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管鲍之交,也要火速击剑。
伊尔斯很清楚这里面的龌龊,所以该处理的时候毫不手软,正好把剩下那些之前审判时罪不至死的送上公审席,这些罪名细数之后,阖家团圆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才是打击敌人的正确手段,想要扩大范围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最好是这种仅仅是摆出来就让大家觉得这人应该千刀万剐的类型。
经过里里外外的多次清理后,伊尔斯才算是真正对自己的后方放心了。
就在伊尔斯准备提刀上洛,奉天靖难的时候,坎蒂丝主动找了过来。
“赤王陛下,我愿意向你效忠。”
看着单膝跪地的坎蒂丝,伊尔斯笑着说道:“坎蒂丝小姐,你这前后变化有点大啊。”
伊尔斯倒是不担心坎蒂丝想要玩无间道,她也没法玩,别忘了,国家管理系统对每个在系统辖区内的公民,都能做到单向透明,是忠诚还是伪装,数值都摆在明面上。
在系统数据中,坎蒂丝对伊尔斯的认同感极高,或者说对伊尔斯一系列政策的认同感很高,这数值变化都是有记录的,坎蒂丝对伊尔斯和红巾军的认同感是逐步涨上来的,基本上是伊尔斯这边出台一个政策,执行一个政策,她那边的认可度就涨一点,现在正好达到了愿意追随的级别。
“之前我对您有所怀疑,但是我现在愿意相信您能给须弥一个美好的明天。”
作为阿如村的武力担当,坎蒂丝在当地的地位是很高的,自然很清楚高层内部的各种蝇营狗苟,不想参与不代表不清楚那些事情,最开始她也义愤填膺,但后来发现大家都是一个德性,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或者说麻木吗,她会告诉自己,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大家一直都是这样,自己没必要和大家都认为正确的事情做对。
既然世界上有光明,那么存在黑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后伊尔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坎蒂丝,就算是有光必有暗,也没有人规定黑暗的存在就应该被理所当然地接纳,没试过消灭黑暗,怎么能确定没有黑暗的世界,人们就感受不到光的美好,别把矛盾辩证用在你们想要懒政地狡辩上!
曾经有人用“水至清则无鱼”来劝谏伊尔斯,不要对那些贪婪的士绅痛下杀手,然后伊尔斯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原文怼了回去。
一群只知道按照对自己好的方式翻译前人话语的贱儒,你们有什么资格代表先贤。
哦,也许先贤确实是这个意思也说不定,但是人家已经不在了,所以麻烦你和你的家人下去问问,如果真的是这样,记得托梦给朕。
坎蒂丝明白了,从来如此,不代表就应该如此,更不代表这就是对的。
我们理应,也必须有更好地选择。
“好,既然如此,阿如村就交给你了,我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遵命,陛下。”
就这样,最后一块拼图自己合上了,准备工作到此为止。
不过既然要奉天靖难,这讨贼檄文也得安排上,这才算健全。
于是伊尔斯大笔一挥,写了两份檄文。
其实是两个版本,咱们要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文绉绉的檄文,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两份檄文分别是这样的:
“天降赤星于须弥,恰逢天下大乱,今教令院中朽木为官,须弥城内,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今赤王陛下奉天靖难,承天命,顺民意,尔等良心尚存之辈,应速速归降,保境安民,切要自误。”
“吃他娘,和他娘,打开城门迎赤王,赤王来了不纳粮!”
反正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只要能确保知识分子和老百姓都能听懂就算成功,正所谓名正则言顺,既然是奉天靖难,当然要拿出些济世救民的担当来。
至于须弥的那些中上层听不听,信不信……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成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大不了就编经嘛,反正读书人的骨头是最硬的,也是最软的,天底下有几个像方孝孺一样头铁的家伙,要是儒生的骨头都这么铁骨铮铮,当年辽国南下的时候,靖康耻的就该是他们了。
在完成了最后的造势工作后,伊尔斯披甲上马。
“目标,须弥城,前进!”
第30节:进军须弥城
在游戏里,阿如村往北走就能看到喀万驿。
但实际上这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近,沿着这条路有很多的村庄和聚落,沿着须弥森林和沙漠的分界线,集中了沙漠地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而阿如村到喀万驿这段距离,集中了这片区域内五成以上的人口。
即便如此,这里的总人口也没有超过一百五十万。
以当地的承载能力,这人口数量已经很多了,草原和沙漠一样,都是不适合农耕文明生存的区域,而无法农耕就意味着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汉代的匈奴你看着控制了很大很大的面积,实际上能养活的人口只有汉帝国的五分之一,巅峰状态也不超过四分之一,这就是自然承载力极限,突破这个极限就会出事。
比如宋代占城稻全面扩种之前,中原王朝只要超过五千万人口就得自己打起来。
但是在综合了历朝历代的实际情况后,伊尔斯有个更加大胆地发言,那就是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有限的土地无法养活更多的人口,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本来大家都能吃饱的生产资料被少数人霸占,甚至贪婪到连一点点口粮都不愿意留给平民百姓,等到老百姓起来造反的时候还要骂一句刁民,最后在历史书上可劲儿骂皇帝无能,国家昏庸。
皇帝确实有问题,毕竟身在其位,怎么着也有个领导责任,但归根结底,还是那些贪婪的硕鼠吃光了原本应该大家一起吃的好处。
干活永远少个人,吃饭总觉多张嘴,造蛋糕的时候人人平等,吃蛋糕的时候尊卑有序。
类似的操蛋场面,伊尔斯已经见识过成百上千回了,点名宋代、元朝、螨青和明末,对待这些人,嘴巴的批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直接上武器的批判吧,大家都省事儿。
虽说这赤王靖难的旗帜是打出去了,但问题是,现在伊尔斯手下并没有多少人。
在阿如村完成了最后的整编后,伊尔斯身边满打满算也才五千多人。
不过这五千多人都是骑兵,或者说龙骑兵,只不过骑马的比较少,骑骆驼的很多。
沙漠地带和草原地带一样,都是需要经常迁徒的环境,草原部落选择养马,沙漠部落选择养骆驼,后者的耐力更高,只是爆发力不如马匹,但移动速度肯定比普通人的双腿快。
所有士兵都头裹红巾,武器为德莱塞M1841步枪,骑兵配置德莱塞M1841改版的短马枪,同时配置长矛和骑兵刀,后面这两个是须弥当地就有的。
游戏里没有坐骑,但现实中,任何一个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国,都是需要比双腿更快速的交通工具来维护统治的,没有骑兵也得有其他畜力代替,否则整个国家就算是能膨胀起来,最多也就是个部落分封制下的商朝,连西周都算不上。
别瞧不起西周,人家鼎盛时期可是能左右诸侯国继承,并进行远程管理的,那些诸侯国对周天子这个天下共主可是相当敬畏,现代人拿着当今中央集权的标准去看古代人,那秦始皇也是个周天子,不要脱离了生产力去看历史啊魂淡!
虽然人数上略有劣势,但伊尔斯准备了大量的武器,以及大量的马车,这些马车都是经过改造后的运兵马车,因为这一路走过去,愿意主动投效的人肯定少不了。
事实也是如此,当地的沙漠子民实在是活的太苦了,他们非常渴望打破现状,现在一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还能向那些压迫自己的人复仇,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那不得赶紧过来拜码头啊,没看到赤王陛下都准备好家伙事儿了吗,大家跟着一起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