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商人都是聪明且智慧的,所以多莉是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但面对伊尔斯给她的一箱子“必学教材”,坦白讲,她有些麻爪。
“这是准备让我去教令院当个经济博士吗?竟然有这么多。”
不过等到多莉把书翻开后,仅仅几页就沉迷了进去。
坦白讲,伊尔斯给她的书都是有一定门槛的,但对于聪明人来说,他们最害怕的其实是阅读效率低下,他们喜欢真正有内容的作品,现在多莉就属于这种状态,所以她很快就忘我了,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幸亏她不是淡水鱼,否则就只能感慨学海无涯苦作舟了。
按照计划,她首先对喀万驿的贫民窟下手,那里的劳动力别的不敢说,当个力工还是合格的,但接下来才是整个计划的重点。
伊尔斯是这样安排的:
“喀万驿很适合生产棉花,但对外销售是短板,所以必须走出去,借助奥摩斯港的海洋运力进行对外贸易,那样才能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循环。”
“说的简单,喀万驿可没有链接大海的河流。”
“喀万驿没有,但是水天丛林有。”
游戏中的水天丛林只是一片特殊的森林,但是现实中的水天丛林是重要的航运节点,沿途有大大小小十几座城市,以及大量的村庄,完美符合农耕时代村庄依河而建的布局,河运就是这附近须弥经济体系的命脉,相当于须弥的长江。
至于须弥的黄河嘛,那就是须弥城周围那一片的河流了,只不过人家不会泛滥,也不会动不动就改道,良心温顺地像亲妈,跟某条泥河完全不一样(泪目)。
看什么看,我说的是尼罗河,想什么呢。
“水天丛林的运力很低的。”
作为一个商人,多莉很清楚各地的运力情况。
虽然水天河(游戏里这河没名字)是须弥的母亲河之一,但须弥人显然缺少挖运河的基建狂魔属性,对河道运力的利用很低,这从他们的河运船只吨位就能看出来。
作为对比,璃月境内有上百条大大小小的人工运河,河运船只的平均吨位是须弥的两倍以上,甚至须弥还要从璃月采购河运船只,然后通过海运运到奥摩斯港,再由纤夫逆流拉上去,这些都很能说明问题。
“但那也是河运,比陆运效率高。”
作为治理过黄河,修理过都江堰,安排过辽河,布置过长江的万金油式穿越者,伊尔斯太清楚河运的重要性了,尤其是对于同时拥有海洋和陆地的国家来说,在火车诞生之前,河运就是连接帝国的生命线,50吨以上的运载量能延伸到什么地方,帝国的绝对控制权就能延伸到什么地方。
当然了,在没办法量产炸药和钢铁工具的时代,修筑运河的消耗是很大的,每公里耗人十几个乃至上百个都很正常,当地人称之为“祭河神”。
没想到吧,献祭也可以有这个意思。
往好听了说,这叫仙人需要几个座下童子。
往直白了说,这就是技术不行用人命硬堆。
之所以对死者用那种方式进行描述,迷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希望那些只能立个衣冠冢的牺牲者,可以瞑目地离开,对生者也有个交代。
辉煌的伟业,都是民众用生命换来的,哪怕是恩惠百世的各种河道工程。
李冰大家都知道,那跟着李冰挖运河的人都是谁呢?
青史几行名留,民间无数坟丘。
但既然有了,那就要用,不然之前的成本就彻底变成成本了,前人留下的树就是用来给后人乘凉的,否则种树干什么。
如果说历史可以变得有温度,那这就是唯一有温度的地方,在新的盛世,在更加舒服的环境里,阔步向前,轻装上路,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多莉接下来还要向水天丛林的港口发展,那里可是鱼龙混杂,或者说凡是在有漕运的地方,凡是涉及到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的地方,问题都会很复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伊尔斯给出的办法也是简单粗暴。
“用钱砸,这种复杂的部门里,有的是贪赃枉法的家伙,给他们钱,然后抓住他们的把柄,早期让他们能分享到一部分利益,但你要记住,这种人是没有下限的,可用不可信,必要的时候找机会干掉他们,换个自己人上去,不过最最重要的是,你要在当地的船工群体中培养出对你足够忠诚的人,最好将整个水天丛林的河运都攥在手里,记住,权力是自下而上的,当下面的人都听你的,上面的甭管多大官儿,都只是个摆设。”
多莉觉得自己已经在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上狂飙了,看看自己在干的和以后要干的,都很适合掉脑袋啊。
但是……
“刺激又有趣,还能赚大钱,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有趣的工作了!”
好吧(╯▽╰),对多莉这样的人来说,强迫她做什么是没有意义的,重点是让她自己愿意去那么做,现在伊尔斯给她指出的这条路,就让她特别想要跑到最后。
“那么,就先从这里开始吧!”
第24节:迪希雅逛窑子!?
当一支队伍从游击变成了驻地,那么接下来的斗争性质就变了。
因为你有了自己的基本盘,在这块土地上,你要让当地人看到你的理念,你的政策,你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你要管理好那块地方。
造反在任何朝代都是高风险事业,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高回报,想让老百姓拿出舍得一身剐的勇气,你就得给出相应的回报,什么都想着白嫖,你真是比英国还美国,等着被人民抛弃吧!
想着农民的百万小推车,还不想给农民土地,你怎么不上天呢。
在阿如村的分地工作,在伊尔斯的监督下快速完成,唯一的遗憾是,有些人没有经受住诱惑,堕落到了人性的黑暗面,然后被时代抛弃了。
通过这种明正典刑的公审,红巾军在阿如村彻底站稳了脚跟。
生产资料的再分配暂时算是完成了,接下来要更进一步,进行整个根据地的改造。
就在伊尔斯思考接下来的改革方向在哪里时,迪希雅那边出了点问题。
“啥玩意儿?迪希雅从女楼抢了个妹子回来,搞毛啊!”
咱们实话实说,伊尔斯一时间很难把迪希雅这姑娘和女楼联系起来,虽然在某些比较开放的朝代,确实发生过妹子逛女楼的情况,但还带个人回来,这剧情是不是太电视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