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叶真没有这么下流。
他是真的怀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来这里的。
顺便,继续放点贷。
更何况,以“大鱼龙太太”为首的巨型鱼龙群,虽然应该不会在近海的港湾中常驻,但是每年应该都会有跑过来育幼或者捕食的习惯。
毕竟,海湾是比较丰饶的。
大量的有机物从陆地上的河流被冲入了海湾,养活了这里的许多动物。
更重要的是,海湾相对比较安全。
把幼崽安置在这里,可以防止他们被穷凶极恶的猎食者杀死。
“这片港湾里,能威胁到幼崽的,也就只有一只阿兰伯利怪物,一只巨型近鳄,一只杨氏杯椎鱼龙。”
“至于我的白垩鲨小姐姐,威胁就相对小了不少,毕竟不够大嘛。”
“而近瘤龙小姐姐……”
“呃……”
虽然在上次战斗中“近瘤龙”杀得也挺凶的,但那牙齿主要还是针对菊石和海龟之类的,打大型动物效率可能就没那么高了。
“总之,算来算去,能威胁幼崽的家伙,也就那么几个。”
“把孩子看好就没事了。”
“而且,我可以约束一下我的‘客户’们,让祂们去对付年老、年长、衰弱的鱼龙。”
“最好不要去惹带崽儿的妈。”
“当然,我把鱼龙招过来,可不是为了给他们免费提供幼儿园的。”
“她们得缴费!”
“至于价钱嘛……”
“呃……”
价钱,其实就是鱼龙的“奥利给”。
在近海,比较浅的港湾,虽然鱼龙的幼崽能活动自如,但是对于巨型鱼龙来说,活动可能就不那么方便了。
特别是像眼前“西卡尼萨斯特鱼龙”这样的家伙,身体胖得跟个球一样,在海里根本没办法活动得开嘛。
就算有鱼群,“西卡尼萨斯特鱼龙”可能也很难捕获。
所以比较靠谱的方法,是这些巨型鱼龙留下一两个成员留守,对付同样居住在港湾里、野心勃勃的成员。
小鱼龙们也可以拼接自己小巧的体型,和港湾中复杂的海底地形躲避掠食者。
正常、健康的幼崽,都不会被捕获。
比他们大的没他们快,比他们快的没他们大。
这个时候,幼崽的父母们,就可以离开港湾,去比较开阔的海域捕猎。
捕什么呢?
反正肯定不会去嘬鱿鱼的。
虽然,有B站某著名UP主说过,鱼龙喜欢嘬鱿鱼,喜马拉雅鱼龙煌煌二十米也只会嘬鱿鱼之类的话……
但是三叶表示,梗玩玩就算了。
烂梗就别一直刷了。
其实鱼龙,压根就不会嘬鱿鱼。
因为根据最新的研究,几乎所有鱼龙的口腔结构都没法做出“嘬”或者“吸”这个动作来。
连“嘬”这个动作都不会,谈何“嘬鱿鱼”?
而且,像喜马拉雅鱼龙这种二十米的怪物,牙齿虽然“小”,那也是跟自己比的;其实牙冠的长度也不比虎鲸小多少。
虎鲸能捕猎大型猎物,能以比自己大得多的须鲸为食,甚至能杀死巨大的蓝鲸,那凭什么轮到牙差不多大的喜马拉雅鱼龙就只会嘬鱿鱼了嘛。
再说,牙齿小或者钝又怎么样嘛。
怎么就不能成为强大的掠食者了嘛。
比如体长七米的贵州鱼龙曾经被认为是一种吃海藻的丢人鱼龙。
结果打脸的是在一具贵州鱼龙的胃容物里,发现了一具绵延达两米长的脊椎骨化石;结果证明,那是一只体长达四米的海龙类“新浦龙”的半截化石。
这说明,这玩意哪里是吃海藻的啊!
四米长的玩意都能给生撕成两截!
至于更大的鱼龙……
比如秀尼鱼龙。
“啊,全名叫做通俗秀尼鱼龙……”
“好像,大鱼龙太太的群落里,也有不少这些家伙。”
“真是鱼龙的混搭族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