长安生蹦乱跳呢。)
话归正传。
对于南宫晓来说,在确定这是漫画为蓝图的世界后,他对师妃暄乃至于慈航静斋的观感就没那么糟糕了,也因此,在师妃暄开口后,他便反问道。
“你觉得嬴秦之法如何?”
南宫晓的反问相当跳跃,不过如此开口了,也让宁道奇、梵清惠和李世民心中稍安,更让祝玉妍和婠婠感到意外。
师妃暄虽说因为话题过于跳跃愣了一下,却很快就说道,“回前辈,嬴秦之法森严,却能治乱归序,若是能多些...人情味,却会更好。”
南宫晓又问道,“你认为嬴秦亡于苛法?”
师妃暄脱口而出,“窃以为,赢秦亡因甚多,二世昏庸无能,内有奸臣倒行逆施,外有六国余孽趁势而起,亦有始皇死的太突然,大一统下的赢秦正统还没彻底牢固的缘由等,诸事甚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唯独秦法非亡因。”
这个回答倒是让南宫晓忍不住对师妃暄高看了一眼,便又说道,“看你也是实事求是之人,想来也知道,国家层面的施政方略根本就不是一言一语便能说得清的。换言之,你想要问的事情,我是不能作出有实质性意义的回答,最多也只能说,根据实质情况出发,尽可能以利国利民为准则,去治理山河而已。”
“根据实质情况出发...”
师妃暄重复了一下这句话后,如是心有所悟,便作揖一礼。
“前辈所言甚是,却是妃萱孟浪。”
南宫晓摇头,又问道,“你觉得佛家如何?”
“.....”师妃暄微微一愣,不过旋即便说道,“我佛普度众生,慈悲为怀。”
“众生要被普度?”
“我佛毕生夙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