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盖尔诺特看来,无论是克里姆希尔德还是吉比希的死都与他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最后,齐格飞拍了拍他的肩膀。
“明天我要去探望一下盖尔诺特,帮我做一下这方面的准备吧。”
“是。”
就在哈根低头、基本无视了另一边看上去有些无聊的公主希路达的时候,齐格飞却突然向后看了一眼。
在那里,贤者也缓缓从那小房间里走了出来。
“你们慢聊,我去买点菜,回家煮饭。”
在宫廷内谈论家庭琐事什么的,霍德的这番行为看起来好像有些不着调,但一时之间也缓和了书房之中那莫名显出沉闷的氛围。
甚至,就连心情不怎么好的齐格飞也笑了出来。
“叔叔。”
“嗯?”
“接下来……可能要再次拜托你了。”
“嗯,我知道,毕竟除了你我以外,恐怕也没什么人合适了。”
数日之后,宫廷内传来虚弱的国王所发布的政令:贤者霍德受领‘荣光圣剑·艾迪林’,带领300天怒近卫军奔赴南部前线,担当战争执行官,统管战争事宜。
与此同时,贤者将勃艮第王子盖尔诺特押进王陵,用他的鲜血与头颅祭奠了战死的战士与那些惨死的民众。
一时之间,整个王国都洋溢着战争的呼声。
第九十八章:没有回报的战争
人类世界之中,所谓战争永远都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这并不是说人类本身就喜好斗争,而是因为人类从不喜欢被别人欺负。
而这方面的起因则是多种多样的。
要么是因为纯粹的误会导致的纷争,要么则是因为某些人手比较贱,喜欢整活搞事,导致另一人恼羞成怒。
小到小孩子之间那毫无章法的干架、吵闹,大到王国之间的斗争,这其中的理由甚至多到连那些智者都无法完全理清楚。
而到了最后,这些缘由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并不是说不应该追究起因,而是因为当事态变得复杂起来后,起因什么的已经成为了一个由头。
而不断循环往复的憎恶与仇恨会成为一道锁链,永远绑缚在人类的身上。
不过幸运的是,尼德兰王国与勃艮第王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就源头而言是可以被整理清楚的。
不说勃艮第王国那边的传闻,因为这点无论是霍德还是哈根都没有办法控制。
他们能控制的便是自己所在的地域。
而在舆论的控制与引导之下,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在尼德兰人民的眼里,勃艮第王国已经触犯了他们的底线。
即便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讲,以王国南部边境为中心的战争并没有伤到他们的根本利益,但他们却也对勃艮第王国恨之入骨。
因为他们先是想要毒害国王齐格飞,想让本来欣欣向荣的尼德兰王国陷入混乱。
接着又贼心不死的二次刺杀他们的国王陛下。
即便再愚蠢的人都明白,齐格飞死了对他们来讲没有任何好处。
他们没有办法确保齐格飞死后继位的那个国王会不会如同齐格飞那样宣誓为民众带来这样优渥的生活。
内心对未知的未来的那种惶恐、官方的宣称再加上霍德处心积虑想要积累起来的王国自豪感,这所有的一切或许并不稳固,但最终引爆了民众心底对勃艮第王国的憎恶。
这种憎恶事实上并不会在民众的内心深处停留太久,除去那些真正历经了伤亡与生离死别的南部的居民外,北方居民或许很快就会遗忘这次的颤动。
但是,这就已经够了。
因为尼德兰王国内部那躁动的民心与回响在民众之间那对胜利、战争的呼声已经推动那庞大臃肿的战争机器缓缓前行。
大部分人都不会在这种时候跳出来发第二种不和谐的声音,普通的民众也都支持国王陛下拿出最为强硬的一面去面对发起进攻的敌人。
而即便是那些混杂在人群之中,想要搅风搅雨的家伙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冒头。
因为大势便是如此,所谓的名望、战争的理由早已在之前便已经铺垫完毕。
没有人会在这种时候去责怪虚弱的国王,而即便有不和谐的声音,那些可能存在着的污名大多都被宫相哈根承担住了。
齐格飞不仅能获取美名,还能在宫廷之中坐等勃艮第王国被摧毁的消息。
虽然他本人恐怕不怎么乐意就是了。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他估计吃不好睡不好。
“真是个天真到了极点的孩子。”
抬起头注视着那璀璨的夜空,霍德不由开口说道。
现在距离齐格飞真正发布战争宣言已经过去了大约有那么两个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之中,霍德与300天怒近卫军花费三日、昼夜兼程抵达南部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