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布良斯克帝国的伤心地乌尔夫,这个引发了上次大战的城市,也在焰军装甲列车与焰军的攻击下插上了红旗。
现在那五个焰军步兵师,正在与南方由约瑟普领导的刚刚从游击队整编而来的南卢西亚人民军向北方推进,目标直指约瑟普的故乡萨格勒布。
从地图上来看,第三国际再次发动了一次钳形攻势。
钳子的两端分别是直扑布达佩斯的康联焰军两个集团军群,以及正在全军北上的南卢西亚人民军。
除了这两支正规军之外,还有茫茫多打着各种旗帜的游击队在布良斯克的国土上游荡。
这时候摆在条顿总参谋部面前的问题就是,面对康联的这次钳形攻势,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这群经验丰富的将军们,很快就从目前的战场形势,还有那些被歼灭的条顿宪兵部队发回的破碎的信息中,对当前的战况做出了判断。
南线的叛军,大多数都是临时组建的游击队,那里唯一具有威胁就只有三到五个焰军的步兵师与装甲列车。
就算他们攻占萨格勒布之后,他们还要攻占卢布尔雅才能威胁到哈布斯堡。
但是从那里发动进攻,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阿尔平山脉,而且那里距离康联正规军的集团军群距离实在是过于遥远。
所以这一路只是一路佯攻的部队而已。
真正要想扭转局势,还是要在北路击败康联的集团军群。
所以在做出了这个战略判断之后,接下来自然便是要占领马扎尔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这个王国的政治文化与工业中心布达佩斯。
于是条顿军队便收到了继续向东推进,在布达佩斯与康联进行一场会战的命令。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焰军部队与条顿军队在布达佩斯以西的巴尼奥接触,并且立刻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斗。
康联军队一如既往地在人数上占据优势,毕竟虽然之前留下了一个团的部队在布达佩斯协助维护秩序。
但是此时在战场上的人数几乎是条顿军队的三倍。
不过条顿军队也并非没有优势,他们的优势在与作为先锋部队。
这个条顿师有一个骑士营配合作战。
所以在接触之后,康联发现正面硬顶很难顶住条顿的攻击之后,立刻就改变了战斗方式,开始进行步兵穿插。
从条顿师的两翼与侧后开始发动攻击。
于是原本正在猪突猛进的骑士营不得不开始回防,协助步兵部队建立并守住他们的防线。
事实证明,当一直部队从进攻转入防守之后,虽然能够获得一些战术上的优势,比如堑壕带来的防御加成什么的。
但是实际上却让出了战斗的主动权,尤其是他们并不知道虽然维克托军改中很多东西都还停留在设计局的图纸上。
可是火炮这玩意是真的补充到位了。
尤其是对于步兵团来说性能有些过剩的152毫米榴弹炮。
一群苦练战术穿插,士官级别以上都有上次大战经验的老练步兵,搭配上足够多的火炮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那就是这个条顿师虽然有着骑士营的支援,但是在焰军熟练到可怕的穿插攻势面前迅速崩溃。
如果不是后续部队支援迅速,两个落在后面的步兵师在这支部队彻底崩溃之前赶到,将这个师残存的人员从那满是爆炸与乌拉声的地狱中拯救了出来。
这个师恐怕就要成为大战之后,条顿第二个被撤销番号的部队。
随着这次遭遇战的爆发,条顿统帅部与维克托都迅速地判断出了对方的战略意图。
维克托在催促部队继续向西进发的同时,再次分出了三个师的部队,搭乘火车前往赛克什堡。
维克托的命令是,在保障了赛克什堡的安全之后,这三个师前出到莫尔城,在盖尔特雷山脉隘口间建立防线。
同时其余的部队尽快前往巴尼奥,维克托准备在这里构建防御堵住条顿东进的脚步。
此时由于连续的分兵,维克托手中能够调动的焰军兵力只剩下了不到十三万人。
而第二批支援部队还在动员之中。
按照总参谋部,以及游击队在哈布斯堡内目击的条顿军队番号来估计。
条顿这次东进所动员的部队数量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人之间。
也就是说,在最恶劣的情况下,维克托必须要用手中的部队顶住条顿的攻势至少十天。
在十天之后,维克托便能够获得第二批动员的部队,以及北上的南卢西亚人民军以及之前分兵的六万康联焰军的支援。
但是在那之前,维克托要做的就是在盖尔特雷山脉中顶住条顿军队十天的进攻。
虽然听起来这个任务非常的令人绝望。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在盖尔特雷山脉北边便是多瑙河,而盖尔特雷山脉虽然并不像是阿尔平山脉那样的崇山峻岭,但是山丘地形本就对防守方有利。
再加上条顿军队在进入布良斯克之后为了维护秩序,同样也分散开了。
所以这三十万条顿部队不可能同时出现在盖尔特雷山脉的防线前。
维克托所要做的就是在构筑防线的同时,进行弹性防御与攻势防御,尽量多地击溃条顿发起进攻的部队以延缓他们再次发动进攻的时间。
等到支援部队抵达之后,维克托就能够尝试将战线推到杰尔。
之后的事情就要交给外交官在谈判上解决了。
一场战争中最重要的就只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如何打赢,第二件是如何结束。
甚至第二件事的重要性还要高过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