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就是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要是知道未来三十年中会出现吴天这样的铁血分子,他何苦来哉,只要他领导汉人坚持抵抗鞑子,他现在就是大英雄,很可能也得到了大明江山。只要是汉人统治的江山,又给天下读书人最大的实惠,没有人反对他登基称帝。只要他坚持与关外鞑子战斗到底,那吴天也会支持他。时也命也,大汉奸这个身份终于在吴天灭了鞑子在中原的有生力量后再也不复存在了。
吴天的很辣和果决,他是由衷佩服的,可以说,他吴三桂一生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被大玉儿忽悠死的多尔衮,此人雄才大略,的确是人中之杰;第二个就是吴天,而吴天相较多尔衮更加很辣,料想多尔衮也不会想到他的一番心血竟在吴天手中葬送,鞑子灭族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对多尔衮,他只是实力估计不足,鞑子并不可怕,真正拼死一搏,关宁铁骑未必输给鞑子。何况以多尔衮的智慧和手段,也不会舍得十万鞑子精锐葬送在他手中,来个鱼死网破,多尔衮一家大业大,玩不起这种拼命三郎的狠劲。
说实话,吴三桂最恨的人就是李自成了,倒不是李自成睡了陈圆圆,而是李自成在操蛋。灭掉大明,却仍旧是个草莽,未能转为开国之君的英明,没有经历帝王之脱变。他只要达到洪武皇帝朱元璋一半的本事,那大顺朝也不会如此不堪一击。
他大汉奸的身份,实则有李自成一半的功劳,谁叫李自成太过脓包。现在的新明对李自成的评价并不高,只给了一个农名起义军的首领评价,他建立的大顺亦非灭明之罪魁祸首,灭明者乃官绅也,是地方军阀养贼自重导致大明帝国的崩溃。
大明亡国不是崇祯皇帝的过,而是大明这个统治基础出现了问题,官绅早已尾大不掉,真正的蠹虫就是这一阶层。当然,大明的商人也是灭明急先锋,他也是军阀之一,这点他承认,也心服口服,对东林党人的评价公平公正,一点没有污蔑东林党这个集团于国的祸害。
在满清入主中原后,东林党上至魁首下至成员,投降派暂居了绝对优势,真正的爱国分子百不存一。如今这些铁骨铮铮的儒人却得到了吴天的重用。吴天用人颇有三国大魏曹操的精髓,量才而用,绝不会看你的名声和地位,没有能力,你就是说破天也不会用你,最多把你打发到教育这一块中去教书育人,实现儒人最乐见的桃李满天下的愿望。
吴三桂苦涩道:“本王虽然高兴儒生的拥护,可也是吴天不用而弃之人啊。人家丢了的垃圾,他却要一副礼贤下士的态度,包容这些儒生,让这些儒生在大周继续祸害大周。”
夏国相虽然是吴三桂的女婿,可他知道吴三桂的心思。吴三桂对天下儒人并无欢喜,只是现在时局不一样了,新明已在江南重新建立起来,他的身份又决定了他不能跟着新明走,只能另外立一个大周,唯有如此,他才能与新明和台湾郑家三分天下。
本来把陈圆圆接回王府,再次利用陈圆圆身份当遮羞布,可惜陈圆圆已经不用了,陈圆圆有了自己的选择。对于一个曾经的秦淮八艳之首的陈圆圆来说,吴三桂已没有她依附的条件,吴天才是她的最佳选择。
像陈圆圆这样的天下绝色,又有那个成功男人可以放弃的呢?吴天与他,只要脑袋不秀逗了,均会选择吴天作为依靠。虽然天下人都知道新明的皇帝是阿九,但真正的无冕之王却是吴天,可吴天没有登基称帝,就是新明灭亡了,不论是郑家还是他吴三桂也不敢对吴天怎样,不但不会,还要恭敬有加,不能把自己当成皇帝,而是当作他的崇拜者,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睡得安心。吴天做不到灭尽天下所有人,却可以灭了皇室所有人。
他以为吴天是一个武夫,可吴天的治国理念却让他惴惴不安,夜不能寐。现在就是希望云南神龙教教主能突破到先天‘巅’峰,成为大宗师,还有金顶门的一众高手,只要两个门派突破到大宗师,又探索出吴天的弱点,针对性的下手,一旦有了对付吴天的手段,那他便可出兵北方,灭了郑家,或是联合郑家灭了新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举办儒林大会,不过是为了和北方郑家抢人才而已。郑家也好,他吴三桂也罢,那些有识之士均不看好他和台湾郑家。真正受人尊敬的大儒,没有一个投在他麾下,郑家也没有,如今郑家露出了狐狸尾巴,野心暴露了出来。
不过吴三桂却不认为郑经会是他的对手,实在是郑经已老,早已力不从心,而郑克爽和郑克臧又在争夺王位,据可靠消息,郑克爽已有灭哥哥郑克臧的心了,且天地会陈近南又支持立长不立幼,这让郑克爽不得不杀了陈近南。
天地会一旦没有了陈近南,那些天地会中的人将投在新明的怀抱,反正天地会的宗旨就是反清复明,他们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隐匿在悦来客栈的吴天却笑道:“吴三桂要崛起了,这只乌龟比郑家有分量多了。何况还有不少汉奸尚未清理殆尽,投靠在吴三桂麾下居多,郑家对于人才又不甚重视,只重用台湾系的文人,何况台湾系的文人都极其鄙视北方儒生,这些儒生要是不投靠吴三桂那就没天理了。”
李香君道:“北方郑家到现在都不了解吴三桂的真实实力,吴三桂一直暗中招兵买马,精锐就有二十万,如今得到了西南地区,实力更是暴增,兵马约莫四十万之众。台湾郑家以前只注重海军建设,未重视陆军,这是地域决定了台湾郑家的军事革新倾向。”
吴天冷笑道:“郑家的二公子正在密谋暗算陈近南,嘿嘿,天地会一乱,那郑家如同瞎子一般,对天下局势的把握将不复存在。反而是吴三桂这只大乌龟要雄起了,他重用那些没有文人节操的儒生,其中也不无有用之才,何况北方在鞑子铁血统治下,已把那些心怀故国的儒生灭干净了,能活下来的文人,大多都是汉奸,或是软骨头,有了人才,西南想不发展都难。”
第五十六章 打倒天下第一屠夫
吴天在儒人心中的屠夫形象远胜武悼天王冉闵,对于世人把他必做武悼天王,吴天是乐闻其见。纵观古今帝王,能有此霸王,敢爱敢恨者,唯冉闵一人。恨胡暴戾凶残,视我汉民之两脚羊也。爱我汉民之危,时值民族生死存亡,唯武悼天王敢发强劲之声。
恨胡也原始于此,谁说古之帝王无我民主主义者。吴天来到隋唐,瞧着忽略仍未荡平,虽然大隋乃汉族帝王统治,但上层统治阶级均由南北朝时期的胡人贵族转变而来,强大的世家中均是胡人,非我汉之世家。
李香君对于吴天高度赞赏冉闵,可见吴天与冉闵的心思何其相似。要是放在大明未灭前,听到吴天这般赞扬冉闵,她也会鄙视吴天的残暴,心存杀心,不适合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然鞑子肆虐中原数十年,多少汉民惨死于鞑子的剃发易服和文字狱。
汉之强兴盛于汉朝,乱于三国,羸弱于晋,后之大唐也未摧毁北方游牧民族的根基,汉灭胡,方有四百年之统治,唐之灭胡却两百余载,中期便发生了安禄山乱唐,宋明两个王朝亦无力歼灭胡人有生力量,方有后来鞑子再次崛起。
吴天冷笑道:“现在这些儒生有几个知道武悼天王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有多少人记得他的丰功伟绩。我汉民族未断绝传承,甚至是灭族之危也是他的屠胡令方才令胡人胆丧,非所谓外仁内厉才让民族屹立不倒。他们痛恨武悼天王,乃因汉奸在他手中没有生存土壤,见一个杀一个,毫不手软,胡人把我民当两脚羊烹煮,我汉民同样可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烹煮胡人而报复。他打破了士大夫的仁义之道,也毁灭了胡人对汉民愤怒后所产生的恐怖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