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教派对他的认知显然不同。
在宗教发展的漫长岁月之中,他们有主张他是人的,只不过因为品行是好的所以有所升华,是‘受造物’,而这个教派一度为主流。
但最终,这个教派最终被‘神论’所击败,沦为了小众的异端学说。
如今在现代社会,这种争论其实还在继续。
但主流有两个观点:人性与神性分离、或者就是纯粹的神、三位一体。
总之在后来的教徒们眼里,那位曾经留下奇迹、拯救世人并为世人背负罪孽的人物肯定不是什么人类。
在立香这样一个非教徒……甚至是魔术师的眼里,他其实有那么一点点的鄙夷。
因为这就等同于否认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可能性。
甚至,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点,但他们觉得承认这点过于羞耻。
所以,他们宁愿认为全人类都做不到这点,能做到这一点的一定是天生的传说人物。
硬要说的话,这就像是凡人一直以仰视的视角去对待那些英雄那样。
一旦他们表现出异于常人之处,他们要么将其当做怪物排除出这个群体,要么就是供奉起来。
总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人类’这个词似乎只能象征着平庸。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曾经行走于世间的圣子,他会感觉到苦痛、会怜悯他人,也会因为他人的苦痛而心怀哀叹。
至少,从某些小事的记载之中便能看出来,他会因为他人的不安而哀叹、甚至忍不住给予指点。
“阿里乌斯派出现的很早,但自从被打成异端学说便消失了,我没办法找到更多的资料啊。”他开口说道
阿里乌斯教派,那是曾经在四世纪初的罗马出现的教派。
此教派认为神性是可以被赋予的,而圣子不过是因为好的品行而被赋予神性的受造物。
这个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对其表示了拥护、让它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诸多的拥护者,但另一方面,它却与主流产生冲突。
因为它否认了三位一体的说辞,更认为圣子是‘受造物’。
也就是说,这份神性可以被赋予任何人,而面前的男人不过是因为他的品行被选中了。
这与一直以来的观点不同,由此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多的论战。
不过这其中似乎有一个问题……
在想到那场记载之中长达半个世纪的辩论后,立香便不由想到了一个人物:君士坦丁大帝。
实际上正因为他的存在,一神教才消除了最后的阻碍得以流传。
而历史与传说之中有一个时间线很有意思,因为君士坦丁大帝对于这场辩论是有影响的。
而一开始,他也遵循着传统、认为阿里乌斯教派为异端学说,甚至因此放逐了阿里乌斯主教和他的追随者。
但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大约在328年,他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起了阿里乌斯教派。
当然了,从历史原因上追溯,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是典型的神权与王权的冲突,而罗马皇帝显然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被掣肘,想要扶持其他势力也是正常的。
但是,在立香知晓的传说之中,其中发生了一件事。
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在那场辩论后似乎亲自前往耶路撒冷,接着从中找寻到了某人当初使用的十字架还有钉子。
当然了,这在表面记载上不过是某种传说而已。
魔术侧的话,立香不知道有没有魔术师真的找到了什么圣遗物:例如君士坦丁大帝那用圣钉重铸过的甲胄什么的。
但他仍然记得梅洛拉的那杆长矛的枪头上的确镶嵌着钉子?
“嘶……”在想到这里的时候,立香不由吸了一口气。
他觉得自己貌似找到了传说与人类所认可的历史记载之中的一个有趣的地方。
因为撇开各种政治立场不谈,这件事就是这样的:
君士坦丁大帝首先遵循传统、将阿里乌斯教派贬为异端并流放其追随者。
接着,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前往耶路撒冷寻找圣子行刑的十字架与钉子,将他们带回自己儿子那里后,君士坦丁大帝就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他在几年之后将流放的阿里乌斯召回,接着放逐了他的反对者。
“啧……”
就此将脑海之中那些理所当然应该牵扯到民生、宗教斗争还有国家政治的复杂问题完全淡化后,立香就此得出了一个糟心的结论。
当初是不是君士坦丁大帝从圣钉还有十字架上发现了什么?
立香就此陷入了沉默之中,他的神色阴晴不定、不断变化。
而此刻,菲尔斯却什么话都没说,他仅仅是平静啜饮着酒水。
而最后,御主终于还是抬起了头。
“都是真的么?”立香开口问道
“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