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2 / 2)

🎁美女直播

秀尼鱼龙体长15米,甚至更长。

胖得跟个球一样。

也被一些科普UP主说成只会嘬鱿鱼的费拉玩意了;不过这其实又是个大乌龙。

秀尼鱼龙由于早先化石不太完整,所以科学家们以为他们幼年时期有牙,等长到成年了牙齿就退掉了,只能吃软体动物……

结果在2016年,秀尼鱼龙带牙齿的化石就出土了。

学者们研究发现,秀尼鱼龙不但有牙齿,那牙齿还带有凶残的切割刃的。

而且,秀尼鱼龙的胃容物化石很早就出土了。

其中不但发现了带壳的软体动物,也发现了脊椎动物的骨骇。

总之,别看秀尼鱼龙是个憨憨的大胖子,但人家实际上那叫一个凶残啊!

走海里那是见谁杀谁,反正是自己能咽下肚的那就是食物。

唯一有可能是真的“嘬鱿鱼”的,那就是最长、也可能是最大的鱼龙——西卡尼萨斯特鱼龙。

他们是真的没有牙齿,吻部也短,有点须鲸的意思。

不过至于能不能“嘬鱿鱼”……

有学者写论文反对,表示西卡尼萨斯特鱼龙没有骨化的舌骨,就没有办法修炼“鲸吞功”,更没有“嘬鱿鱼”的能力。

不过这个反对观点最大的问题是——既然西卡尼萨斯特鱼龙不能吸食,那他们怎么吃饭呐?

总之,到底能不能嘬鱿鱼还是件有争议的事情。

但总体看来……

鱼龙这一族可不是什么只会“嘬鱿鱼”的没出息憨憨,反而全员“带恶龙”。

“不过……”

“眼见为实。”

“从西卡尼萨斯特鱼龙太太的情况来看,好像她确实也并不嘬什么吃。”

“而是一口咬住猎物,囫囵吞枣的直接吞下肚。”

“回去又可以发一篇论文了。”

有结论再找论据再论证,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目前来说,这事对于三叶来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

“嘿嘿,这样的话,鱼龙非但不会过多的消耗海湾的营养,相反,她们还能从海里把营养搬运回海湾。”

“让这里变得更富庶!”

其实,陆海的营养交换,陆地算是比较吃亏的。

海水蒸发形成云层,降落在陆地上,再加上高原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流一路入海,沿途会将大量的泥沙冲刷入海。

这当然会在长期扩张陆地的面积和边界,但也同时会把泥沙中的大量有机质营养物质带入海中。

水土流失,就这么发生了。

虽然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事并不平衡;实际上陆地会稍微亏那么一点点的。

“这不就是……”

“陆生万物以报海,海无一物以报陆?”

三叶的这种说法,当然是十分过分的。

海洋洋流带来的气流、湿气,对于农业和生态来说都非常重要;更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

最近闹得很凶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很可能是因为两极冰山融化造成的暖、冷洋流异常所引发的。

而洋流的突然变化,甚至会引起相当恐怖的“末日级气候”,甚至可能会产生生物大灭绝。

比如新仙女木事件。

海湾作为入海口的情况也类似。

从陆地上冲刷而来的营养物质,并不会在这里沉淀多少,反而会继续往海洋里扩散。

但是有了大鱼龙的周期性光顾,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鱼龙到开阔的海域去捕捉海里的各种尺寸的脊椎动物,这算是把海洋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

“然后,他们回到浅海的育儿所,和幼崽待在一起。”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排泄的现象产生。”

“这个时候,一部分来自大洋或者远洋的营养物质,就会回归海湾!”

“这不就相当于把一部分的深海营养,搬运到浅海了吗?”

奥利给虽然给人的印象是恶心,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也是自然界生态的重要一环。

三叶寻思,有了大鱼龙的排泄物施肥,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便可以昌盛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