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好像有点难。”
虽然在传说中,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就是受到“鸟啄燧木生火花”的启发,但那再怎么说,也只是传说而已。
至少在三叶的印象里,还没有听说哪种动物会主动、有目的的使用工具生火。
所以这次在升级“古跳蛛”的时候,他也非常谨慎的通过改造“求偶舞”这种行为,顺便取火。
然而……
“跳蛛的附肢怎么才能打出火花的啊!”
“除非,在他们的附肢上安放两个可以取火的东西。”
“但是……”
敲打生火星的话,用燧石或者黄铁矿之类的最有效率。
那东西“砰砰”多打几下,就能出火星子。
但问题是……
怎么才能给“跳蛛”的身上长易于打火的矿物质或者“合金”!?
“妈耶,在身上长矿物质和合金,这……”
“啊,这还真有。”
其实,生物在背上长矿物质算是司空见惯了。
各种软体动物、珊瑚礁、那些壳,其实都是“矿物质”。
远的不说,就说三叶自己的眼睛,不就是“方解石晶体”吗?
这陪了他一路到现在的眼睛,虽然在大小、方解石复眼的融合程度上有些许变化,但基调没变——用透明的方解石做透光的凹镜看待世界。
由矿物质构成的眼睛皮实耐用,算是所有生物中最结实的眼睛了;一路为三叶立下了汗马功劳。
“嗯,血肉苦弱、方解石牛逼啊,以后也不准备换啦。”
“但问题是,整石灰石、方解石啥的,生火的效率太低了,还容易把自己给磕碰碎了。”
“如果能让附肢上长出金属构建就好了。”
“演化STEAM系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可以张冠李戴,但绝对不能凭空捏造。
比如,只要混沌能量足够,三叶让合弓纲长出恐龙总目的气囊系统都是可以的;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制造一个会喷吐真正火焰的家伙。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生物长出矿物质构建很简单,但有没有可能长出“金属构建”呢?
三叶一边烦恼着,一边刷着“演化STEAM界面”。
“噢噢噢噢!”
别说,还真给他找到了。
519. 真有用金属铸造骨骼的牛逼生物
鳞角腹足蜗牛。
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普通、平平无奇。
但是这个“普通”、“平平无奇”的名字背后,却是一种拥有独一无二特技的蜗牛!
这种蜗牛……
其实应该叫海螺更合适,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螺和蜗牛是处在同一个分类单元下的,但有的就叫螺,有的就叫蜗牛,没办法。
比如鳞角腹足蜗牛,生活在深海之中,分布于印度洋深海海底热液喷口附近。
具体位置……
大概在毛里求斯岛附近海域。
这种蜗牛刚被确切分类就已经因为栖息地的破坏而陷入了濒危状态,保护状态并不乐观。
不过,最值得称道的,并不是鳞角腹足蜗牛很稀有。
一软体动物,还是那种外貌并不算很突出的蜗牛,很多时候就算濒危了也没人理会;很多外貌没有熊猫那么“突出”的物种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幸好,这种物种有着“熊猫”都无法企及的绝技——他们的壳,是铁的!
根据分析,这些物种外壳的主要原料是铁的硫化物,甚至还拥有一定的磁性!
虽然海底热液喷口附近也没什么大型掠食动物,但就算有,估计也没几个敢拿牙齿跟铁壳比划比划的。
鳞角腹足蜗牛能有这么个本事,倒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海底热液喷口喷发出大量的金属物质,其中就富含各种铁的硫化物。
而这些了不起的蜗牛,就地取材,在生存压力与筛选之下,演化出了能用铁“铸造”蜗壳的本领!
他们,也算是生物界唯一能自主铸造金属外骨骼的生物了!
“不错!”
沉浸于系统中的三叶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