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刚刚快气出心脏病的学校领导听到这里,才缓了过来。
校长满意地点点头,其他的老师也长舒口气。
采访完毕之后,白松又去探寻了江州理工大学的实验室。
江州理工大学虽然在内陆城市,但是在科研方面比起很多沿海城市的一流学校或者是一线城市的重点学校,也是只强不差。
这也让央视的记者非常感叹,白松也对着镜头说道:“学生们报考的时候,其实可以多考虑一些内陆的优质学校,这些学校对学生以及教学科研那种负责任的态度,是很多高校不具备的。”
随后央视的记者要采访萧江的几名同学,了解萧江学习之外的生活等情况。
吴涛本来是想说话的,他当然不会说什么好话,但就在吴涛凑到摄像头前的时候,曾露一把把吴涛给拉开。
她知道吴涛肯定要说萧江的坏话,她才不答应。
曾露在镜头前极力地维护萧江,把萧江说成了科研天才,并且也说萧江不仅自己做科研,而且还乐意帮助同学,给整个研究生团队都带来了很好的科研氛围。
曾露就是这样的人,只能够她说萧江,不能别人指责。
况且现在当着外人的面,那肯定是要夸萧江的。
央视的记者非常满意,白松能够预料到这篇采访新闻稿播出去之后,一定能够让全国甚至全球的观众们改变对夏国科研环境以及夏国高校学习环境的看法。
央视本来想进一步去采访萧江本人,去看看创业的公司,被萧江拒绝了。
一是萧江实在是没空,最主要的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低调,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品质,对萧江来说却是一种自我保护。
当天晚上,央视的记者和采访团队紧急对新闻稿以及采访素材进行编辑排版,第二天晚上7点整,关于萧江的报道居然出现在晚间新闻联播之中,而且时长足足达到了2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