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被普度呢?”
“这...自当导其向善,心宁神惠,菩提明台所候也。”
师妃暄的意思也很简单直接,就是导人向善,等福至心灵时,自然能立地成佛。
南宫晓微微颔首,却有问道,“拓跋魏太武皇帝因何灭佛?”
“......”师妃暄一时语塞。
梵清惠脸色微变,几度想开口,却也忍耐下来。
南宫晓摇头说道,“导人向善,确实是好事,却忽略了人性复杂,古往今来,真善至善者与有心又力行向善者确实不少,但天下十之**皆为常人,常人何以抵得住世俗诱惑?南朝寺庙数以千计,好说清修戒律,笑言普度众生,衣食无忧香火熏天,然山门之外却饿殍遍地,凄厉缕缕,你佛家又能如何置之?从实质性情况出发来告诉我。”
“...无能为力。”
师妃暄苦涩地低下头去,她不想说那些空洞乏味的话,她明悟过来了,但凡以实质情况出发,目前的佛家根本无法处理这种事情。
“你还算像个清修之人。”南宫晓笑了笑,又说道,“佛家有好的一面,却也有软弱无能一面,人人向善,人人清净,固然很好,却也只是所愿很好,然而和尚还是需要衣食住行,也就终归脱离不了尘俗,染了尘俗凡心又如何来的清净?既脱不了芸芸众生一员,却又想受众生膜拜,你等,真是傲慢啊。”
第1107章 其意
师妃暄无奈一叹,“...前辈,若是辩驳之术,妃萱也有些心得,然,此时此刻,妃萱更想知道该如何解困。”
南宫晓饶有兴致地说道,“你倒是有趣——算了不欺负你了。”
“......”师妃暄眨了眨眼,只得苦笑。
南宫晓又说道,“如何解困,其实不难,佛言我不入地狱,那便再回凡尘,轮回历练方可。”
“再回凡尘...轮回历练...”师妃暄若有所思。
南宫晓再说道,“本就芸芸众生一员,便不要想着高人一等,受世俗公理所缚,尽人之本分,身心力行,又去修心之所向便是。
而这本就不相冲突,却硬生生被你们自视清高,弄得不伦不类了。
真不知你们是犯了‘痴’,还是犯了‘贪’。亦或者‘贪’、‘嗔’、‘痴’三毒俱全。”
“倒是让前辈贬的一文不值啊...”师妃暄倒是苦涩地笑着说道,“然,不说过往,放眼当下,佛家却是三毒俱全。”
南宫晓真的有些新奇了,却又说道,“你能有此想法,着实难得,送你一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这是惠能大师的《菩提歇》,修佛修的是人心,是历经凡俗的凡心,连凡俗都没历经就想超脱一切,其结果也仅仅是一场笑话而已。”
“......”
师妃暄有些出神地看着南宫晓。
南宫晓也坦然与之对视。
“罪过罪过...”梵清惠长叹一声,低头叹言。
宁道奇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最终自嘲一笑。
南宫晓的话倒是让宁道奇想起了道家,道家也有清修派和尘俗派,只是这个尘俗派不单只回归尘俗,还沾染了尘俗的功利,他便算是尘俗派的代表。
从本质来说,尘俗派的道家也陷入了现在佛家的困境之中。
当初太武在位时,灭的是佛,太武驾崩后,灭的却是道。
这固有佛道之争得到缘故在内,却也是有尘俗派道家变质的原因在内。
(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确实是有佛道之争,不过没黄系‘破碎虚空’小说宇宙里那么夸张,缘由也没这么简单,详细就不表了,主要是不好控制,很容易出事。)
祝玉妍与婠婠则相视一眼,祝玉妍倒是若有所思,婠婠则是略显似懂非懂。
李世民则眉头紧皱,如是陷入苦思。
也就不远处的寇仲,小声言道,“陵少、华少,大爷和那位姑娘的话,你们听的懂吗?我是完全不懂了。”
徐子陵也摇头,小声地说道,“我只能听懂,大爷似乎觉得现在的佛门出问题了,而那位姑娘貌似又觉得大爷说的对,除此之外,其他我就不懂了。”
言罢,便与寇仲一同看向李华,在二人认知之中,李华是个念过书的,懂大智慧的人。
李华眨了眨眼,便小声说道,“我好像有点儿明白呢。”
“哦哦...”
寇仲和徐子陵靠了过来,满脸好奇地静候下文。
李华便不太确定地说道,“大哥,哦,大爷,似乎在说,现在的佛家明明还是人,却将自己当成了神,但又偏偏需要吃喝拉撒,结果就以神的姿态去和人交际,最终就导致自以为是的傲慢。而师妃暄小婊...姑娘,似乎也看透了这一点,从而认可了大爷的话,并请教大爷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