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落在魏国手中,魏国只会像贪财而胆怯的老财主一般死死地捂住睢阳,生怕丢了。”李太后沉吟道,一张圆润中尚有几分稚气的脸上,此时竟然闪烁着一种名为智慧的光芒。
“妹妹的意思是?”李园惊疑不定道,他从自己这位妹妹的言辞中听到了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我只是说,魏国若是得到了睢阳会做什么,我现在想的是若是万一秦军得到了彭城后又会做什么。”李太后道。
“秦军若是攻下彭城,可截断我们楚国的淮上之地,到时候……”李园思索着,他已经能够想象得到秦军若是攻下彭城后,绝对会以彭城为核心,四下出击,一步步蚕食楚国,秦军有这样的实力,也有着这样的心思。
有李太后在一旁提醒,同为聪明人的李园在转瞬之间也想明白了背后的意义。
如果楚国在睢阳与彭城之间必须放弃一地的话,那睢阳丢在魏国手中,楚国只会丢失一个睢阳,但若是彭城被秦军占领,其后果却是难以想象的。
“妹妹是说调睢阳的军队支援彭城,堵住秦军,睢阳若是不能守,直接丢给魏国就是了吗?只是,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白折腾了?”李园惊疑不定地看向自己的妹妹,此时的李园恍惚间意识到,自己这个妹妹,自己以前是不是小看了她?
李园在从前一直以为是自己一步一步将妹妹推到现在的太后之位的,但现在,李园却生出了一种感觉,自己的妹妹能够在王宫之中脱颖而出,登上王后之位,甚至成为现在的楚国太后,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同样非同小可。
仅仅只是眼下对睢阳与彭城之势的分析,这份见识就要超过他李园了。
“白折腾总比乱折腾好。”李太后也是无奈道。
“秦军主将杨明去年在东郡,以三万兵力对阵十几万赵魏联军,他是怎么做的?一方面拖住赵军,另一方面又步步为营,引魏军一步步走进陷阱,最终一战功成,我们现在要学的就是他去年曾经用过的手段,但我们面临的局势要是当时的杨明好上太多了,因为我们的实力更强,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去追求胜利。”李太后又接着道。
秦王政九年,秦赵之间的战争,震动天下列国,秦军先胜后败,李牧一战名动七国,后又有杨明在东郡一战中,在近乎绝境的战势中,绝境翻盘,可谓说,去年一整年的时间,是属于杨明与李牧这两个名字的一年。
“只是便宜了魏军了,睢阳这样的重地,竟然要让他们得到了,这老天还真是不公平。”李园无奈道。
“魏国若是不废,我们也不敢将睢阳这块肥肉丢给魏国啊,吃了一块肥肉的狗还是狗,但吞下肥肉的老虎就不一样了。”李太后亦是无奈道。
她的所思所想,固然可称之为高明,但是,但凡有其它的选择,他们又怎会做出这种只是两害取其轻,饮鸩止渴的决定。
睢阳与寿春之间,还在楚国的秩序之下,因此两地传递消息的速度很快。
因此项燕很快就得到了来自寿春的军令。
看着手中的军令,项燕陷入了迟疑之中,睢阳留下一部精兵拖住魏军,主力前往彭城与下邳一线,这当然是犯了兵家大忌的,但眼下的楚军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眼下主动权完全在秦军手中。
楚军主力移兵下邳,在下邳一线布防,对峙秦军,确保秦军不至于为魏军合并或是肆虐楚国淮上之地,这可谓是最坏的选择,但哪怕是最坏的选择也比没有选择的好。
睢阳城下,方圆百里之处,愁眉不展的可不仅仅只有项燕,魏国大将军同样也是愁眉不展。
“魏兄,秦军不愿相助?”看着去而复返的魏庸,魏国大将军难掩愁苦之色,眼下对于魏军来说,莫说是攻下睢阳城,连能不能在楚军面前保持不败都是问题了。
再想到秦军在东路一路势如破竹的进攻之势,魏国大将军的心就更难受了,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最怕的就是对比,一对比起来,直让人肝肠寸断。
“大将军,幸不辱命,我已经说服秦军主将杨明,不日秦军就将以主力东进,与我们合兵一处,共击楚军了。”魏庸郑重道,他脸上的郑重,放在在魏国大将军的眼中是阴沉,现在则变成了稳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有着秦军相助,这睢阳城,我们拿定了。”魏国大将军笑道。
“魏兄,此次你为魏国立了大功了,若能拿下睢阳,你的功劳我是不会忘记的。”魏国大将军不忘补充道。
“老夫也是魏国人,这么多都是为了魏国,又岂敢贪功。”魏庸亦是微笑相迎道,只是,在他的微笑之下,却有着淡淡的冷意。
这话糊弄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行,糊弄老夫?老夫当年也是这般糊弄别人的。魏庸在心中冷笑一声,只觉得面前这人熟悉的面貌与神色是那般的恶心。
魏庸所作的一切可不是为了让这大将军记住自己的功劳,他真正的目的是让魏王记住自己的功劳,进而为自己的复起提供可能。
这大将军话上说的好听,说他记下了魏庸的功劳,那潜在的意思岂不是说他不准备禀告魏王了,他一个大将军记住魏庸的功劳又算什么?大将军的人情很值钱吗?
相似的套路,魏庸也玩过,而且玩的更为熟练,所以,此时在魏庸的感激之下,却是冰冷的杀意。
此时,在他的身边,已经多出了一位罗网的天字一等杀手,一个完全受他支配的利剑,他当年虽然被流放,但在魏国经营了大半辈子的人脉岂会全丢了,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人走茶凉之事同样也可以变成人回茶亦热。
在睢阳城下的魏军中,可是有着不少人与他魏庸还有着几分在顺势之时可以兑现的交情。
第347章 护军初闻嫣嫣名
十万楚军的规模,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得过作为敌人的秦军与魏军,当项燕带着楚军主力朝着彭城至下邳一线而来时,消息自然也就出现在了杨明的书案上。
“断臂求生,这倒是够果决的。”杨明看着手中的军报,一时间也是无言,战争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切都如自己所预想中的那般,敌人也是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军略,眼下的情况就是如此。
根据杨明原有的计划是以偏师围彭城,再以主力移师西进,与魏兵合并一处,尽取西楚之地,但楚军却更果断,直接将主力移向彭城下邳一线,近乎舍弃了睢阳这样的重地。
“只是,这似乎不像是项燕敢做能做的事情,李园的话,也没有这样的胆略与见识,楚国内部还有谁能够有着这样的见识?”杨明沉思着,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时期的楚国似乎没有什么太强的人,项燕与李园这样的人,一个楚国上将军,一个楚国令尹,差不多就是楚国的文武巅峰了,怎么还有第三个人?
“主人,在罗网的情报中,楚国太后似乎也很不凡。”在杨明的思考中,离舞说出了一个人道。
罗网在楚国活动的范围虽然不广,但像是太后这样的人,自然是重点的关注对象,因此,在罗网这里并不缺乏对楚国太后的调查。
“这倒是有趣了,看来罗网要在寿春那里增加力量了。”杨明道。
罗网的力量虽强,但还不至于囊括天下,对列国的渗透,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若这楚国太后真有这样的见识,罗网以后说不定还能在此人身上有着更大的文章可做。
毕竟,在接下来十年的时间中,也就是秦国横扫大河南北时,楚国内部却在围绕着王位陷入到了一系列的内斗之中。
在杨明的记忆中,李园与幼楚王在未来的斗争中,被公子负刍逆杀,于是有了楚王负刍,在罗网的情报中,李园此人虽擅长阴谋诡异,但自身的才略确实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占据优势的能情况下,还能被公子负刍反杀。
但若是这楚国的李太后能够有着如此见识的话,罗网或许可以在接下来楚国内部的争斗中,做些文章。
“主人是说要好好调查调查楚国的这位太后?”离舞问道。
“如果楚军此处的动向真的是因为这位李太后而起,那她就值得罗网投入更多的力量与精力,有着这般见识的女子,这天下间可不多。”杨明道。
天下间太后虽然有好几个,但要么是坑货,要么是没有什么存在感,这楚国李太后会是例外吗?
“只是,现在楚军已经回援,主人又该如何应对?是攻彭城还是找楚军决战?”离舞好奇道。
这些年来,她一直负责罗网的活动,几乎未曾再见过杨明,这一次能够在这楚国境内见到杨明,自然是有着另外一番心情,当年从雁门郡一路到咸阳的经历,甚至是那差一点变成现实的计划,对于离舞来说,可是十分难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