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简单地了解了情况之后,央视决定先是采访学校的领导,然后是区秋,最后是萧江的同学。
在采访之前,学校甚至给区秋回答大纲,意思就是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要把萧江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
但区秋从来都是实事求是的人。
白松问道,“萧江是怎么样一个学生?是他自己独立完成,还是在学校的帮助下研究出了效率非常高的即时翻译软件?”
区秋很认真地回答道:“我在念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学习的是人工智能。后来进入了漂亮国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现在来到江州理工大学从事学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做的也都是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领域。”
“自认为在计算机人才培养这方面有发言权。”
“计算机软件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并不是学校培养这个学生花费了多大的精力,也不是这名学生有多么刻苦,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天赋,是学生对逻辑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理解。”
“而萧江就有这样的天赋!”
“能够研发出被联合国认可的软件,萧江发挥了主要作用,学校是辅助作用。”
白松又很认真地问道:“那么萧江作为一名研一的学生,他在做科研或者是创业的过程之中,学校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区秋笑了一声说道:“我个人对学生的培养是散养型。萧江有这样的科研能力,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语音识别技术的。”
“也是因为这篇论文,我才去萧江的家里说服了他,让他放弃了水木大学和燕京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前往咱们江州理工大学念书。”
“来到江州理工大学之后,我就和学校的校领导进行商量,对萧江这样的天才学生开放学校所有的实验室,只要在不影响其他同学做实验的前提之下,萧江可以24小时在任何一个实验室从事他的科研工作。”
“对萧江的学习我们也是有要求的,但我们对学习的方式没有要求,如果萧江的学习成绩能够达到考试的要求,我也同意他不上课。”
区秋没有按照校领导的要求,把所有的功劳都堆在学校的头上,而是实事求是,非常诚恳。
一旁的校领导听到这话之后着急的不得了,不断地捶胸顿足,对计算机系的领导说道,“你们这个区老师到底怎么回事,刚刚不是已经给她交代了吗?一定要突出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的作用。”
“现在怎么把所有的功劳都往萧江头上推,那学校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她这样说,那萧江在咱们江州理工大学念书和在其他学校念书又有什么区别?”
计算机系主任听领导这样说,也是非常尴尬。
就在这时,区秋又说道:“在学生的创业方面,学校的确是给予了支持,萧江创立的兴科文汇公司的电子辞典,因为功能强大价格便宜,影响了市面上某些企业的销售,这些企业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封杀兴科文汇,并且对其污蔑。”
“我们学校站在了公平公正的角度,坚决维护我们学生的权益,也坚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和就业条件,所以我们也向相关的媒体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写了说明和申请,从目前来看,的确是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安心创业,安心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