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进攻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但龟缩在城中,却更是绝路一条。
“若是秦军正等着我们进攻呢?”英招提出自己的质疑道。
两军对阵,陷入对方的节奏之中,可谓是致命的东西,被动之下,哪还有机会。
“这?”项越一下子迟疑起来,英招说的不无道理,若是秦军就是要逼楚军出城进攻呢?
一旦楚军出城,那就是放弃了防御的优势,在对攻之中,尤其还是在己方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莫说是项越和雷豹军团,就是楚国最精锐的三大军团和项燕尽在此处,也没有那个底气能够在杨明手中取得胜利。
魏军与赵军血淋淋的教训已经证明,杨明这个秦国护卫都尉的进攻能力,与那赵国李牧可称这天下间的两道绝巅,进攻,在杨明面前,只是班门弄斧而已。
但楚军就真的只能龟缩在彭城,任由秦军在楚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吗?
一时间无论是项越还是英招,都陷入到一种进退不得的尴尬处境,此时的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到底犯下了怎样的一个大错误,那是足以致命的错误。
防御是不能做到十成十的,而是应该在防御中留下进攻的余地,如今才能做到进退有据,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整个彭城楚军上下,竟然因为秦军挖了几天的壁垒,修建了几天的营寨,而陷入到眼下的这般近乎无解的困境之中。
在楚军上下进退不得之际,秦军中军大营之中,杨明遇到了一个不算熟悉的熟人:魏庸。
“魏庸见过护军大人。”一身布衣的魏庸向杨明施礼道。
“阁下这是代表魏国大将军而来?”杨明明知故问道,若非是有着来自魏国大将军的书信,魏庸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正是。”魏庸道。
“所谓何事?”杨明问道。
“大将军请杨护军挥军相助。”魏庸直接道明来意道。
“在出兵之时,魏军与秦军就已经分好了各自进攻的区域,睢阳那般属于魏军的攻伐区域,这个时候秦军前往相助,恐怕不太合适吧?”杨明故作为难道。
在战争未曾开启之时,魏国上下因为担心秦国存心不良,特意定下了分兵进攻的决议,秦国对此自然也没什么意见,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魏军顺睢水而下,攻打睢阳,而秦军则是从东郡而出,走定陶,过单父,经沛县,一路攻城拔寨,直接打断了泗水流域,最终兵临彭城城下的情况。
但是,秦军进攻的顺利只是秦军的顺利而已,与魏军毫无关联,而魏军的攻势不仅不顺利,更是在睢阳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根本看不到一点取胜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上下再也顾不上曾经的担心,只想着能够请动秦军,让秦军与魏军合兵一处,共同对付楚军。
只是,之前要分兵的是魏国,现在要合并的又是魏国,魏国什么时候能够做秦军的主了?
魏国上下也知道这个情况,因此才有了此时魏庸出现在秦军大营的事情。
“此一时彼一时,杨护军,此时魏军受阻于睢阳城下,短时间内难以突破,而秦军若是进攻彭城,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破城,两地僵持之下,若是出了什么变故,恐怕秦魏合兵攻楚一事就要功败垂成了。”魏庸说着自己的理由道。
“那为什么不能是魏军放弃睢阳,移兵至这彭城,与我们秦军合力,一举拿下彭城呢?到时候秦国将彭城赠给魏国,对于魏国上下来说岂不是一件美事。”哪怕杨明本就打算将彭城彻底困死,随即再移兵前往睢阳战场,相助魏军拿下睢阳,但此时既然魏国主动相求,那杨明自然要拿捏拿捏姿态,坐地起价的事情,对于此时的杨明与秦军来说正合适。
“杨护军,你也知道,睢阳城下,大军想要撤离并不容易,那楚军又怎会坐视大军东来与秦军汇合呢?”魏庸略显尴尬地说道。
虽然此时杨明的态度并不怎么好,但魏庸还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因为他早已经选择了与罗网合作,而罗网也承诺会在秦魏两国攻楚的这场战争中,助他重新回到大梁的朝堂之上。
当然,罗网如此帮助魏庸并非是因为什么乐于助人,罗网相助魏庸,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的,是要在魏庸身上得到足够回报的。
对此,魏庸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眼下的他什么都没有,还能与罗网做生意,他才不会介意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反正那些代价最终是魏国要承担的,又关他魏庸什么事。
也正是因为罗网的承诺,魏庸才会笃定自己这一次的任务一定会圆满完成。
“让魏军等着,我这边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杨明懒得与魏庸废话道,虽然杨明要用罗网与魏庸合作,但罗网是罗网,杨明是杨明,罗网的事情,还不需要杨明亲自下场。
魏庸见杨明态度冷淡,很明智地选择了闭嘴,但在他的心中却已经有了一个判断:这位秦军大将是因为罗网不怎么待见老夫吗?这种态度倒是正好证明了他会兑现罗网对老夫的承诺的。
第346章 没一个蠢货
睢阳楚军大营之中,项燕也得到了来自彭城的军情,当项越绘制出的彭城秦楚两军的布防图在项燕面前一点点展开之时,因为在与魏军的交战中逐渐占据上风而不错的心情,瞬间沉入了谷底。
项燕,虽然与李牧、王翦这样的名将相比还差上一点,但作为楚军中的第一人,项燕自也有着自己的实力,在看到秦军在彭城外围的布防图之后,项燕瞬间就明白了秦军是要做些什么了。
“一招不慎,几有败亡之势?”项燕看着书案上的布防图,脸上已经是凝重至极。
他已经能够看出秦军的目的是什么了,但他却无能无力,他能够做的,只有尽可能在秦军赶来之前,彻底吃下魏军,再调转方向迎战秦军。
但秦军真的会留给楚军这个时间吗?
想到魏军短时间内破不了,想到秦军随时都有可能以主力兵马西来,与魏军合兵一道进攻睢阳的楚军,项燕心中的阴影不由更加沉重了。
但秦军真的会选择西来,而不是自彭城一路东进、北上,横扫楚国彭城以北的区域吗?
但哪怕是秦军东进、北上,依旧不是项燕能够承担的代价,楚国不同于其它诸国,地方之上,最重要的力量不是官府,而是一家家贵族,这些贵族把持地方,这些人面临秦军的威胁,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实在很难说。
可以说,眼下的情况,根本就没有留给项燕以及楚军过多的选择余地,李园将泗水流域拱手送给秦国时,就已经在楚国内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旦彭城丢了,进而让秦国以彭城之地肆虐楚国腹地,那即使是以李园的领令尹之尊,哪怕李园背后有着来自李太后的支持,恐怕也难以承担。
楚国的那些贵族,真要发起狠来,哪怕是楚王也要忌惮三分,更何况是李园这种靠着阴谋诡计谋取权位的人。
项燕思索许久,还是觉得自己麾下的楚军主力不能动,但也不能不动,眼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向寿春求援,希望寿春那边能够派出足够的兵马来支援彭城,不求能够大败彭城的秦军,只求能够拖住秦军,不让其攻略楚国之地或是西来支援魏军。
随即,魏军就迎来了楚军更为猛烈的进攻,在这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中,最弱的魏军永远是那个倒霉的存在。
楚都寿春,李园看着来自项燕的求援信,面白而少须的脸上已经是凝重一片。
“兄长准备怎么做?眼下若再想抽调援军阻击彭城所在的秦军,除了王宫禁卫之外,就只能动用那几家的族兵了,那些人的兵马可不好用。”在李园的凝重之中,李太后亦是愁眉不展。
李太后虽然出身不行,但却是心思玲珑的女子,这些年来所接触的人又都是站在楚国顶端的人,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军国大事,她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识。
“是啊,先王为了摆脱削弱那三族的势力,不惜迁都,如今我们若是再将他们请回来,就真的了引狼入室了,但眼下我们能够控制影响的兵马差不多都派出去了,若想稳住局势,除了那三族的兵马,就真的就没有别的兵力可用了。”李园忧心仲仲道。