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吴天那些紧要的文件批阅完,方才伸了个懒腰,闭着眼睛‘享’受三女的‘按’摩。柳如是一边给吴天捏肩,一边道:“要不要去参加儒林大会?这次平西王召开的儒林大会相当热闹,除却新明未参加外,其余的势力都派人参加了,影响相当大。”
吴天道:“懒得理会,我要是去了也是去杀人,捣乱有什么意义,他们联合起来才好呢?到时候,这些儒生想要投靠新明,新明可以直接拒绝,将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这就是最好的拒绝借口。”
李香君和陈圆圆的手不由一颤,在吴天眼里,这些人竟然如同插标卖首之徒。说杀就杀,难怪会有杀神称号,古之白起也要逊色几分。
李香君忽然坐在吴天膝上,搂着吴天的脖子,痴‘迷’地看着吴天,道:“可是天下能把书流传下去的就是这些儒人啊,老爷不怕这些儒人把老爷的名声毁了?”
吴天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从未考虑过他们的感受,那些鞑子能搞文字狱,难道老子就不会么?多灭几次门,料想不会有人继续玩这种诈骗行为了。狗屁的为民请命,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请命还差不多。”
说着,李香君立即把茶杯从茶几上端了过来,直至吴天喝了,又把茶杯放回原处,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吴天,只听吴天睥睨道:“这些人从宋朝赵匡胤弄了个杯酒释兵权的戏,虽然解决了唐朝军阀格局的弊病,却也导致了宋朝由文官统兵打战的极端。可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这种事情非常危险,也把把汉人的命脉和军人的脊梁打掉了,有战斗力才怪,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陈圆圆惊愕道:“难道不是宋朝的兵卒弱?”
吴天摸了摸陈圆圆的头,笑道:“宋朝的兵卒很强悍,而是将和帅弱了。文人领兵打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何况宋朝歧视武人,却把一个保家卫国的军队的身份和地位降低,大明晚期也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一个国家靠文人打战,真是不拿人民的命当盘菜。宋朝本来可以改变国运的,偏偏出了个宋高宗赵构这个奇葩皇帝,为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竟把自己有可能全部失去的疆土收复的机会放弃。”
说到这里,吴天非常鄙视宋朝的官制,不由讥笑道:“赵匡胤在文人心目中地位极高,实因他给了文人极高的地位,士大夫与天子共享天下,有宋一朝,文人从来没有因为言论以及作战失败而被杀的。可武人稍有出格之举,其惩罚相当严厉,这导致了文人轻贱武人的社会现象。这种偏激的社会现象使得天下百姓有种好男不当兵的意识,这种偏见的意识一直延续至今。”
李香君问道:“那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歪曲的现象呢?”
吴天道:“提高军人地位,当兵光荣。只要有人当兵,其家人将会得到国家减免税负,就是牺牲了,其家人或是孩子都会得到国家奉养。只要士兵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堂堂大汉民族面对任何国家或是北方游牧民族又有何惧哉!”
要是吴天这样培养军人的好战,一旦发动战争,士卒将悍不畏死。这样的军队才是最可怕的,也是统治者最为担心的。不过李香君、柳如是和陈圆圆并未问及朝中核心体制改革。
实因这种事情从古到今都非常忌讳,她们害怕引起吴天的误会。何况吴天还有很多计划没有实施,她们还未得到阿九公主的接纳,要是现在就谈论这些,恐怕会引起阿九反感,到时候受罪的还是她们。
当下柳如是、李香君和陈圆圆相当于吴天的秘书,帮助吴天处理阿九送来的文件。通过近些日子的相处,三女大抵摸清了吴天的性格,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她们还是非常自由的,吴天并不反对她们有才华。
至少现在三女就觉得过得很充实,没有往常那般独‘孤’和空‘虚’。跟着吴天的思路走,她们似乎也认可吴天的执政理念,要是按照吴天这种治国理念,不出三十年,整个新明将进入盛世之景,非常强盛的时代。
吴天似乎看出三女的担心,不由笑道:“你们啊,现在没有必要去担心,关于你们的事情我已告诉阿九了。不要把阿九想的那般恐怖,她与其她女人不一样,她并无多少野心,就连这个女皇帝也是我强行让她当的,她最想的是相夫教子。”
第五十五章 大乌龟将要雄起
吴三桂对于儒林大会非常重视,只不过遗憾的是陈圆圆不见了。并未留在上清观中参悟道法,反而销声匿迹,好似看破红尘,飘然而去。吴三桂太了解陈圆圆的性格了,要是柳如是和李香君,他不觉这两个女人不会这样做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巾帼英雄,岂会没有自己的骨气。
但陈圆圆不一样,陈圆圆的性格乃是随意而安,绝不会外出,甘受奔波之苦。所以吴三桂才同意陈圆圆在上清观做观主,当然,吴三桂也有些玩道姑的趣味,这才没有阻拦,本想他做了皇帝,也不打算把陈圆圆接回来,只打算把陈圆圆留在道观,然后他去微服私访,在道观中玩,那才有趣味,他也不需要吃药也能重振雄风。
吴三桂派出了大批人去寻觅陈圆圆下落,至于柳如是和李香君,他是不会阻拦的,他只要陈圆圆,在床第之欢方面,陈圆圆绝对是一个最能讨男人欢心的女人了。
当吴三桂得到陈圆圆并未在昆明的消息后,他立即意识到陈圆圆可能已经选择离开了,能让陈圆圆离开唯有男人,一个让陈圆圆‘痴’迷的男人。陈圆圆是个白虎,他非常清楚,在那方面的希求是非常大的。
吴三桂起初很愤怒,可随即想到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吴天来了昆明。吴天有多可怕,他比谁都清楚。世人都以为吴天没有下毒,单凭吴天一个人是无法做到灭杀几百万鞑子,可吴三桂有金顶门支持,也有神龙教洪安通的妹妹建立的神龙教云南分支支持她,当然知道吴天的可怕。
如今他有金顶门和云南神龙教两大势力的鼎力支持,在天下各大格局中有着一搏之力。吴三桂其实早已后悔没有坚持下去,只要他坚守山海关,李自成最终会臣服,虽然李自成见到陈圆圆,是要美人不要江山,可吴三桂不选择鞑子,把陈圆圆的事情暂且压下,那他封王拜侯照样可以实现。
吴三桂既恐惧吴天又感激吴天,如果没有吴天,那现在的儒生就不会支持他成就霸业,如果没有吴天,他仍旧是那个大汉奸吴三桂。他的决定并非因为陈圆圆,别人不知道,但是他自己知道。为了降低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名声,他打着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旗号,引清兵入关。导致中原落在鞑子之手,这是他心中的痛。他以为鞑子只是入关劫掠一番便会退走,这是他估料错了多尔衮的阴险和厉害,也把自己高估了。当清兵入关,打败了大顺朝的军队,入关而不出关,想要霸占中原,吞并中原所有疆土,建立大金帝国的不朽功业。
他委实未料大顺朝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要是大顺朝的部队厉害,那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既有名声又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可惜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意料,当时他只要拿出楚霸王那破釜沉舟的勇气,那现在的天下很有可能就是他的了。
大汉奸吴三桂,每次听到这个世人对他的专称,他的心就在滴血。他是汉人,也不想这样,他只是棋差一招,受了多尔衮的蒙骗,最后不得不接受多尔衮的册封,坐镇云南,为了得到平西王的亲王爵位,能佣兵数十万,不得不亲手杀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