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农业部门提出了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这种造福人民的事情,维克托自然也不会反对。
不过这样大量出现民用飞行器,很显然其中会有一部分被以各种手段,弄到包括走私等地方。
所以康联空军需要对航线进行管制,而要管制航线以及飞行。
除了对于这种长途飞行采取申报制度之外,剩下的就是雷达网的建立。
雷达的研究在卡了这么久之后,据说能够在今年年底拿出样机来进行测试。
所以比起固定雷达站,维克托更想要制造一批飞艇,用于区域内空军力量的调度以及国土防空网络的建立。
虽然现在理论上大家都拥有领空,但是实际上现在各国的领空基本上都处于有国无防的状态。
基本上大家的领空都是路边的公共厕所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一个状态。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空军在掌握了情况之后发动大规模空袭,完全有能力将另一个国家的空军消灭在地面上,从而获得一段时间完整的制空权。
而完整地制空权就代表着,在这段时间之内陆军可以非常张扬的发动进攻。
像是攻击机与轰炸机部队也不需要派出战斗机部队进行护航,就能够直接对前线的敌军进行一波死亡轰炸。
所以建立雷达网,不光是为了打击走私,同样也是为了防止自己辛辛苦苦屯了一波飞机,结果还没起飞就被人给一锅端了。
而搞雷达网嘛,电子嘛……还是要给工业部门加担子。
所以一场会议下来,工业部门的代表基本上就像是放假前最后一天,上学去哪假期作业的学生一样。
从其他各个部门拿走了一堆一堆的要求去完成下一年度的五年规划。
当然第三个五年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还不是像是集体农庄的农药机与运输机,或者是康联空军的雷达网这些东西。
最重要的一环是扩建金伯利亚铁路,将金伯利亚铁路的运载量扩大的同时。
也帮助远东康米完成他们三座主要城市之间的铁路网建设,并且与金伯利亚铁路完成并网。
现在康联与康米之间的援建与交流,很多时候都受到了交通环境的限制。
一车从远东起运的钨矿,从矿坑到康联的钢铁厂,中间光是花在铁路上的时间有时候就需要一个月。
再加上之前从远东军区抽调部队时,同样也受限于铁路的运力。
所以康联决定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优先完成金伯利亚铁路的扩建工程。
彻底打通东西两端的大动脉。
当然金伯利亚铁路的扩建,也就意味着在铁路周围的那些康青城,以及中小型城市也将被纳入到铁路网之中。
将康联的物流网络再次提升一个台阶,从而降低康联境内的物流成本。
政治局相信靠着铁路以及航空的发展,就能够缩减一些对于地面公路的需求。
毕竟在康联的广袤大地上,要将硬化公路修到每一个村落中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
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之前,先用航空业以及铁路的发展来减少一些需求,也是不错的解决之道。
星火将燃 : 第205章198 国策:进军天空
第三个五年计划中,航天局毫无意外地又收获了一堆新的任务。
甚至政治局都在考虑,能不能将航天优势转换成宝贵的外汇,比如造一点民用客机,开展一下民航业务什么的。
于是被一堆任务压上来的航天局,在完成了幽灵重型轰炸机的首飞之后。
就被这些积压的需求给压倒自爆了。
压到自爆是一个有些夸张的说法,实际上是因为航天局此时的体量实在是过于庞大。
而组织体量一庞大之后,自然就会带来效率低下以及运转缓慢的问题。
再加上此时的飞行器也不只是弄出一架会飞的玩意就可以,已经是按照不同的使用场景与需求产生了许多的细化。
比如战斗机与轰炸机,农药机与运输机之间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再考虑到保密等因素,所以航天局开始了一轮拆分活动,按照不同的需求拆分出了数个设计局。
虽然在组织上这些设计局依旧是航天局的下属部门,但是航天局基本上就只负责搓大火箭,以及下属设计局之间的经验交流,并不干涉那些设计局的管理与运行。
当然在分家之后,一些设计人员离开了康青城,去了其他地方重新建立起了设计局。
这些人成立的是主要负责进行民航飞机研发的白天鹅设计局,以及农用廉价飞机的蚱蜢设计局。
这两个设计局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联合研究一款用于短途航运的廉价客货两用飞机。
当然其他留在康青城的人,也拆分成了研究战斗机的女巫与海燕设计局,研究攻击机的镰刀设计局,以及研究轰炸机的幽灵设计局。
算是一下子将各自的职权都明确了起来。
当然拆分之后,这些设计局也都开始了新飞机的研究工作。
康联政治局是准备彻底地将自己在航天领域的优势做大。
所以之前积攒的设计需求全都分发了下去,除了刚刚挥泪告别了自己运算工具人的幽灵设计局。
在幽灵重型轰炸机首飞之后,维克托对于这种飞机的表现还是较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