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再出发
车林这么问,虽然是要口供,但也是期望车羽会选择迷途知返,还有转圜余地。
但是他注定要失望了。
车羽目光盯着他,兄弟两人四目相对。
突然——
有一瞬间,那车羽似乎脚从地上跳起。
刚刚有一个跳起的动作,一道金光从后面射来。
扑通一声,车羽落地,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粽子。
正是汤昭出手。
不用汤昭开口,车林已经明白,指着他道:“你……你还要偷袭?”
车林默然点点头。其实他经验比汤昭丰富,不用汤昭提醒的。
别说他没什么靠山,就是有靠山,也要脱一层皮。
反正这次魔窟已经平息,首恶尽墨,只剩这一人。现在活人归幽州检地司提走,至于车林是狠下心来用手段逼问出魔教阴谋,顺利解决此案乃至破获一起惊天阴谋,还是为了兄弟情私自放人搭上了自家前途,又或者取折中给兄弟一个痛快说他自尽维护家族掩面,汤昭都不在意。
虽然两人都是外州的,但都是检地司的人,尤其是汤昭,身份也是值钱的。他肯作证,旁人自然不能不掂量一下。
隋风是他人生路上重要的人,不仅仅是情谊,还有更深的意义。
两人见面,一时悲喜交加,隋风更是感慨非常,拉住汤昭的手道:“阿昭,世上还是有好人走的道。”
但要说汤昭这话是不是在施压,要车林必须公正处置,不能姑息亲情,汤昭倒是没这个意思。
池千里也在外面。不过用不上他,他也没来动手。
隋风“啊?啊?”了几声,一时茫然。
车老爷只道是夸赞,连忙逊谢两声。
薛闲云也曾经放过石纯青。
这多是因为剑客数量稀少。即使如今剑客越来越多,连以前摸不着剑客门槛的地方豪强现在也渐渐能出剑客了,但总人数还是少的,就是因为太少,地位又高,所以反而不在黎庶面前耍威风。因此百姓见到的,最多是一个个“侠客老爷”。
在某一瞬间,就是车羽对车林的叫嚣,汤昭还幻视了另外一个人。
汤昭这个饼是用心画的,但奈何隋风不知怎么吃。如今天下渐渐武风兴盛,文化衰落,寻常百姓已知武者尊贵,更知检地司的强横。但要是不入门者,对侠客、散人、剑客的分野还是不明白的,也不知剑客是天下柱石的力量。
现在车羽一万个不服。
车羽只有在车林眼里才是兄弟,在汤昭眼里是丧心病狂的魔教教徒,绝不可轻忽。
今天虽然是车家少爷成为剑客的大好日子,但那些演出的艺人包括隋风在内大多数也只知道是大喜事,弄不清车少爷到底要干什么。
好家伙,一个镇守使的亲弟弟是魔教,还操作一系列大事件,败坏检地司名声在前,意图潜伏密谋在后,谁知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这种血亲的干系,车林难道不担责任吗?
“跟这等邪魔外道没什么可说的,大伙并肩子上啊。”
他似乎要做什么,但下一刻金光大盛,他一声不吭昏了过去。
说罢,汤昭和池千里转身离开。池千里便先回云州,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这边的后续云州虽然不直管,却要时刻注意这边的动态。若幽州控制住了后续还罢,若幽州上下真是一群酒囊饭袋,被魔教篡夺了引发大祸,云州也不能放着不管。
魔教也好,龟寇也好,也许他们各自信奉各自的理由,还能说服其他一些人,也不能说没有人才,看似不是一般的盗贼可比,然最后干的事情还不如盗贼,杀人如麻,无恶不作,魔教还要加一个“诡秘邪恶,扭曲人性”,龟寇是“反贼”,魔教是“人奸”。可以说龟寇还有招降的价值,魔教就不用跟他们废话——
仔细想想也知道,车羽在车林眼皮子底下不动声色运作多年,天赋手段皆不下于他,兄弟情分也仅止于“留你一命”的程度,怎么可能最后随随便便向他低头呢?
这还是幽州检地司的事儿。
“车镇守,你幽州的事还有后续,最近必然很忙,一时半会儿抽不出身,我也就不打扰了。你有什么事要我云州帮忙只管开口,作见证、出人手,我也好,池镇守也好绝无推辞。别忘了等你有时间抽空来云州琢玉山庄,我把剑赔还给你。”
汤昭早已想好了说辞:“阿云被一位高人带走了。”
汤昭和池千里过来就是给他洗清干系的,至少证明车林事先并不知情,知道后也做到了公私分明,并无包庇。
汤昭心知再留下去就要见证车家的家变了,那可是外人不便参与的,便和隋家人一起告辞。隋家人此时以汤昭为主,说走便走了,何况和车老爷不是一路人,喝了这大半日酒早已如坐针毡,此时巴不得能走,连宿醉未醒的隋老头也搀扶起来一起离开。
汤昭博览群书,那是张口就来:“就在我走之前,我看到一位高人的影子,又看到了她的留书。说来也巧,她竟是我一个同门师姐。最放荡不羁,却也爱才如命,又是识得千里马的伯乐。她留书告诉我,阿云有剑客之姿,她要带回门中教养,不过三年两载,定然教出个剑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