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美女直播

康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发展中自然少不了作为一个先进工业国的康工联之帮助。

而现在只剩下大半个布兰登尼亚本岛的康工联,在失去了殖民地输血之后,自然也需要康联为他们提供粮食与原材料。

基于这种最基础的需求,双方签订了这份科研与经济合作协议。

都是康米同志,双方自然也没有什么关税一类的玩意,基本上就是康联的工业原料与粮食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康工联拉。

康工联的机器设备与专家像是路上捡的一样往康联送。

并且由于布兰登尼亚本岛狭小的面积,基本上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条顿间谍的注视之下。

所以康工联将不少科研机构与种子部队重新部署到了康联境内。

随着这些科研机构以及配套工厂的到来,康联开始在人烟稀少的东部区域建造起一座又一座康青城。

随着条约的签订,从1918年第三季度开始,康联工业化的进程就像是被人拿着鞭子抽一样突飞猛进。

在是失去了世界革命派的掣肘之后,优先建设派不仅迅速拿出了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计划,同时还在以一天一座学校的速度在露西亚的土地上推广全民义务教育。

按照政治局大干快上的规划,康联将在三个五年计划之内完成彻底的工业化,并且追上现在世界的先进水平。

不过计划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总是会出一些问题。

从大战结束前康联就开始推广农业集体化,但是就和曾经的卢西亚帝国试图解放农奴一样。

在农业集体化这个问题上,也出现了一点点东西差异。

在东边,赶跑了贵族与地主之后,那些农奴们并没有太过抵制农业集体化的政策。

毕竟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不过是把说自己听得懂话的贵族老爷,换成了说自己听不懂话还给大家发农具的康老爷而已。

如果这些新老爷们在秋收之后,能够少收点麦子,那就真是主保圣人啦!

但是在西边,尤其是靠近被割让出去的西斯瓦迪亚地区,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在这里不仅人们对于大正教的信仰更为虔诚,再加上富农的比例更高,所以对于农业集体化的抵制力度也是空前的高。

这些乡村中那些进步的,有想法的青年们早就进入到了城市中,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在这些进步势力离开之后,乡村中的风气就更加地偏向保守。

尤其是作为乡村活动中心的大正教堂中,对持无神论观点不满的正信神父们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些不光彩的角色。

当一些党员回村,询问自己的家人为什么抵制农业集体化时,这些老农们向他们表示,孩子我知道康米发的那些免费农具好,但是我更怕下地狱。

面对这种顽固的落后势力,基层康米们也只能开始苦口婆心的做工作。

但是卢西亚式做工作……如果是放孩子回去劝父亲这种还好,虽然是你说前门楼子我说胯骨轴子。

但是总体上还是保持了理智与克制的态度。

换了那些不是本村本土的来做工作,那很快就会变成卢式劝说,全村乌拉。

所以在跑步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康联还得解决这些第二帝国时期留下来的沉疴旧疾。

同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西斯瓦迪亚还出现了一群拿着卢式装备的游击队员。

对于这些游击队员的身份,倒是没有太多悬念。

因为这些游击队中有不少是之前停战时,条顿扣下来没有进行交换的俘虏。

原本条顿打算等自己腾出手了,就用这群人去支援一下卢西亚的南方集团军群,或者编一个卢西亚还乡团什么的去干涉一下康联内战。

但是现在既然事情都结束了,那么我条顿也是不养闲人的,你们干脆就去东斯瓦迪亚打游击吧。

只要能给康联添乱子,皇帝大大有赏。

然后这群被条顿派来的皇协军游击队,不少在一过国境之后要么就武器一扔,各自潜逃回家。

要么就直接找到最近的警察或者军队部门投降,或者说都不能叫投降只能叫要求回归建制。

当然还有一部分贵族或者资产阶级出身的,真的扛起枪开始和万戈里奇的内卫军玩捉迷藏。

而对于前两种,知道了这件事的维克托就搞了一个花活。

维克托在认真询问了条顿人给游击队开出的赏格之后,便开始用给这些游击队员作伪证的方式,来挖条顿人的墙角。

由于条顿人支付这些游击队员报酬都是使用马克,正好是康联与康工联急需的外汇。

所以维克托便让报社配合这些游击队员,在报纸上用一小块豆腐块刊登哪里受到了袭击,强烈谴责这种破坏行为的消息去条顿人那里骗取外汇。

同时维克托也非常慷慨地与这些游击队员们分成,每次从条顿人那里弄到钱之后维克托都让这些游击队员们好好休息上一段时间再拿着新的报纸与“证据”去找条顿人拿钱。

这种挖皇帝墙角的行为一直到1920年才被条顿人发觉。

由于弄不清楚究竟哪些人是和康联有勾结的骗子,哪些是真的九死一生在干活的游击队,条顿人干脆就停止了与这些游击队的合作。

而这些来自条顿的友情赞助,大部分成为了康联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少部分则被维克托投入到了装甲部队的建设中。

这些部队中就包括了康工联第一坦克营,这个虽然有建制有士兵,但是却没有装备的编制。

自从来到了康联之后这些士兵们每天就和他们隔壁营房的康联第一坦克团的士兵们一道,在金属架子搭成的假坦克里钻来钻去,然后再扛着坦克的木质模型在假想作战中研究具体的战术。

而在得到了康工联的技术支持之后,T-1坦克上包括行走装置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总算是得到了解决,同时由于新式锻压装置投入使用。

让T-1坦克放弃了原本浇筑装甲与炮塔的方案,这就让这辆坦克在保留原有装甲强度的基础上将整体重量控制在了九十吨左右。

比原计划的一百吨的满载质量足足轻了百分之十。

而一直困扰这个计划的悬挂装置也在得到了来自康工联的技术支援后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