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美女直播

别看伊尔斯手下只有五千多人,在对他们进行训练的时候,伊尔斯都是按照军官的标准进行的,哪怕是速成班,也比普通士兵懂得更多一些,那些跟不上进度的直接扔到补习班加大力度,总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什么,有人实在学不下去?

呵呵呵,类似的情况伊尔斯见过很多次了,他非常清楚如何让你“心甘情愿”学下去。

学不会就打死?不不不,那太仁……咳咳咳,太残忍了,我们要用更加温柔的方法,天底下那么多精神手段可以用,为啥非得直接施加肉刑呢,咱们都是文明人,要体面。

但对于那些学渣来说,伊尔斯就是妥妥的魔鬼教练,可没有人说一句怨言,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哪怕是填鸭式的背,也要先把陛下传授的知识记在脑子里。

这可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是赤王陛下亲自传授,多大的恩宠啊,而且别看伊尔斯手段恐怖,但心理辅导工作做的更好,红巾军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心里都是承载着打造新世界的崇高使命的。

有些人说这种宣传就是忽悠,画大饼。

如果只是说出来不兑现,想着白嫖,那确实是画大饼,但伊尔斯给他们分地,给他们更高的薪水,给他们明确的晋升路线,甚至是直接分配干股,大家从经济利益到思想觉悟都绑定在一起,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实中有几家公司能做到这点?能做到这点的才叫狼性,做不到的都是傻逼。

老老实实听话的更是大傻逼。

事实证明,人都是逼出来的,只有逼一逼,你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这份潜力甚至可能让你做出高数题来。

前提是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哈,直接让人做题那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这五千多的精锐就相当于五千多的士官,并且都是成对配置的,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的扩军,一个连当中会有两套领导班子,只不过一套明面上,一套暗地里,但作战时候进行拆分,直接一个变两个。

前面的士兵士官化是跟一战后的德国学的,后面的两套明暗班子是从苏联学的。

伊尔斯表示我全都要,并且实践过,效果那是相当的好,不管是用来瞒天过海,还是准备战斗,只要你的部队没被白起级别的杀神给洗过,那就总能保证有一批骨干可用。

但扩军的时候也要注意,对老兵部队来说,一比一比例的新老配置,是在兼顾扩军和作战时的最优解,超过一个百分点,部队的作战效率就下降百分之二十以上,如果一支部队中只有军官是老兵,那妥妥的填线部队,防守和治安可以交给他们,其他的就省了,强行上马只会带崩其他友邻部队,尤其是在大纵深防御的时候。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伊尔斯以前被这么坑过。

后来伊尔斯长记性了,德国闪击波兰之前就密令苏联上下做好准备,西部工业区全部迁移到乌拉尔山脉附近,甚至是西伯利亚,开发远东的同时也保证了苏联有个足够安全的大后方,并提前搞出了T54坦克,以及其他配套的冷战前期装备。

等到德军巴巴罗萨的时候,面对的是手持AK47,前线部队清一色防弹衣,装备五万辆T54坦克,以及使用米格19搭配B29的苏军,鏖战三个月,德军顺利死守柏林,美国那边还没来得及反应,1942的苏军已经在法国里昂举办升旗仪式了,附带着在爱尔兰登陆并部署了导弹部队,还是有核弹头的导弹部队,英国当场跪在了苏联脚下,王室外逃加拿大。

美国连下场的机会都没有就失去了整个欧洲,导致美国内部矛盾没有释放出来就内爆(罗斯福新政只是延缓,彻底压制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机遇是二战),逼得罗斯福不得不继续左转,结果被华尔街开了脑洞,提前获得美乐宗名号,随后全美进入大乱斗模式,苏联趁虚而入,美国人民用上了最新版的路灯挂件。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一路走,一路招兵,附带着一路剿匪练兵,等到伊尔斯的部队来到喀万驿的时候,兵力已经从出发时候的五千多膨胀到了两万以上。

直到这个时候,才有正式的教令院官员意识到情况不对。

而在那之前,愚人众已经先一步摸了上来。

第31节:优势在我!

愚人众,一群蠢货组成的组织,因为都是傻逼,所以叫愚人众。

以上都是开玩笑的,作为提瓦特数一数二的军事和情报组织,其效率非常高,至少可以达到五分之一个克格勃的水平。

怎么滴,你还指望提瓦特这个整体还在农耕时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大陆上,出现一个现代化组织度的国家不成,能接近近代军队的标准已经很了不起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动不动,除了伊尔斯这种穿越者,当地的思想取值范围不会超过其经济极限,就像墨子不可能知道五对负重轮是怎么造出来的一样,想都想不出来,这中间是两千年的距离。

也许之前的古国泰拉瑞亚有那种……呸呸呸,串台了,是古国坎瑞亚有那种级别的动员能力,现在的提瓦特七国都不具备短时间内百万级别的征兵能力,连全国范围内的义务兵役制都很难维持。

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很多国家看上去领土很大,但实际上能住人的地方很少,可以开发土地更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须弥,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看上去很多是吧,但一半是撒哈拉沙漠,一半是亚马逊雨林,要不是草神的权能庇护,为人类开辟了生存的土地,这两个地方正常情况下很难有人生存的,不信你看看南美那些在热带雨林里的国家才几个毛人。

不是人家不想更大更强,实在是生存环境不允许,热带雨林虽然郁郁葱葱,但它还有另一个名称叫“绿色沙漠”。

因为当地植物将大部分养料都储存在体内,土壤中的氮磷钾还不到百分之一金坷垃,加上降雨量恐怖,开垦的土地很容易水土流失后荒漠化,类似的情况就发生在今天的巴西境内。

提瓦特这里的物质构成还没有凌驾于元素周期表之上,相同的问题肯定也会出现,由于大慈悲树王的力量还需要净化和管理世界树,所以能直接用在尘世管理层面上的就少了很多,分配下来就更少了,所以须弥的总人口一直在三千到四千万左右徘徊,哪怕年年大丰收也是如此,不是当地擅长控制生育率,实在是娃多了养不起,地方上溺婴杀婴的情况很多,贫苦人家尤甚。。

况且须弥的粮食还要供应邻居,没错,就是璃月,大慈悲树王和璃月有过契约,须弥会给璃月提供大量的粮食,而璃月会提供大量的摩拉,这也是为什么璃月在魔神战争结束后,面对大片耕地被魔神残渣污染,导致无法耕种的情况下,没有爆发大规模饥荒的原因,同时也是须弥商业发达,并且拥有仅次于璃月和枫丹的海洋商队的原因。

须弥与璃月的契约是游戏中没有提到过的,想想也正常,毕竟米忽悠只需要负责基本世界观构造就行了,如果出现了什么bug,那就直接弄个魔神顶上去,魔神诶,怎么着也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吧,变点粮食出来不是轻飘飘。

但事实是真的做不到,能如此随意的无中生有,天理都做不到,你这是字面意义上的不讲天理,真是情况是须弥提供粮食,璃月那边想方设法节省粮食,用有限的粮食发挥出最大限度的价值,于是出现了很多饱腹感很强,但食材消耗很少,或者干脆就地取材的料理。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与米忽悠给出的游戏设定相比,突出一个现实的无奈。。

正常,毕竟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游戏可以重来,大不了换个新号,但现实就没那么讲理了,手机前的各位,哪个没被现实的逼兜问候过。

好了,先放下提瓦特的地理知识,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拥有克格勃五分之一效率的愚人众,现在在干啥呢?

还用问吗,当然是暗中观察。

游戏里的愚人众是因为博士的计划而行动,并且给人一种拯救世界的自我牺牲精神,非常符合斯拉夫悲情主义的调调,但那只是游戏里的故事,咱们看看就好,真是情况是,至冬国的粮食产出根本喂不饱全国人民,所以想方设法向阳光下的土地伸手。

威廉二世威威一笑,表示很赞。

虽然须弥的科技实力不行,但毕竟有个草神的权能庇护,提瓦特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就是须弥,颇有“须弥熟,天下足”的味道,这么大一个无守卫的粮仓对在高纬度地区抱着冰块啃的至冬国来说,其吸引力就像铃木爱理对小约翰大耗子的吸引力,简直是被黑洞引力捕获的中子星,脑子里只剩下贴贴。

恰逢须弥内部衰落,大慈悲树王不知去向,内部教令院鱼肉百姓,军备废弛,里里外外都是问题,仿佛待宰的羔羊,煮熟的肥肉,这对于早就开始全世界布局的至冬国来说,不咬上一口,简直对不起自己提瓦特毛子的血统啊。

要不是两国没有接壤,现在一堆条约已经安排上了,怎么着也得先吃150万平方公里来填填肚子,咱们至冬国别的不好说,消化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大不了用刺刀捅进江里淹死嘛。

也许至冬国的冰之女皇确实拥有一颗心怀天下,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但她肯定也清楚,国家机器是需要利益和信仰来驱动的。

对底层可以用信仰,对上层那就只能用利益。

也许至冬国当中确实有那种纯粹的信仰追随者,但国家毕竟不是少数人的机器,而是多数人构成的庞大组织,所以必须有利益,而这份利益就是在至冬国对外扩张过程中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享到好处的人自然愿意跟随女皇的剑,为至冬的犁取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