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起头,努力地盯着尸体,摇了摇头道:“我是一名法医,不会畏惧尸体!”
韩哥很欣慰地点点头,轻笑着继续分解尸体,他用刀直接划开腹部。后来我才知道,他用的是法医惯用的解剖法——一字形切口。男性的创口除了头部伤处是由碎木造成的之外,其他部位都是钝器创伤,可以猜测是由车子的碎件造成,但头部创伤属于致命伤。女性腹部2处木质伤,余下几处均为金属钝器所伤,致命伤则是颈部两处。
“这么说,死因确实是交通意外?”我强行压抑着内心的恐惧。
“表面上来看没错,但这只是法医鉴定范围,还存在诸多局限性。”
“那韩哥你的意思是?”
“把你今天的昆虫采集情况详细汇报下。”
我调整了一下呼吸,重新打开放在解剖台旁的法医工具箱,拿出整理好的资料。
我定了定神,说:“两具尸体腐烂程度不一,女性尸体腐烂程度明显快于男性尸体,但女性尸体并非是阴性所导致,我怀疑是受了雨天的影响。因为男尸没跟土壤产生直接接触,湿度相对于女尸来说偏低。所以,我在男性尸体的眼耳口鼻等处发现大量蛆虫与虫卵,初步判断有两种类型的嗜尸性昆虫。男性尸体周围土壤遗留下少部分红褐色的虫蛹和蛹壳,所以某类嗜尸性昆虫至少已经繁殖了一个世代。”
汇报完毕后,我又马上从法医工具箱里取出毒瓶与封闭胶带交给韩哥,继续说:“然后就是女性尸体,腐坏程度大于男性尸体,其主要原因是尸体与土壤有直接接触,加上雨水给予的适宜湿度。我在她的眼耳口鼻等处,发现较少昆虫。在女性尸体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开放性伤口内发现大量蛆虫与虫卵,并在其周围土壤发现乳白色虫卵,应该是昆虫种族争夺空间资源的结果。”说到这儿,我的心里忐忑了一下,差点把那只奇怪的蓝绿色甲虫标本拿出来,我根本不认识这种虫子,若说不出个啥,那脸可就丢大了。
我说完后,韩哥保持着沉默,静静看着我手里的标本。难道被发现了?或者韩哥知道关于奇怪甲虫的秘密?我拿不准,索性闭口不言。就这样,我们僵持了足足一分钟,气氛非常诡异。
“韩哥,其实……”我有点受不了了,因为我面前还有两具刚刚解剖出来的尸体。
“小靳,你要谨记,千万别瞎猜测,怀疑的事情要马上落实,法医界最忌讳随意妄下结论!”韩哥直接打断了我的话,眼里写满了疑惑之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类的嗜尸性昆虫,还要进一步进行观察、检验,先确定虫子的种类与虫卵的阶段,我才能反推出死者的准确死亡时间。”我嘴角带着微笑,继续讲述自己的报告。
“接下来该怎么办?”韩哥又恢复了往常的严肃神情,反问道。
“继续分析昆虫?”我反问道。
韩飞摇了摇头,继续说:“小靳,你还太年轻。法医这一行并非儿戏,稍微一个细小的错误判断,会直接将案件导入歧途。现在,赶紧去把昆虫种类鉴定出来,我要马上拿到最终报告。”
“是!”我点头回答道,看来今晚要挑灯夜战了。
“去吧,我还要做进一步检查。”
“对了,刚才我收到老高发来的监控调查资料和打火机以及香水瓶上的指纹分析。经过局里的指纹库配对,确认死者是宝山集团的老总杜飞和他的私人秘书李燕。这案子绝非意外,上头叫我们引起重视,要在短时间内抓到真正的凶手。你师父将你交给我,千万别让我们失望。记住,我要一份最详细的昆虫尸检报告,这件案子非同小可!”韩哥对我大声吩咐道。
“保证完成任务!”我向他敬了一个礼,代表着一种承诺。
韩哥离开后,我也离开了。半小时之后,我便回到了师父给我安排的住处,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地方,不过家具配套还算齐全。让我住下来的原因是这里有一个废弃的地下室,是房东堆放杂物的地方。现在,我只用租房的价格就能拥有它,经过我的收拾后变成了一间昆虫实验室。
我直接跑到地下室,坐在那张白色的实验台前。桌上放了几把大小不一的镊子,还有小型聚光灯、放大镜、测量尺,以及专用的抓昆虫手套。余下的大部分器材正在路上。
不过,桌上现有的工具用来开展后续工作,已经绰绰有余。
我打开了我的工具包,将今天收集到的昆虫标本放在聚光灯下的白色台子上。
首先,我拿着放大镜观察男性尸体上的蛆虫,蛆虫就是昆虫的幼虫。
蛆虫体长16mm,呈乳白色,表皮非常柔软,节棘刺粗大(也就是爬虫类的脚),第3胸节至第7腹节每节有24个小疣,第8腹节背部上面没有小棘。前气门孔突10个,呈1排。口咽骨大型,色素深。
我对虫子极其敏感,尤其是关于虫类的样貌特征,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放大镜下的是急钩亚麻蝇的幼虫,按照现在的特征,属于2龄幼虫末期。
此时,我要详细说明一下,急钩亚麻蝇属于双翅目麻蝇科亚麻蝇属。在25℃~34℃下,1、2龄幼虫成长各需要1天,3龄幼虫则是2~3天,前蛹期需要2~3天,蛹期可延长到9~10天。
现在,不难推测出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9~10天前。(人死亡之后,昆虫并不会立马在人身上产卵,吸引虫子前来的是尸臭。而在此之前,尸冷才是一个人正式死亡的终极佐证。尸冷需要1天左右,也被称为早期尸体现象。尸臭的引发时间在1~7天不等。)当然,根据现在的线索,还远远不够证明。因此,我继续观察蛆虫的变化。
随后,我又开始仔细分析女性死者身上的蛆虫。虫子体长15mm,各节前缘棘环于第5腹节以前呈完整的环形。第2~7腹节的后缘棘环仅第7腹节完整,第7腹节的后缘棘环背面的棘刺大小形状均相同。第8腹节背面中央光滑,全无微疣。后气门间距约等于1气门的横径,气门环完整而细窄,中外两气门裂间的内突呈角形向内延伸,钮孔偏大。
不过,根据这些我还无法确定。所以,我继续观察标本。
<h3>第四章 真正的死亡时间</h3>
<b>我在脑海里将绿蝇属的各个虫子的特征都过滤了一遍。突然,我的大脑灵光一闪,想起了丝光绿蝇,死者的真正死亡时间在3月24日~28日之间。</b>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女性尸体身上的标本里意外发现了一个红褐色的蛹,长6.9mm,宽2.8mm。蛹头部的呼吸角细长,黑色棘刺发达,后表面基本无凹陷。我大概能够确定这是丽蝇科里面的一种,但仍然无法精准落实。就在我手足无措时,突然想起女性尸体周围的土壤里还采集了虫卵,它身边围绕的成蝇也有样本。
我兴奋地打开了瓶子,卵呈乳白色,形似香蕉状,长1.16mm,宽0.4mm,卵壳上具有六角形的纹饰。卵孔椭圆形,孔口周围有一圈凸起的卵孔领片。这是绿蝇属卵中的一类,可惜绿蝇属共有23种,让我感到特别头疼。
在这个瓶子里,还有两类成虫。其中一种前胸侧板中央凹陷,并且裸露在外,后背中鬓5~6根,往前方逐渐短小。腹部第3背板无中缘鬓,第5腹板长,后端圆,内侧刺较多,第6背板中断。我确认是属于急钩亚麻蝇的体型特征,显然后面一种成蝇只要确定,那么绝对能推断女性尸体上的虫蛹和虫卵属性,看来距离成功不远了。
而另一只成虫体长6mm,额头较宽,约为1眼宽的三分之一,间额为暗棕色,侧额及侧颜额略具银色粉被,侧额具细毛,颊面泛黑,并且有黑毛,后梗节(第3节)为梗节(第2节)长的3倍。
虫子的名字呼之欲出,但还差点东西。倘若确定了另一个昆虫的种类,自然可推测出虫子的生长周期,也能确认死者的真正死亡时间。按照韩哥的说法,由于连绵小雨,加上尸体的腐烂程度,他只知道死者的死亡原因。但死亡时间才是破案的关键节点,因此,他才催我连夜做出论断。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已经初晓,离交报告的时间只手可数。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重新整理思路。人死亡后昆虫建群前期(人死到昆虫首次产卵的时间段)最先吸引的昆虫是丽蝇科的绿蝇,属于金蝇属和丽蝇属。不过,丽蝇属比较耐寒,只有冬季才会出现。所以,最后一种昆虫在绿蝇属与丽蝇属之间。
金蝇属也基本可以排除,我在脑海里将绿蝇属的各个虫子的特征都过滤了一遍。
突然,我的大脑灵光一闪,想起了丝光绿蝇,它的成虫体型在5~10mm,卵的长度为1.1~1.22mm,宽是0.38~0.5mm,蛹呈红褐色。尸体上检查到了红褐色的蛹,体长6mm的成虫,还有一个乳白色的卵,长1.16mm,宽0.4mm。毋庸置疑,这是1龄幼虫,完全符合所有条件,确实是丝光绿蝇的成长阶段。
现场采集的虫子确定了两种,急钩亚麻蝇成虫和2龄幼虫、丝光绿蝇的成虫和3龄幼虫,这两种虫至少经历了一个世代。
因为急钩亚麻蝇从产卵到发育成成虫的时间,加起来需要15~18天。2龄幼虫2天,也就是17到20天。昆虫建群前期(人从死亡到第一批昆虫侵袭的时间)1~7天,那么死者的死亡时间在18~27天。
丝光绿蝇成长适宜温度为26℃~31℃,相对湿度为75%。第1代从卵发育至成蝇需14天,其中三龄期约5天,蛹期约6天。成蝇产卵前期约7天,卵散产。第2代从卵发育至成蝇约需13天,其中3龄期约4天,蛹期约6天。也就是说,丝光丽蝇成长到第二世代的3龄幼虫一共需要约22天(一代成蝇需要14天+产卵前期7天+二代1龄幼虫1天)。
综合上述判断,能够确定死者已经死亡18~22天。
我来回仔细检查,春节温度平均25℃,连绵小雨湿度符合75%,这些完全对上。天色开始慢慢变亮,我躺在座椅上松了一口气。现在是4月11日,死者真正的死亡时间在3月24~28日。
其实,捕捉到的有效嗜尸性昆虫种类越多,判断的时间就越精确。
我还听师父说过,利用当时的温度、湿度和昆虫的生长时间,有个推算公式能将时间精确到一天以内。但我目前还不够火候,加上时间有限,我连多测验几个昆虫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运用高深的推算公式了。
我抱着激动的心情跑到韩哥的住所,可惜我猛敲门都没人回应。
就在我准备离开前去局里时,韩哥的门突然自动打开了。
只见韩哥一脸憔悴,头发比鸡窝还乱几分,他倚在门前恶狠狠地盯着我。
“韩哥,我推出来了。在尸体上面有两种嗜尸性昆虫,分别是丝光绿蝇和急钩亚麻蝇,都已经产生了一个世代,第二代分别是3龄与1龄幼虫。由此推断,死者死亡时间是在3月24~28日。”
“所以?”韩哥盯着我反问道,脸色有点难看。
“死者死亡时间是在24~28日。”我从韩哥的表情里看到了一丝古怪。
“好,把你的总结表交给我。”他看着我说道,然后开始揉太阳穴。
“什么总结表?”我一时间还没想明白,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是啥玩意。
我发现韩哥的额头突然冒起青筋,拳头咯咯作响,那样子看起来要活吃了我。
“5点把我叫醒!你居然还不知道总结表?”韩飞咆哮一声,然后转身把门关死。
我知道,我无意间踩雷了。不一会儿,门又被打开了,韩哥递给我一张空白的单子。
“拿着,填完你负责的部分!”韩飞说完后又关上门,回了他的房间。
我看着这张法医昆虫尸检表,由七个白框组成的表格,每个白框都有不同的用处。
第一个白框是个大标题,正中央写着尸体上昆虫证据记录表,下一个白框左边标示着案件编号和发现时间等,右边标示着身份信息,中间是尸体发现地点和尸长。接下来就是衣物检查,外伤描述,血迹、排泄物、呕吐物,尸体状态。最后一框为昆虫分布及其他分布,总结框要填写采集昆虫的部位及数量,样本处理方式,采集样本时间。
我瞬间就傻了,我按照自己的记忆填了一部分,但诸如案件编号和衣物检查这些我都不了解,所以就放弃了,这算韩哥负责的范围。为了不打搅他,我将表格塞进他的门缝下,忽然我再次想起昨天收集的那只奇怪甲虫。
想到这儿,我立马跑回属于我的昆虫研究室。我搬来一把靠背椅,坐在桌子面前,右手拿着镊子,从毒瓶里钳出那只金属蓝绿色的甲虫。虫体长5mm,长椭圆形。触角基部第3~5节赤褐色,棒节3节,末节最大,呈方形。前胸背板宽,前端窄于后端,后缘角钝圆,小刻点密生。足为赤褐色,腹部腹面全呈深蓝色。
这是鞘翅目的一类,其中包括了皮蠹科、郭公甲科、埋葬甲科、阎甲科等科目。
目前还不清楚算什么科目,但金属蓝绿色的虫子本身就不多,也就是郭公甲科占多数,其中郭公甲科也就郭公甲属一个属类,而郭公甲属其下仅有赤足郭公甲和赤颈郭公甲两种虫子。这两种虫子属于越冬型,生产时间在10月至次年4~5月,以幼虫越冬,至次年4~5月化蛹,蛹期约为2周。毫无疑问,它是在头一年10~11月出生。也就是说,尸体死亡时间根本不可能在头一年10~11月,我必须把这消息告诉韩哥。
我寻思了一下,还是等着下午再去找韩哥,就怕像之前那样踩雷。现在,我要好好睡一觉。
不知睡了多久,我的手机忽然响起。我睁开眼睛,看到来电显示是韩哥,便接通电话。
“小靳,根据你填写的线索,案子成功侦破了,这是一桩情杀案。犯案嫌疑人张明和李燕是男女朋友关系,结果意外发现李燕和杜飞有不正当关系。张明狠下心,暗中把杜飞的刹车弄失灵,导致二人遇害。刚开始,我推断死者死于3月26~31日。犯罪嫌疑人证明他3月25日在出差,不具备犯罪动机和条件。但你的证据表明死者死于24日,张明当时还在公司上班。法医昆虫尸检报告一亮,还有公司的停车场监控录像为辅证,这家伙依然死不承认,还想暴力拒捕。老高把他给制住了,直接铐上抓回了局里归案!”韩哥笑着,在电话那头说道。
“韩哥,你说张明这种人在犯罪时是什么心态?”我忍不住提出心中的疑惑。
韩哥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才继续说:“小靳,如果站在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张明属于人格缺失。这类人失去了爱情信仰,本能地做出了选择,要杀掉毁了他信仰的人和背叛者。”
我倒吸一口凉气,看来破裂的爱情特别能让人步入极端,甚至因此去犯罪。
我犹豫了许久,直到韩哥电话收线那一刻,还是没有告诉他金属蓝绿色虫子的事。
随后,我起床梳洗一番,赶到局里在封案之前,申请了看一下案件总结表。
<b>案件编号:x52315716020010412</b>
<b>发现时间:2001年4月11日上午10时50分</b>
<b>性别:女</b>
<b>尸体发现地点:南明市新工区后山</b>
<b>尸长:165cm</b>
<b>身份信息:无</b>
<b>年龄:31岁</b>
<b>衣物检查:死者身着红色裙子,颈部戴有红线穿引的金色佛像,下身黑色丝袜,黑色三角内裤,腰部扎白色皮带,足部裸露</b>
<b>外伤描述:脖子3cm×5cm木质贯穿伤,胸部、腹部、腿部钝器贯穿伤</b>
<b>尸体状态:尸体轻度腐败</b>
<b>昆虫的分布及活动:大量1龄幼虫集于颈部皮肤,发现蛹和蛹壳,并有丽蝇及麻蝇成虫留在头部及其附近活动,最长蝇蛆为6mm</b>
<b>采集昆虫部位及数量:颈部随机选取较大1龄幼虫20只,单独保存,10米范围内土壤里随机取出幼虫10只,单独保存,头部、颈部昆虫随机采集20只</b>
<b>样本处理方式:75%酒精杀死,保存于-20℃冰箱</b>
<b>样本采集时间:2001年4月10日晚8时10分</b>
案子到现在已经告破,至于那只奇怪的虫子到底是啥,或许永远也查不出。
为了庆祝我首次成功破案,老高说今晚他请客,到场的一共也就几个同事。
按照老高的话来说,这是局里的规矩,但凡破一个案子便庆祝下,也顺道为我接风。
当天,老高喝高了,还时不时提起我师父,说我特别像一个故人,韩哥当年居然也收过徒弟。刚准备爆猛料出来,就被韩哥阻止了。后来,我也没有多问。其实,法医与法医昆虫是两家。韩哥主攻法医不错,但却懂很多法医昆虫学知识。这让我不禁有些好奇,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他身上的谜团如同师父一样吸引着我。在他们口中,师父沈建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法医昆虫学专家,只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被迫离开了省厅那个神秘机构。就这样,我的实习法医生涯算正式开始了,本想着初次破案后能休息几天,结果三天后迎来了一件奇案,因为尸体离奇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