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海森,原神五星草属性角色,一个经常泡在图书馆里也能一身肌肉的猛男,这当然是有原因,而他今天来的目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作为少数在伊尔斯九族消消乐之后依旧能幸存的优秀同志,伊尔斯对他当然是非常器重,加上艾尔海森书记官的身份,基本上可以做到对上对下无缝衔接,作为一名从基层火速晋升的能吏,日后当个二把手绝对不成问题。
伊尔斯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就看艾尔海森自己是不是也这么想。
不过今天两人讨论的内容并不是艾尔海森的前途,而是罐装知识。
该项技术可以说是突破性的伟大创新,尽管须弥在生产力环节还是农耕时代,但信息技术这块已经赛博朋克了,下载并且快速掌握知识,马斯克都得跪下高呼不可战胜,脑机接口跟这一比,就是独轮推车和山阵号的差距。
好吧,伊尔斯摊牌了,他很馋这项技术,并且希望它能够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因为这就意味着德国技术教育的填鸭模式,完全可以被罐装知识取代,培养一名技校工人的时间成本从十年压缩到一年不到,相当于伊尔斯分分钟就将须弥至少一半的人口变成产业工人,还是上手就能干活儿,完全不需要培训的那种。
人类社会每分每秒都在产生知识,这些知识都被世界树记录,经过虚空系统的辅助,完全可以构建个须弥特色的互联网出来。
游戏中,虚空系统之后被关闭了,米忽悠通过一堆文案证明它必须被关闭,但咱们从现实的角度衡量,有这么一项技术,你让国家不用,这可能吗?
也许这话听着有些不舒服,但还是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对国家这个庞大的集体来说,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目前所有人类国家构建社会认知的底层逻辑。
当然了,肯定会有人说,那个快死了的老头子因为以前是当官儿的,所以到现在都没有拔管子,各种进口药疯狂用,隔壁几个白血病的小孩子要是有这个投入,现在早就康复出院了,还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跟我说这叫考虑性价比。
是啊,确实是考虑了性价比,那就是这个性价比的上下波动,并没有超过其所在组织的容忍范围,并且宏观环境是可以给这种消耗买单的,那些孩子们也能通过捐款的渠道得到救助,我们不否认悲剧,但也不能忘了人性的光辉啊。这里只是陈述客观事实,没有洗地的意思,大家不要误会(叠甲)。
就算是这样,肯定还会有人说,我不信,你看看那些捐款机构一个个做的狗屁倒灶的事情,黑暗,太黑暗了,米忽悠开发原神——黑暗降临!
大哥大姐,球球你们别光盯着黑暗的方向看,觉得黑暗那就努力扭转啊,天天带着十个不平八个不忿,遇到事情了想着“我是个普通人,又能怎么样呢”,那就躺下睡觉吧,梦里啥都有。
伊尔斯活了那么多辈子,最大的感悟就是,只要你做事情,无论对错,都要付出代价。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考虑性价比了,考虑这件事对国家,对民族,对集体是不是有更大的好处,或者当下有更大的好处,至于未来不好了,任何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发生各种变化,以后不好那是下一代的历史任务,这一代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那下一代干什么?
躺平等死吗?
所以伊尔斯从来不怪前人,人家都死了,你就是骂破天又有什么用,赶紧想办法解决当下的问题才是重点,第一次穿越当崇祯的时候,系统就给了个核弹礼包,然后就啥功能都没有了,那伊尔斯不也在自己能想到和做到的范围内反抗了一下吗。
最后,提供一条冷知识:除了国家电视台,很多报道都是找抓人眼球的事情报道,而报道坏事的流量比报道好事高得多。
你品你细品。
真要是按照某些报纸的描述,咱们现在已经开启《穹顶之下的全民吃鸡最终审判》模式了,你还能捧着手机看小说?
综上所述,在与小草神研究了罐装知识后,后者给出的建议是可以用,就一个问题比较难解决——量产。
最简单的例子,一份“三级技工的知识”和一份儿“八级技工的知识”肯定没法比,但一份儿“八级技工的知识”和一亿份“三级技工的知识”呢?
现在是三级技工,可不代表未来永远是三级技工,八级技工还在成长期的时候,这边一堆三级技工已经可以量产并完成很多工作的,咱们没必要一上来就高大上,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哪怕是先完成罐装的学前班知识也可以。
要是能做到罐装的小学知识就更好了,以须弥的识字率,半年内完成扫盲,一年后就可以跑步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士兵们就可以扛着栓动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上战场了。
对了,还不能忘了大名鼎鼎的马克沁,德国版本是MG8/15,总之,钢铁的时代在召唤!
除此之外还有些提瓦特当地特色的知识,比如各种超凡之力的使用,神之眼的加持战斗方法等等,以及各种魔法、仙术之类的,在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后,都可以拿来用。
所以为什么找艾尔海森?这些事情,伊尔斯直接和小草神聊就行了啊。.
那是因为艾尔海森属于前教令院学者当中,比较有开拓精神的那类,大家可以理解为不会践踏人性的执行官博士。
这种技术官能够提供丰富的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只要人靠得住,那就必须用,重用!
所以艾尔海森被伊尔斯请了过来,一起讨论罐装知识的量产可能性,以及选择知识类型的问题,毕竟是要作用于人类大脑的东西,甚至可以将其视为思想钢印一般的存在,必须谨慎小心地对待。
“罐装知识的使用确实非常便捷,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用,理论上,罐装知识没有使用极限,但就目前大量使用罐装知识的案例来说,最后无一例外都走向了疯癫。”
艾尔海森拿出了一份文件,上面记录着前教令院内部过量使用罐装知识后的疯癫案例。
这些人还有个统称——疯学者。
也有人说他们是触及到了禁忌的领域,被疯狂的知识污染了,一股子SAN值掉光后不可名状的气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P社玩家的真实系血源原神》呢。
不过艾尔海森给出的解释相当简单,就是吃多了撑死的傻瓜。
这就跟吃海参一样,一个是补,十个是撑,输了之后还疯狂吃那就是傻。
“使用极限能判断吗?”
“您是指时间上的极限,还是数量上的极限,还是类型上的极限?这三者的关系基本上都是混合发生的,暂时没办法给出精确数据。”
罐装知识的内容不是工厂生产的标准件,作为充满手工匠人气息的产品,它的产能和质量都是无法保证的,如同印度代工的产品,哪怕都是一个玩意儿,你也无法判断它们是不是一家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
伊尔斯退而求其次地问道:“那这些疯掉的罐装知识使用者之间,有什么共性吗?”
“最大的共性就是,他们都在短时间内使用了三次以上的罐装知识。”
“短时间是多久?”
“一个月到一年之间。”
“这样啊,那有没有疯学者恢复正常的案例?”
“有,如果疯癫程度不深的话,只要加以治疗和引导,并在一年内不要使用任何罐装知识,恢复概率还是很高的,能达到九成以上,只是……”
“只是什么?”
“有些疯学者在这个过程中会莫名其妙地进入某种冥想状态,并在那种状态中获取到不知从何而来的罐装知识,最后彻底疯掉,无法治疗。”
“有重度疯学者痊愈的案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